五顆豌豆

五顆豌豆

第一顆豌豆說:“我想到天上去。 於是,男孩就把第一顆豌豆放進機槍里射了出去。 ”第二顆豌豆說:“我想到太陽上去。

五顆豌豆

五顆豌豆:世界著名童話,作者為丹麥安徒生。講述了一顆小豌豆在一座小樓的窗台裂縫裡發芽、長葉、開花;房間裡住著一位病得很厲害的小姑娘,小豌豆頑強的生命力,使小姑娘鼓起勇氣,戰勝病魔,小豌豆從中得到了快樂。學生通過閱讀,能感受到小豌豆的活潑、熱情、樂於幫助別人的精神。這種精神隨著著名的童話故事而自然的滲透在學生的心中,對學生人生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內容概要

是一顆豆莢里長著五個豌豆兄弟,他們各有各的目標,只有最小的那顆豌豆說,不管到哪兒,我都會住下來的。他果然滾落在一個破舊的窗台上,開出了小小的白色花朵,為屋子裡生病的小女孩帶去了生的希望。而他自己,也結出了飽滿的豆莢。他的那些空談理想的哥哥們,早已不知去向了。

作者簡介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
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
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
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
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遊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遊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
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誌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
代表作:《海的女兒》、《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

故事全文

在一個豆莢里長著五顆豌豆,在他們成熟的時候,一個男孩見到了他們。
男孩問第一顆豌豆:“你想到哪兒去呀?” 第一顆豌豆說:“我想到天上去。”  於是,男孩就把第一顆豌豆放進機槍里射了出去。這顆豌豆高興地飛到天上去了。
男孩問第二顆豌豆說:“你想到哪兒去?”第二顆豌豆說:“我想到太陽上去。” 於是,男孩就把第二顆豌豆放進機槍里射了出去。這顆豌豆高興地飛到太陽上去了。
男孩問第三顆豌豆說:“你想到哪兒去?” 第三顆豌豆說:“我想到月亮上去。”於是,男孩就把第三顆豌豆放進機槍里聲射了出去。這顆豌豆高興地飛到月亮上去了。
男孩問第四顆豌豆說:“你想到哪兒去?第四顆豌豆說:“我想到星星上去。”於是 男孩把第四顆豌豆放進機槍里射了出去,這這顆豌豆高興地飛到星星上去了。
男孩拿出第五顆豌豆,也就是最後的那顆豌豆,問:“你想到哪兒去?”第五顆豌豆想了想說:“我想去能為別人帶來幸福的地方去。”
於是 男孩把第五顆豌豆放進機槍里,說:“你是最關心別人的。”男孩一扣扳機,砰的一聲,把第五顆豌豆也射了出去。
這顆豌豆便飛到了一個陽台的花盆裡,花盆的主人是一個小女孩,她生病一年多了,身體很虛弱,看起來非常可憐。小姑娘發現窗台上的花盆裡長出了一顆豌豆嫩芽,在風中搖動,充滿了生機,小姑娘高興極了。從此她每天都陪著豌豆苗,和他說話,對他唱歌。豌豆苗一天天的長大了,小姑娘的病也一天天好了起來。小姑娘輕輕地吻著豌豆花,臉上露出了幸福、健康的微笑,在心裡感謝上帝給她派來了美麗的天使---豌豆花。小姑娘的媽媽也在心裡說:“謝謝你,豌豆花,你使我的孩子充滿了快樂,讓她戰勝了疾病,重新健康起來。”
這時,玩機槍的男孩來到了窗下,他笑著對豌豆花說:“你的兄弟姐妹有的上了天,有的去了太陽,有的去了月亮,還有的去了星星,只有你一個人呆在這小小的花盆裡,你不後悔么?”
豌豆花輕輕地搖了搖枝頭說:“不,我不後悔!我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豌豆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