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泄禪寺坐落於浙江諸暨五泄風景區的核心地帶,距東龍潭僅二三百米。唐、宋、明、清,五泄禪寺香火旺盛,是越中有名的古剎之一。現為諸暨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佛教活動場所。寺內佛像於1995年農曆3月16日正式開光。五泄山獨特的森林景觀和舉世無雙的五泄瀑布,在1000年前就引起人們的注意,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五台山高僧靈默禪師雲遊江南,被這裡"天作錦屏環十里"的奇異景色所吸引,"綠竹漪漪欲鋪天,棲真岩下可安禪",佛師便選擇了這塊風水寶地,擔土砌石、砍樹建茅,建造了禪院。並廣招弟子,傳播佛教。建設
靈默禪師創造了五泄禪寺後,諸暨籍一七歲小孩名良價便披剃出家,拜靈默為師。良價性極聰慧,過目不忘,隨師研讀佛學十三年,漸入真諦,師傅去世後,遵師囑雲遊名山大寺,先後拜曇曇等為師,與其弟子曹山本寂同創曹洞宗,成為禪宗五家的重要一派,他與弟子在江西洞山弘揚曹洞宗風,風靡全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高僧如淨(曹洞宗第十三代)住持天童寺,弘揚曹洞佛法。此時,日本僧人道元入宋學佛,先到天童,再雲遊全國,最後將曹洞宗帶回日本,發揚光大。現有日本曹洞宗禪寺1.8萬個,有曹洞宗信徒800萬人。五泄禪寺歷經興衰,曾一度擴建為三十六房,還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大殿、藏經樓、佛祖樓、官廳及廂房等,總數不下百餘間,香火極盛。
美景
五泄禪寺背靠棲真岩,西北臨五級飛瀑,前有寺前坪,潺潺溪流繞坪而去。四周群峰起伏,參天銀可,與翠竹相掩映。宋廖虞弼詩曰:"招提深鎖綠苔幽,故遣高人向此留;風翻象宇松聲碎,雨過禪房竹翠浮。"寺前坪上有二塊很不起眼的岩石,小巧玲瓏,一似青獅俯坐,一如白象蹲峙。傳說靈默禪師清晨必來此吸氣誦經,娓娓動聽,獅象感悟真諦,坐化成石。後良價常坐此石上念經,極有靈氣。獅象二石旁有一株高約30米,胸徑1.2米參天銀杏,古老蒼勁,氣勢雄偉,似擎天柱一般巍然屹立,枝葉向四周層層拓展,廣為羅傘,為靈默造禪院時手植,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禪寺中庭,有一高一低兩株枝幹虬老蒼勁,枝葉鬱鬱蔥蔥的玉蘭樹,一名白玉蘭,一名紫玉蘭,春節一過,白玉蘭就含苞欲放,潔白無暇、花朵碩大、花瓣肥厚的花蕾酷似鵝卵倒垂;3月初銀花盛開,象幾百口玉鍾倒掛,在春風中輕輕唱著春的頌歌;三月下旬,白玉蘭花瓣悄然飄落,枝端間慢慢長出嫩綠的葉子,這時紫玉蘭懸掛著一個個"紅雞蛋"初蕾綻開,不久紅花昂首怒放,映得滿堂紅光,滿院春色,與白玉蘭蔥翠的綠葉相映成趣,占盡人間春節。
讚譽
五泄禪寺建造後,大大方便了遊客和香客,歷代文人墨客,慕名紛至沓來。宋,刁約、劉述、吳處厚、丁寶臣、鹹潤;元,柳貫、吳萊、王艮;明,徐渭、徐霞客、宋濂、袁宏道、唐寅、徐禎卿、祝枝山、文徵明、陳洪綬;清,周師濂、劉墉,現代的郁達夫、范長江等均來五泄,或題詩作畫,或賦寫遊記。徐謂寫有五泄詩四首,遊記二篇,作石鼓銘,留有"七十二峰深處"石碑。明大畫家陳洪綬"三摩地"石刻鐵骨錚錚,五泄山水畫惟妙惟肖,臨別五泄時,書贈寺院曰:難別青公如送春,真公煮酒日相親;江皋花草當寒食,吹笛三聲想剎人。乾隆年間宰相劉墉(劉羅鍋)為官廳題寫的匾額"雙龍湫室"斗大真跡,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