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大正藏 No. 0600 十善業道經
唐 實叉難陀譯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五戒是做人的準則,是完善人格的基礎。
五戒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五戒介紹
出《增壹阿含經》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復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五常五行
出《仁王經疏》
[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
[二、不盜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 於智,智則不盜,故以不盜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義],制事合宜曰義,五行之金亦主於義,義則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義也。
[四、不妄語配信],真實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於信,信則不妄語,故以不妄語配信也。
[五、不飲酒配禮],處事有則曰禮,五行之火亦主 於禮,禮則防於過失,故以不飲酒配禮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與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 。
十善
十善: 十種的 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
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故。然有二種:一者止,二者行。止,則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慾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斗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綺語],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慾],不貪慾者,謂不貪著情慾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慾,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引佛經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佛教認為,這類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嚴格禁止,所以稱為五戒。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建立的,約身、口、意三業分成十種。反之,稱為十惡。
身業有三種:不殺、不盜、不邪淫;
口業有四種:不妄語欺騙、不是非兩舌、不惡口傷人、不說綺語(花言巧語討好別人);
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愚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