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
羅漢(應真、尊者)、宗教器用、家俱(屏風)、服飾(對人)
秘殿珠林續編(乾清宮),第一冊,頁66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54
故宮書畫圖錄,第一冊,頁113-114
藝術賞析
羅漢,原指佛教中個人修行的一種境界。唐代的《法住記》闡明羅漢不只是獨善其身的修行者,也堅持其常住世間,普渡眾生,在現世中擔任護法、弘法的使命。此後,繪畫作品中就常以之畫題,五代時貫休的《羅漢圖》就是有名的例子。
貫休羅漢像的體貌特徵,《益州名畫錄》概括為:龐眉大目,朵頤隆鼻,“胡貌梵相,曲盡其態”。《宣和畫譜》也說,貫休羅漢“狀貌古野,殊不類世間所傳,豐頤蹙額,深目大鼻,或巨顙槁項,黝然若夷獠異類。”總之,都說貫休羅漢的外貌是醜的。貫休羅漢之所以取“胡貌梵相”,恐怕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當時的和尚,很多來自天竺,來自西域,這些和尚是“胡貌梵相”的,這是貫休羅漢像的生活藍本。其二,更重要的,看來貫休是有意識地要使羅漢的外貌與羅漢的精神境界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雖然外貌若夷獠,卻已經證得羅漢果,殺滅了貪、嗔、痴“三毒”,斷了見惑煩惱和思惑煩惱,認識了五蘊皆空的真理,已經從“欲界”解脫出來了。從而恰當地表達了這樣一種美學思想:人的外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是心靈的善和美。
貫休,又稱禪月大師。所畫皆為梵像,狀貌奇特,風骨獨樹一格,影響後世塑畫羅漢形象至為深遠。此圖雖舊傳為貫休所繪,由其畫風看來,當是明人所仿。
作者簡介
貫休 (832-912) 五代前蜀畫家、詩僧。俗性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屬浙江)人。唐天復間入蜀,蜀主王建稱其為“禪月大師”。夙以詩名,部分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工畫,所作水墨羅漢及釋迦弟子諸像,筆法堅勁,人物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象誇張,所謂“梵相”。兼善草書,時人比之為閻立本、懷素。存世《十六羅漢圖》,相傳為其作品。所著有《禪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