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維生素的發現
維生素的發現是20世紀的偉大發現之一。1897年,C.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1911年C.豐克鑑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一類含氮的化合物),它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建議命名為“ Vitamine”。即Vital(生命的)amine(胺),中文意思為“生命胺”。以後陸續發現許多維生素,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生理功能不同;也發現許多維生素根本不含胺,不含氮,但豐克的命名延續使用下來了,只是將最後字母“e”去掉。最初發現的維生素B後來證實為維生素B複合體,經提純分離發現,是幾種物質,只是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布類似,且多數為輔酶。有的供給量須彼此平衡,如維生素B1、B2和PP,否則可影響生理作用。維生素B 複合體包括:泛酸、煙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吡哆醇(維生素B6)和氰鈷胺(維生素B12)。有人也將膽鹼、肌醇、對氨基苯酸(對氨基苯甲酸)、肉毒鹼、硫辛酸包括在B複合體內。
[編輯本段]維生素的概述及分類
維生素是人體代謝中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人體猶如一座極為複雜的化工廠,不斷地進行著各種生化反應。其反應與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關係。酶要產生活性,必須有輔酶參加。已知許多維生素是酶的輔酶或者是輔酶的組成分子。因此,維生素是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物質。可以認為,最好的維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質”的形式,存在於人體組織中。
食物中維生素的含量較少,人體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卻是絕不可少的物質。膳食中如缺乏維生素,就會引起人體代謝紊亂,以致發生維生素缺乏症。如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夜盲症、乾眼病和皮膚乾燥;缺乏維生素D可患佝僂病;缺乏維生素B1可得腳氣病;缺乏維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陰囊炎;缺乏PP可患癩皮病;缺乏維生素B12可患惡性貧血;缺乏維生素C可患壞血病。
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詳見下表)有些物質在化學結構上類似於某種維生素,經過簡單的代謝反應即可轉變成維生素,此類物質稱為維生素原,例如 β-胡蘿蔔素能轉變為維生素A;7-脫氫膽固醇可轉變為維生素D3;但要經許多複雜代謝反應才能成為尼克酸的色氨酸則不能稱為維生素原。水溶性維生素從腸道吸收後,通過循環到機體需要的組織中,多餘的部分大多由尿排出,在體內儲存甚少。脂溶性維生素大部分由膽鹽幫助吸收,循淋巴系統到體內各器官。體內可儲存大量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和D主要儲存於肝臟,維生素E主要存於體內脂肪組織,維生素K儲存較少。水溶性維生素易溶於水而不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吸收後體內貯存很少,過量的多從尿中排出;脂溶性維生素易溶於非極性有機溶劑,而不易溶於水,可隨脂肪為人體吸收並在體內儲積,排泄率不高。
[編輯本段]分類 名稱 發現及別稱 來源 (表一)
脂溶性 抗乾眼病維生素(維生素A),亦稱美容維生素 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乾眼病維生素 魚肝油、綠色蔬菜
水溶性 硫胺素(維生素B1) 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一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TPP)的形式存在。 酵母、穀物、肝臟、大豆、肉類
水溶性 核黃素(維生素B2) 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 酵母、肝臟、蔬菜、蛋類
水溶性 煙酸(維生素B5) 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P、包括尼克酸(煙酸)和尼克醯胺(煙醯胺)兩種物質,均屬於吡啶衍生物。菸鹼酸、尼古丁酸 酵母、穀物、肝臟、米糠
水溶性 泛酸(維生素B3) 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 酵母、穀物、肝臟、蔬菜
水溶性 吡哆醇類(維生素B6) 由Paul 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酵母、穀物、肝臟、蛋類、乳製品
水溶性 生物素(維生素B7) 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 酵母、肝臟、穀物
水溶性 葉酸(維生素B9) 也被稱為蝶醯谷氨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 蔬菜葉、肝臟
水溶性 氰鈷胺素(維生素B12) 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 肝臟、魚肉、肉類、蛋類
水溶性 膽鹼 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一 肝臟、蛋黃、乳製品、大豆
水溶性 肌醇 環己六醇、維生素B-h 心臟、肉類
水溶性 抗壞血酸(維生素C) 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發現。亦稱為抗壞血酸 新鮮蔬菜、水果
脂溶性 鈣化醇(維生素D) 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發現。亦稱為骨化醇、抗佝僂病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D2即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即膽鈣化醇。這是唯一一種人體可以少量合成的維生素 魚肝油、蛋黃、乳製品、酵母
脂溶性 生育酚(維生素E) 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發現。主要有α、β、γ、δ四種 雞蛋、肝臟、魚類、植物油
相關詞條
-
維生素C
維生素C(英語:Vitamin C,又稱L-抗壞血酸)是高等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少數生物的必需營養素。抗壞血酸在大多的生物體可藉由新陳代謝製造出來,但是人類...
組成結構 理化性質 藥物功能 藥物作用 飲食攝入 -
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與代謝活動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合成,必須額外補充。維生素B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
簡介 作用 研究 主要功效 B族成員 -
磷酸二氫鈉
磷酸二氫鈉(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又稱酸性磷酸鈉,分子式為NaH2PO4·2H2O和NaH2PO4,相對分子質量為1...
基本內容 性狀 毒性 使用 用途 -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適應症為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該固定劑量複方用於治療單方厄貝沙坦或氫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壓的患者。
成份 性狀 規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應 -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分散片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分散片,用於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該固定劑量複方用於治療單用厄貝沙坦或氫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壓的患者。
成份 性狀 適應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應 -
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質]
水(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般無毒。根據其化學式,人們又給水以下別稱:氧化氫、一氧化二氫;類比VIA族與VIIA族其它化合物命名...
命名 釋義 來源 性質 分類 -
培美曲塞二鈉
培美曲塞是一種結構上含有核心為吡咯嘧啶基團的抗葉酸製劑,通過破壞細胞內葉酸依賴性的正常代謝過程,抑制細胞複製,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體外研究顯示,培美曲塞...
藥品簡介 藥理作用 危險數據 安全信息 藥代動力學 -
維生素B12全合成
下一步酯水解成羧酸(40),然後醯胺化成為醯胺(41),再進行臭氧化反應得到有機臭氧化物(42)。 該物質可用鋅和甲醇還原成丁二醯亞胺(43),然後用鹽...
分子結構 逆合成分析 合成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