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1873年,Brodie通過對一氧化碳放電,首次製得了二氧化三碳,Marcellin Berthelot創造了低氧化碳(carbon suboxide)這個名稱,而後來Otto Diels表示,更貼近有機化學的名稱,如二羰基甲烷(dicarbonyl methane)與二氧代丙二烯(dioxallene)也是正確的名稱。
物化性質
化學式:CO
摩爾質量:68.0309 g·mol
外觀無色氣體
密度:0.906 ± 0.06 g/cm (298K)
熔點:−107℃
沸點:6.8℃
分子形狀:直線形
無色有難聞氣味的液體或氣體,有毒,可溶於二硫化碳、二甲苯,與氨反應生成丙二醯胺,遇水則生成丙二酸,容易發生聚合,聚合產物為紅色固體。
CO是一種非常活潑的化合物,除能跟水發生加成反應外,還能跟NH、HCl、ROH(R為鏈烴基)等發生加成反應。例如CO跟NH加成: CO + 2NH→HN—CO—CH—CO—NH
製備
二氧化三碳可以通過加熱乾燥的五氧化二磷(分子式為PO)和丙二酸或丙二酸酯衍生物的混合物來製備。所以二氧化三碳也可視為丙二酸的酸酐,即丙二酸酐,也就是丙二酸脫水兩次的產物。此外,丙二酸分子間脫一分子水生成的酸酐也是存在的。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0.1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2
4、可鏇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34.1
7、重原子數量:5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91.3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