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軒

二我軒

“二我軒”是杭州老字號照相館,創建於清光緒年間。“二我軒”也是杭州最早使用“電光照”技術的照相館,專門從事著黑白人像拍攝與人物寫生繪畫。“二我軒”曾為孫中山等當代名人拍過肖像。1910——1915年“二我軒”拍攝的《西湖風景》照相冊在南洋勸業會和美國參加巴拿馬世博會上榮獲金獎等。

史話

《西湖風景》照相冊《西湖風景》照相冊
二我軒照相館的命名極有寓意,“二我”者,即現實中之“我”與照片裡之“我”,它概括了攝影複製現實的神奇魅力。二我軒照相館開於清光緒年間,地點是在杭州涌金門外。據史料記載,18世紀,攝影術傳入杭州,19世紀末20世紀初,浙江各地先後開設了從事黑白人像拍攝的照相館。杭州照相館始於清末,最早是城隍山上的“月鏡軒”照相公司,以後有了大井巷的“寄廬”、涌金門外的“二我軒”和三橋址直街的“鏡花緣”。其中以“月鏡軒”、“二我軒”名聲最大,主要原因是孫中山先生來杭時曾在“月鏡軒”、 “二我軒”拍照留念,“二我軒”則是杭州第一家啟用電光照相術的照相館。
二我軒最著名的攝影作品之一則是留傳至今的《西湖風景》照相冊,全冊共貼西湖風景照片四十八幅,製作精美,栩栩如生,主要有:平清秋月、三潭印月、斷橋殘雪、南屏晚鐘、蘇堤春曉、雷峰夕照等,宣統二年(1910年),它參加農工商部主辦的南洋第一次勸業會展覽,獲得了農工商部發給的金牌獎和都察院副都察御史加發的獎狀。1915年,“二我軒”照相館又乘南洋勸業會獲獎之東風,再次將這套照相冊送往美國參加巴拿馬世博會,又獲得了金獎的殊榮。
余寅初是“二我軒”的老闆,二我軒照相館是余寅初的父親創辦的,後傳至余寅初。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二我軒”的鼎盛期,50年代“二我軒”公私合營,余寅初被聘為職員,後退休。

技藝

擦筆水彩畫擦筆水彩畫

二我軒不僅從事人像拍攝,而且還設了畫室,專為顧客承接人像寫真。其中鄭曼陀(1884~1961年)畫師的技藝獨樹一幟。他綜合人像拍攝與人像寫真相關技藝,逐步形成了一種新的畫法——擦筆水彩法。用傳統線描的基礎上淡化線條,用炭精粉擦出圖像的明暗變化,然後用水彩層層渲染,既像照片又不是照片,面部設色柔潤,衣褶分明,有立體感來表現逼真的質感和女性的豐腴、秀媚、麗質天成的陰柔之美。後來的歲月,用這一畫法所作的畫在上海灘大受推崇,名曰“月份牌”,鄭曼陀就是其創始者之一,他被稱作“年畫中的梅蘭芳”。現在人們看到的舊電影中牆上常有這樣的畫,即可看月份、日期和節氣,可觀賞,應在當時是很時尚的。
二我軒除了鄭蔓陀外,周慕橋(1868-1922年)和杭穉英(1901-1947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名聲

西湖風景西湖風景

——1925年,杭州籌辦西湖博覽會,將旗下營(今湖濱)作為新市場,修建了延齡路(今延安路)“二我軒”已先遷入延齡路,後又在教仁街(今郵電路)開業;1929年“慧光”(現杭州照相館)、“大華”等照相館相繼在延齡路開業,為杭州近代照相業奠定了基礎。
——現在的年輕人聽著“二我軒”三個字,總覺得怪怪的,還生怕讀錯。可是對那些稍微通曉一些杭州攝影史的人來說,“二我軒”三個字是如雷貫耳的。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直至40年代,“二我軒”拍攝的杭州風情享譽全球。
——“二我軒”這個名字是取自“現實中有一個我,相片中也有一個我”;還有一個寓意是指“二我軒”拍攝的一種照片,通過一張底片兩次曝光,使得同一張照片上呈現兩個人影,即兩個我,當時“二我軒”把這類照片命名為“不求人”。
——早在1894年,“二我軒”就曾經憑藉自己拍攝的20餘幅西湖風光照,獲得了當時全國攝影大賽的金獎,“據說這金獎還是皇帝欽定的”。
——據《杭州志》記載,“二我軒”還曾經攝製過一套《西湖各景》照相冊,全冊共有西湖風景照片48幅。宣統二年(1910年),相冊參加農工商部主辦的南洋第一次勸業會展覽,獲得了農工商部發給的金牌和都察院副都察御史加發的獎狀,照相冊因此暢銷國內外,現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也有收藏。
——攝影術傳入中國,首先在香港、廣東,繼之是上海、寧波、杭州等東南沿海城市使用,其中有香港的賴阿芳、廣東的鄒佰奇、上海的羅文佑、杭州“二我軒”等等。
——1946、1947年間,鄭曉彌在“二我軒”的照相館工作。他說:“二我軒”照相館19世紀末就存在了,是杭州早期比較正統的照相館,最早在杭州拍攝電光照相,又給當代名人拍過肖像,當年孫中山來杭州時的照片就是在“二我軒”照相館拍的。“二我軒”還有兩張風景照曾在1929年杭州西湖博覽會上拿過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