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化合物

二元化合物

binary compound 二元化合物指包含兩種不同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水H2O、氯化鈉NaCl、氧化鋁Al2O3、硫化氫H2S等。 主要指無機化合物中分子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或化學式中只含有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鈉NaCl、溴化銀AgBr、水H2O等。

習慣命名

一般地講,二元化合物的命名遵循兩個形式:

“某化某”——若化合物中元素的價態都為其最常見的價態,且該命名不會導致歧義。習慣上是呈負價的元素在命名時放在前面。如:

氯化鈉—NaCl

硫化鉀—K2S

當化合物中的元素變價較多,或元素所呈價態不是主要價態時,以上命名會導致歧義。這時可以三種方法解決:

“幾某化幾某”。如:

二氟化二氧—O2F2

四氮化四硫—S4N4

“某化某()”,括弧中的是以羅馬數字書寫的氧化數。常用於命名離子性較強的化合物。如:

氯化鈦(IV)—TiCl4

氯化鈦(III)—TiCl3

“某化高/亞某”,用在具有比較固定的可變價態的元素上。常見以這種方法命名的元素包括:

FeIII—鐵;FeII—亞鐵

CuII—銅;CuI—亞銅

CoIII—高鈷;CoII—鈷

HgII—汞;HgI—亞汞

TlIII—鉈/高鉈;TlI—亞鉈

SnIV—錫/高錫;SnII—亞錫

MnIV—高錳;MnVI—錳

變價金屬

拉丁文表達法拉丁文表達法

“拉丁文表達法” 金屬拉丁文名 + “-ic” (用於高價) / “-ous” (用於低價) + 非金屬 + “-ide” 例如:氯化亞鐵—Ferrous chloride,氯化亞銅—Cuprous chloride 二元酸(水溶液)“Hydro-” + 非金屬 + “-ic” + “acid” 只有大約10種非金屬可與氫形成二元酸(此處的二元並不是指可電離的氫原子數目,而指酸中的元素數量):氯、氟、溴、碘和硫等。它們的命名可用以下式表明: 例如:鹽酸—Hydrochloric acid,氫氟酸—Hydrofluoric acid

二元共價化合物

非金屬 + 非金屬 + “-ide” 在元素前加上適當的拉丁文前綴以表達化合物分子中一種元素原子的數量。這種方法通常不被用在離子化合物中(如下)。例如,K2O一般不稱Dipotassium monoxide,而簡單地稱為Potassium oxide。而P4O6,卻稱tetraphosphorus hexoxide。一些以元音開頭的元素名(例如氧Oxygen),則需取消前綴的最後字母而使用元素名的首字母,如:mono- + Oxide = Monoxide、O4 = Tetroxide、O5 = Pentoxide,如此類推。 如果第一種元素為單原子,不能加“mono-”。

1 Mono- 3 Tri- 5 Penta- 7 Hepta- 9 Nona-
2 Di- 4 Tetra- 6 Hexa- 8 Octa- 10 Deca-
七氟化碘七氟化碘

例如:五氟化磷—Phosphorus pentafluoride,七氟化碘—Iodine heptafluoride

二元離子化合物

單原子陰離子:陽離子 + 陰離子 + “ide” 例如:硫化鎂—Magnesium Sulfid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