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生涯的設計

事業生涯的設計概念是對個人今後所要從事的職業、要去的工作組織和單位、要擔負的工作職務和工作職位的發展道路,作出構想和計畫的過程。

事業生涯設計概念

是對個人今後所要從事的職業、要去的工作組織單位、要擔負的工作職務工作職位的發展道路,作出構想和計畫的過程。

事業生涯設計五大前提

1、正確的職業理想,明確的職業目標。

職業理想在人們事業生涯設計過程中起著調節和指南作用。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以及為什麼選擇某種職業,通常都是以其職業理想為出發點的。任何人的職業理想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社會現實的制約。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職業理想的客觀依據,凡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職業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確的,並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更應把個人志向與國家利益和社會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2、正確進行自我分析和職業分析。

首先,要通過科學認知的方法和手段,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進行全面認識,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避免設計中的盲目性,達到設計高度適宜。其次,現代職業具有自身的區域性、行業性、崗位性等特點。要對該職業所在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給情況、平均工資狀況、行業的非正式團體規範等;還要了解職業所需要的特殊能力。

3、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知識的積累是成才的基礎和必要條件,但單純的知識數量並不足以表明一個人真正的知識水平,人不僅要具有相當數量的知識,還必須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就不能發揮其創造的功能。合理的知識結構一般指寶塔型和網路型兩種。

4、培養職業需要的實踐能力。

綜合能力和知識面是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依據。一般來說,進入崗位的新人,應重點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發展的終身學習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隨機應變能力等。

5、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

職業訓練包括職業技能的培訓,對自我職業的適應性考核、職業意向的科學測定等。可以通過 “三下鄉”活動、大學生“青年志願者”活動、畢業實習、校園創業及從事社會兼職、模擬性職業實踐、職業意向測評等進行職業訓練。

事業生涯設計八條原則

1、利益整合原則。

利益整合是指員工利益與組織利益的整合。這種整合不是犧牲員工的利益,而是處理好員工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的關係,尋找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結合點。每個個體都是在一定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中學習發展的,因此,個體必須認可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並把他的價值觀、知識和努力集中於組織的需要和機會上。

2、公平、公開原則。

在事業生涯設計方面,企業在提供有關職業發展的各種信息、教育培訓機會、任職機會時,都應當公開其條件標準,保持高度的透明度。這是組織成員的人格受到尊重的體現,是維護管理人員整體積極性的保證。

3、協作進行原則。

協作進行原則,即事業生涯設計的各項活動,都要由組織與員工雙方共同制定、共同實施、共同參與完成。事業生涯設計本是好事,應當有利於組織與員工雙方。但如果缺乏溝通,就可能造成雙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風險,因此必須在事業生涯開發管理戰略開始前和進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級關係。建立互信關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終共同參與、共同制定、共同實施事業生涯設計。
4、 動態目標原則。

一般來說,組織是變動的,組織的職位是動態的,因此組織對於員工的事業生涯設計也應當是動態的。在“未來職位”的供給方面,組織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長加以保證外,還要注重員工在成長中所能開拓和創造的崗位。
5、時間梯度原則。

由於人生具有發展階段和事業生涯周期發展的任務,事業生涯設計與管理的內容就必須分解為若干個階段,並劃分到不同的時間段內完成。每一時間階段又有“起點”和“終點”,即“開始執行”和“完成目標”兩個時間坐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會使事業生涯設計陷於空談和失敗。
6、發展創新原則。

發揮員工的“創造性”這一點,在確定事業生涯目標時就應得到體現。事業生涯設計和管理工作,並不是指制定一套規章程式,讓員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讓員工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創造組織效益的目的。還應當看到,一個人事業生涯的成功,不僅僅是職務上的提升,還包括工作內容的轉換或增加、責任範圍的擴大、創造性的增強等內在質量的變化。
7、全程推動原則。

在實施事業生涯設計的各個環節上,對員工進行全過程的觀察、設計、實施和調整,以保證事業生涯設計與管理活動的持續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證。
8、全面評價原則。

為了對員工的事業生涯發展狀況和組織的事業生涯設計與管理工作狀況有正確的了解,要由組織、員工個人、上級管理者、家庭成員以及社會有關方面對事業生涯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評價中,要特別注意下級對上級的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