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清乾隆,長100cm,最寬處9cm。清宮舊藏。 外蒙紅鯊魚皮,首尾飾件及中部劍箍均為鐵鋄金,鏤雕吉祥圖案。寶劍作為一種古老的兵器,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帝王及武士們對寶劍更是喜愛有加,於是,眾多的鑄劍名師相繼產生,如歐冶子、干將、莫邪等等。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諭令內務府造辦處設計製作御用刀、劍各三十把。刀、劍各按天、地、人三字分組,前十號為“天”字號,中十號為“地”字號,後十號為“人”字號。每把刀、劍都有乾隆皇帝為其御名。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

概述

乾隆地字一號“出雲”劍,清乾隆,長100cm,最寬處9cm。清宮舊藏
鞘木質,外蒙紅鯊魚皮,首尾飾件及中部劍箍均為鐵鋄金,鏤雕吉祥圖案。劍柄木質,纏黃絲絛,劍革及柄頭亦為鐵鋄金。劍身鋼質,刃底部鑲嵌金、銀、銅三絲組成的圖案:一面為隸書“地字一號”及劍銘“出雲”;另一面為隸書“乾隆年制”及與本劍劍銘含意相吻合的圖象。
據《造辦處活計檔》記載,從乾隆十三年(1748年)始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訖,清宮造辦處共造御用刀、劍各30把,此為“地”字號劍中的第一把。此種刀劍,主要為乾隆皇帝收藏賞玩。其工藝精良,裝飾華美,是寶劍中之上品。

相關條目

文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