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齋節

九皇齋節

九皇齋節是泰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普吉島上每年九、十月舉行,一連慶祝九天。普吉島是泰國南部的一府,市區居民大多是福建後裔。起源於十九世紀的福建閩南移民,一直流傳至今,九皇齋節不再是專屬漢人移民的節日,越來越多泰國人,也相信吃齋對身體是有益處的(小乘佛教不吃齋),在九皇齋節這段時間,也跟隨漢人的道教信仰,一起吃齋拜拜,這個文化也擴及至全泰國,一起歡度九皇齋節。那幾天,寺廟中會舉行儀式及遊行活動,以彰顯奉行禁慾主義及苦行主義者的功績。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九皇齋節景象九皇齋節景象
泰國一年一度的齋節又被稱為“九皇盛會”,“九皇”源自於中國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起義運動,在當時清兵的嚴密鎮壓下,其中一名運動領袖第九皇子為了保證起義士兵和城中百姓的安全,英勇犧牲自己以保全大局。此後,人們為紀念九皇子而設立靈台弔祭,建立法會誦經普渡,並舉行宗教儀式大典,呼籲全城人民吃齋,穿白衣參加祭奠儀式,這一儀式足足舉辦了九天九夜,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著名的九皇齋盛會,隨後這一習俗就經由福建地區因為逃避清初戰亂的中國人帶到了泰國。
泰國南部著名度假海島普吉於10月15-23日舉行一年一度的九皇齋節,在這期間,九皇齋的信徒必須改吃素食,停止娛樂活動,身穿潔淨的白衣白褲,誠心齋沐,到佛廟進香,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諸事順利。同時在普吉的所有中式祠堂內會舉行一系列祭祠神靈、抬神遊街以及“上刀山”、“下火海”等儀式,以感謝神靈下凡替民眾經受苦難,並帶來祝福和吉祥。
九皇齋節是泰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泰國普吉島上,每年在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日(陽曆一般是在九、十月)舉行,一連慶祝九天。普吉島是泰國南部的一府,市區居民大多是福建後裔。

過程

在九皇齋的九天九夜裡,九皇齋的信徒,都改吃素食,停止娛樂活動,並在市內的五座主要佛寺舉行各種慶祝儀式。街上擺滿各種齋物貢品和食品,上面插著一根黃旗,或貼滿寫有“清齋”字樣的黃紙幅,供善信脫下艷麗的服裝,穿上潔淨的白衣白褲,誠心齋沐,到佛廟進香,禮拜九皇禮佛,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諸事順利。慶祝儀式到最後一夜達到高潮,儀式從午夜開始,一直通宵達旦。
在這九天的白天數以萬計穿上白衣白褲白鞋的善男信女沿街抬神遊行,一路上炮竹聲震耳欲聾,觀賞者耳朵震得好一陣“嗡嗡”作響,而且滿頭滿身的鞭炮屑片。遊行隊伍中,有好幾個信徒,有的口沬橫飛,眨巴著眼睛,念念不休,有的彎著腰,手持木拐,嘴裡發出老人聲,有的功德神威,將重十公斤的鐵矛穿過臉頰,從嘴中通過,當然,因為鐵矛太重,需有另一位人扶住鐵矛的另一端,這么重的對象刺穿頰居然不流半滴血,真教人難以置信卻又千真萬確。那些受"神明"所符的迎神者,施展各種絕技,他們表演上刀山(在刀梯上赤腳踏刀鋒,爬上高梯,而身上全無損傷),下火海(可從容地在燃著的火炭上行走),踏鐵絲籬網和用手伸入沸騰的油鍋;再是刺頰,割舌、穿利刃、非但臉無痛苦之像,且毫無血流之跡,泰然處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神功"吧!不然您眼見之景簡直會令人難以解釋據當地史學家推斷,普吉人民從曼谷王朝第五世王時代開始慶祝這個節日。

來歷

九皇齋本是泰國華人的節日,據說當年中國和馬來西亞來到普吉從事采錫礦的華人勞工約三萬人。有一年,島南卡都區虐疾蔓延,使許多人病亡,當地年長華人從中國請來劇團,以唱戲驅除病魔,這個方法果然見效,節日慶祝儀式便從此開始。人們相信,參加慶祝九皇齋節的人,都能從中獲得好運,能解除一切困擾,因而普吉男女老少都慶祝這個節日。九皇齋節起源於中國。關於它的來歷,有三個不同的說法。一種是傳說三百年前,明朝淪亡,清兵入踞北京,明朝遺臣復國志士紛紛起義,但為了避免清廷的拘捕,往往以宗教為名,舉行起義聚會。當清朝統治鞏固之後,明朝遺臣志士無法在國內立足,紛紛逃往東南亞各地。他們在國外依然借著各種拜神活動聚會。為表示哀思明代先皇,他們在每年重陽節時,全都換上白衣白褲,借食齋拜佛為名,入時際拜明朝九代先皇,穿白衣正是為明朝各代先皇戴孝。在九皇齋期間,人們念的是“太陽經”和“太陰陽”。太陽是“日”,太陰是“月”,日和月合而為“明”。太陰經的第一句是,“太陽明明珠光佛”,其中的“明”是指明朝,“珠”與“朱”同音,正是明代皇帝的姓氏,“光佛”是光復的轉音。
在一百多年前,一位中華民族英雄,為避過清廷耳目,借神、佛為名,再次號召人民繼承太平天國洪秀全等人遺志,起來反清復明。當時九皇齋所敬的神共十位,第一位為女神斗姥元君,其它神則稱為九皇佛祖。斗姥元君是鄭成功的母親,因她不滿丈夫鄭芝龍降清,故在福建少林寺紅花亭教導兒子鄭成功反清。其它九位神是太平天國的民族英雄洪秀全、石達開等九人。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有一批反清復明的義士,為策劃武裝起義,選擇重陽節登高的機會,約定在福建某山城焦急地商量對付敵軍的辦法,但一時想不出良策。這時,領袖明廷第九皇子暗想,如果這樣下去,只會讓清兵進城屠殺,不但義士生命難保,而且必禍殃城中人民,他想別無他計,只有犧牲自己,拯救全城人民,他決心已下,便站起來向大家宣布自己的就義計畫,並吩咐他的計畫進行善後工作,義士們還來不及討論,九皇子便拔劍自刎了。大家悲切痛哭之後,便按他的計畫行事。立即設靈弔祭,建立法會誦經普渡,舉行宗教儀式大典。同時,籲請全城人民吃齋,穿白衣參加祭奠儀式,舉辦了九天九夜。清兵進城搜查,見到這種場面,立即進行審問。清兵得到的一致回答是,為一位寺廟主持的圓寂舉行宗教儀式。清兵搜不到謀反的罪證,又為避免打擾民間宗教活動,便退兵了。後來,山城人民為紀念九皇子,每年舉行九皇齋盛會。據說,泰國九皇齋節就是由福建人傳去的。

發展

時至今日,人們已忘記拜九皇的原意,但九皇齋節卻相沿成俗,被傳下來,而白衣素食,也只是為祈禱佛祖保佑平安。現九皇齋已成為全泰國華人的重大節日,許多地方隆重舉行。特別是許多城鎮,除了普吉外,諸如董里府甲米、攀牙、吞武里、抱木等,在食齋期間服務了幾十萬之多的國內外遊客。稱得上盛況空前。在首都曼谷在九皇齋節期也是到處都飄著黃色的齋旗。特別是在唐人街,似乎人們進入了一片黃色的海洋,泰人特別是泰籍華人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吃齋對身體有很大好處,齋食已被譽為健康食品,吃齋的習俗已與健康長壽緊密聯繫在一起。所以即使九皇齋節後曼谷也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喜食素食,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對健康的關注,素食館、齋品也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在不斷地增加中,這或許是當初九皇齋節起始之時人們都未曾預料得到的。

特色

節日期間信徒們會嚴格地遵守各項戒條,長達九天的素食節中最震撼眼球的就要數其中的穿孔儀式,他們以這種方式表現他們虔誠的信仰,願神明帶給他們好運。每年都會有大批信徒湧入泰國普吉島參加當地的的素食節慶祝活動,信徒們以用利器在身上穿孔的方式,彰顯其對神靈虔誠的信仰,並認為這種令他們痛苦的行為可以淨化他們的身心。

節日期間禁忌

1、不勾肩搭背,不從背後驚嚇別人。
2、女士進入皇宮時不可穿短裙和無袖裝,男士必須穿有領子的上裝,不得穿拖鞋。
3、進入寺廟要脫鞋,服裝應整齊、端莊,最好不要穿短褲。
4、遇見僧侶要禮讓;女性避免碰觸僧侶,如奉獻財物,可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
5、打招呼時要雙手合掌,不可以用腳指人或物。
6、頭部為身體較神聖部份,不隨便摸別人的頭,泰語中的坤恩(Khun),意指先生、小姐、太太,男女適用。
7、公共場所中男女不可有太過親密的舉動,亦不要當眾發脾氣。
8、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內也不可玩牌或打麻將
國際線上報導(記者任芊)泰國是一個不僅有著自己獨特傳統文化和宗教特色的國家,同時也因為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傳承和保留了許多甚至在中國內地都已經消失的傳統習俗和慶典。每年中國農曆的9月1-9日是泰國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齋節,在這期間,泰國華人們會舉行各種慶典和儀式,身穿白衣,靜心吃齋,以表達對神靈的敬仰和達到淨化身體及心靈的目的。
泰國一年一度的齋節又被稱為“九皇盛會”,“九皇”源自於中國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起義運動,在當時清兵的嚴密鎮壓下,其中一名運動領袖第九皇子為了保證起義士兵和城中百姓的安全,英勇犧牲自己以保全大局。此後,人們為紀念九皇子而設立靈台弔祭,建立法會誦經普渡,並舉行宗教儀式大典,呼籲全城人民吃齋,穿白衣參加祭奠儀式,這一儀式足足舉辦了九天九夜,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著名的九皇齋盛會,隨後這一習俗就經由福建地區因為逃避清初戰亂的中國人帶到了泰國。
泰國著名的海濱度假海島普吉島一直以優美的海景聞名於世,然而,遠離了海邊的聲色犬馬,位於島中央的普吉鎮卻別有一番風味,除去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殖民風格的建築之外,許多小巷子兩邊都林立著傳統的中國嶺南式騎樓,每一幢小樓的漆木大門上都標著中文牌名,每家每戶門前還都掛著大紅燈籠,讓人仿佛置身典型的中國南方小城。而這裡,便是泰國九皇齋節最為隆重的舉辦地,由於一百多年前,從福建躲避戰亂移民至此的中國人曾經一度占據普吉總人口的70-80%,因此這裡也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城。普吉九皇齋節慶典的總主持人巴瑟說,當時中國人一多,就有京劇團來到這裡表演,這裡以前算是蠻夷之地,劇團的許多人因此而得了熱帶疾病,之後大概是在1825年左右,就在這裡舉行了第一次九皇祭奠儀式,所有人的病都不治而愈,此後每年中國農曆的9月1日到9日就會舉行這個儀式。
做為這一節日在泰國的始發地,同時也是最著名和規模最大的舉辦地,普吉府共20座中式宗祠從每天清晨五點開始就會舉辦一系列供奉九皇神靈以及抬神遊街活動。而節日裡,九皇齋的信徒都必須改吃素食,停止娛樂活動。街上擺滿各種齋物貢品和食品,上面插著一根黃旗,或貼滿寫有“清齋”字樣的黃紙幅,信徒們在節日期間也紛紛脫下艷麗的服裝,換上潔淨的白衣白褲,誠心齋沐,到佛廟進香禮拜九皇禮佛,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諸事順利。齋節慶典主持人巴瑟介紹說,“吃齋是為了停止殺生,讓身體、心靈和思維方式等都能夠變得更加健康,穿白衣服表示淨化,讓身體和心靈都更加乾淨和純潔,讓行為和思想都往好的方面發展。同時這個儀式也象徵著神仙下凡拯救人類,同時也保佑普吉能夠在經歷海嘯、地震等災難之後免於遭受太大的影響。”
普吉的九皇齋節舉辦至今,其信徒也從最初的華人發展到泰國本地民眾,許多來自中國內地、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信徒也都紛紛加入,同時也由於齋節期間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儀式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遊客。
既然是祭奠神靈的儀式,就必然與神靈以及超自然現象相關,而在齋節上,信徒們也相信他們所敬奉的神靈會在這一期間下凡並附於普通人身上,這些被神靈"附身"的人被稱為迎神者,他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模仿神靈的舉動,用各種尖利銳物穿過臉頰,從嘴中通過,並保持這樣令人乍舌的姿勢遊街數小時。祠堂遊街儀式中的迎神者坡萊就是其中之一,在被問到被數根鋼絲插入口中會不會痛時,他說:“不痛,因為是神靈附身,但是如果是我自己的話肯定不敢做這樣的事,普通人做這樣的事情是很可怕的,這是傳承了一百多年的傳統,同時是為了替民消災消除苦痛。”
除此之外,迎神者們還會施展各種絕技,比如“上刀山”、“下火海”、“踏釘橋”和“下油鍋”等等,在做這些瘋狂舉動的同時,他們不僅絲毫未表現出痛苦,且毫無流血的跡象,反而神情自若、泰然處之,讓人不得不相信這樣的“神功”也許真的是來自天上的神靈。
23歲的素里亞是普吉機場的一名工作人員,而他的另一重身份則是一名迎神人,據他介紹,附身在自己身上的神靈是大名鼎鼎的行者孫悟空,因此在他被附身的過程中,會表現出猴子的特徵和蹦跳的舉動,對他來說,赤腳踩過釘子橋是一種替民消災的過程,自己並沒有特別的感覺。
“當時覺得處在半睡半醒之間,無法控制自己,並不覺得痛,但是當神靈離開身體的時候覺得有一些痛,不過很快就痊癒了。被神靈選擇能夠讓我們長壽,什麼時候神靈不需要我們就會離開我們的身體,我們就會從那種狀態中回來。這些儀式就是神靈附在我們身上來替普通民眾經受苦難。”
而對於普通的泰國人來說,即使自己不夠“榮幸”到能夠被神靈選中,但是僅僅是參與到這樣一個神聖的儀式中來也感覺非常自豪。在句對祠堂抬神遊街儀式中的抬轎人昆挽說:“這是我的信仰,我非常尊敬這些神靈,所以就加入到這個吃齋的活動和慶祝儀式中來。只是覺得非常虔誠,沒有想過要從中獲得樂趣等等,不覺得辛苦,也覺得很自豪。”
在每年齋節的最後一夜,也就是中國農曆的9月初9,整個慶典儀式將會達到高潮,儀式從午夜開始將通宵達旦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雖然由於種種因素,這個融合了中國儒家思想、道教以及大乘佛教,並加入泰國本地宗教信仰的傳統習俗已經無法在中國大陸循跡尋蹤,但是這一神秘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傳統節日在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國家華人間的傳承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同樣起到了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