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一
少典之前的11位部落首領,除鉅靈氏之外,皆為同姓(據說為風姓)而統天下者,文獻中稱為“九皇”。即:
1.天皇氏:又稱成鳩氏,簡稱天皇
2.地皇氏:天皇氏之子,簡稱地皇
3.鉅靈氏:地皇氏之妻,又稱 後地皇氏或 後地皇
4.人皇氏:地皇氏與鉅靈氏之子,又稱居方氏,簡稱人皇
5.提挺氏:人皇氏之子
6.通姓氏:提挺氏之子
7.有巢氏:通姓氏之子,又稱大巣氏,簡稱 巢皇
8.燧人氏:有巢氏之子,簡稱燧皇
9.伏羲氏: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子,又稱羲皇或太昊,即東方青帝太昊,昊天上帝。
10.女媧氏: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女,伏羲氏之妹兼妻子,又稱媧皇或女希氏,後被神化為女媧娘娘、后土娘娘
11.蚩尤氏:簡稱 蚩皇,他與“九黎首領蚩尤”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是蚩尤仍是蚩尤氏的後裔。
[說明:1.因為地皇氏與鉅靈氏是夫妻關係,所以古代將其合稱為“地皇氏”,不分列;伏羲氏與女媧氏是夫妻關係,也不分列;故稱“九皇”,而不是“十一皇”。2.因父系社會中“姓”才是部落氏族的象徵,文中的“氏”指的僅僅是其自己取的作為標誌的稱號。本文中所說九皇即為十一個部落氏族代表,亦為上古華夏利益集團代表,(華夏的解釋請詳見中國人種基因圖譜)同時也可以是不同民族部落的首領,如東夷族等民族部落(伏羲氏太昊是東夷族首領)。]
說法二
1.燧人氏:簡稱“燧皇”,華胥氏之夫,伏羲與女媧之母,為華夏之根、人類共祖。約生活於公元前1萬2千年—10000年前,據說在位110年。
2.伏羲氏:簡稱“羲皇”,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子,公元前7724年左右在位,據說在位118年
3.女媧氏:簡稱“媧皇”,即女希氏,燧人氏與華胥氏之女,伏羲氏之妹兼妻子。伏羲死後即位,據說在位130年;被道教神化為女媧娘娘、后土娘娘。
4.大庭氏:大約生活於公元前7405—前7335年,是一個女性,約公元前7361年至公元前7224年在位,據說在位137年。
5.柏皇氏
6.中央氏
7.栗陸氏:約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6200年
8.驪連氏
9.赫胥氏:約公元前6367年—公元前6352年
注釋:此說中的人物、生活年代、在位時間,都不確定, 僅為 傳說 而已。據現代科學家解釋,人的最長壽命不會超過120歲,像古代那種低劣的生活環境和極差的生活條件,人活到70歲就很難,更不會有執政100多年的事實。
記載
中國古籍最早記載,在伏羲之後有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又作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沌渾氏(又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亡懷氏(又作無懷氏)、東扈氏、帝鴻氏,共十九氏,見於《漢書·古今人表》及《帝王世紀》。
*此記載,也不可信,僅是道聽途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