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腔支派之一。流行於江西湖口、都昌、彭澤、星子等地農村。明隆慶、萬曆年間已形成。腳色分十行,唱詞結構和音樂體制屬南北曲系統,一唱眾和,鑼鼓幫腔,旋律跌宕多姿,聲韻宛轉,有“橫直牌調”一百餘種。表演使用白描手法,粗獷、潑辣、質樸,尤以花臉、旦腳別具一格。傳統劇目保存許多弋陽腔連台大戲,另有《四友記》、《雙杯記》、《香球記》、《吐絨記》、《三桂記》、《題紅記》等明傳奇劇目,為今各劇種所罕見。解放後整理改編演出的有《拜月記》、《三請賢》、《西廂記》等。
相關詞條
-
九江
九江,簡稱 “潯”,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號稱...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九江[江西省地級市]
九江,簡稱 “潯”,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號稱...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九江[江西省下轄設區的市]
九江,簡稱 “潯”,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潯陽、柴桑、江州,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號稱...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九江山歌
九江山歌是流傳於江西省九江市江州區城門、馬回嶺、黃老門、獅子、城子鎮等周邊地區的傳統民歌,九江山歌題材廣泛,以激發人們勞動熱情、生活感情、男女愛情為主要...
歷史淵源 主要特點 傳承價值 傳承情況 保護措施 -
九江彈腔
九江彈腔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屬於贛劇支派之一。清道光年間,南昌高腔、亂彈合演之贛劇班社向贛北發展,在德安、星子紮根,後以星子為主要活動基地,流行於星...
名稱 歷史發展 特色 -
調腔
腔之遺音,也有人認為調腔即徽池雅調。又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有人認為是...高腔劇團前身)和寧海平調劇團,並積極培養青年演員,收集整理傳統劇目及音樂...溯源明代,越地出現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明代是調腔的成長與發展時期,調腔...
簡介 歷史溯源 藝術特色 歷史 傳承價值 -
九江市[江西省地級市]
建制沿革夏、商、春秋、戰國夏、商時期,九江境地分屬荊州、揚州;春秋時期...。秦、漢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就有九江郡...201),設豫章郡,治南昌;領縣十八,九江境內有五,依次為:第三彭澤(治今...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贛劇
稱之為“高腔”,其中活躍在弋陽、萬年的高腔班,還留下十八本高腔戲,以維持它...存在了。由於亂彈諸腔的興起,在贛東北地區的戲班,有些便開始轉唱高腔以外...幫腔的聲調而言,便自稱為“高腔”。贛劇從明代弋陽腔開始,到清代的亂彈諸腔...
歷史沿革 表演形式 風格特點 豐富遺產 藝術特點 -
東河戲
村、白鷺等地流行一種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每逢吉慶節日,酬神...”形式上發展到以高腔大本戲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東河戲芻形。在坐堂班盛行...組建演唱高腔戲的戲班,名叫“玉合班”,這是東河戲成立最早,也是歷史最長...
歷史淵源 文化特徵 代表劇目 傳承保護 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