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古代九位君主。有三說:一據《史記 殷本紀》,《集解》引劉向《別錄》稱法君、專君、授君、勞君、等君、寄君、破君、國君、三歲杜君;一據司馬貞《索隱》稱,三皇、五帝、夏禹;一據馬王堆漢墓帛書《伊尹》稱,法君、專授之君、勞君、半君、寄主、破邦主(二人)滅社之主〔二人)。(《中國歷代官稱辭典》)出處
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中有《九主》篇,它詳細列舉了“九主”的具體內容是:“{K21R446.jpg}(專)授之君一、勞□□□君一,寄一,破邦之主二,滅社之主二,凡與法君為九主,從古以來,存者亡者,□此九已。九主成圖,請效之湯。”原帛書整理小組注釋曰:“‘勞’字下應據後文補‘君一半’三字。又據下文三六七行雲‘寄主者半君之不吾者’,知此處‘寄’下脫‘主’字。《史記·殷本紀》‘(伊尹)言肅主及九主之事’下,《集解》引劉向《別錄》曰:‘九主者,有法君、專君、授君、勞君、等君、寄君、破君、國君、三歲社君,凡九品,圖畫其形。’誤分專授之君為專君及授君,誤分破邦之君為破君及國君(改邦為國乃避劉邦諱),又誤滅社之君為三歲社君(歲乃滅之誤,三字疑為‘破邦之主’下‘二’字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