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古代和中世紀,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其他國家有著共同的文化。丹麥歷來在歐洲大陸與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之間起著橋樑作用,更易接受來自南方特別是德國的影響,它對世界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造就了童話家安徒生、評論家布蘭代斯和無產階級的小說家尼克索等著名人物。丹麥文學的淵源可上溯到1500年前。在它境內出土的公元 400年左右的兩個黃金號角上所刻的北歐古文字──羅納,都以 H開頭,以共鳴元音結尾,說明當時已出現了詩歌的雛型。最長的羅納碑文是983至987年丹麥國王青齒王為其父親立的墓碑。有些碑文具有詩的韻律。 9 世紀基督教傳入丹麥。但丹麥的民間創作一直同富於異教色彩的冰島傳說──“薩迦”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到了13世紀,由於逐步受到了羅馬傳來的各種影響,同時也吸收了一些新的時代思潮,丹麥文學在形式上和內容上越來越接近歐洲的共同傳統,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如編年史和傳說多具有基督教和神學性質。在中世紀,教士和騎士對丹麥文學各自做出了貢獻,前者代表拉丁文化,後者代表以民謠為主體的丹麥文化。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作家是薩克索,他是教士,是丹麥當時的統治者阿布薩隆主教的下屬。薩克索在1200年左右用拉丁語撰寫的丹麥史《丹麥人的業績》,不僅是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也是丹麥文學最重要的源泉。阿布薩隆的侄子安諾斯·蘇納森的長詩《六天的使命》反映了早期經院哲學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影響。與薩克索同時代的斯汶·埃格森撰寫的《丹麥歷史》在丹麥中世紀文學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中世紀晚期,丹麥主要的文學形式是民謠。它們在1550至1650年期間被記錄下來。這些歌謠來源於13、14世紀,都是頌揚歷史英雄人物的功績。民謠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內容豐富,語言通俗易懂。現在流傳的各種民謠有 600多首,最著名的一首是關於尼爾斯·埃卜森被日耳曼人殺害的故事。這首民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引用來抗議納粹德國對丹麥的占領。
1482年印刷術傳入丹麥。最早的印刷品是教會出版的拉丁文書籍。丹麥文書籍只有一部,即1495年出版的《韻文編年史》。16世紀丹麥的宗教改革促使人們廣泛使用本國語言。1535年《摩西五戒》的丹麥文譯本問世,譯者是丹麥的宗教改革家漢斯·陶森。他是16世紀丹麥文學的代表人物,有丹麥的路德之稱。主要著作是《謊言與真理》。他的另一部作品《丹麥聖歌之書》(1569)也是宗教改革時期的詩歌。這些聖歌一直為教會和學校所採用。詩人和歷史學家安諾斯·瑟倫森·韋澤爾於1575年把薩克索的《丹麥人的業績》譯成丹麥文,並於1591年第一次把 100首民謠編輯成書。這兩部書對研究和評價丹麥的文學史有一定價值。
16、17世紀丹麥文學的主要成就是聖歌,代表作家是神學家和聖歌詩人托馬斯·金果,1699年出版的新聖歌集中有85首是他的作品。他的詩至今仍被傳誦並保留在新版的聖歌集中,在丹麥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同時,騎士歌謠已喪失了它與民間傳統的聯繫,完全成為貴族階級的文學。
18世紀丹麥文學發生了重要的轉變。在歐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影響下,啟蒙思潮在丹麥興起。1722年,哥本哈根建立了第一座丹麥劇院,改變了法國、德國、義大利劇團壟斷丹麥劇壇的局面。這是丹麥文化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路茲維·霍爾堡是丹麥啟蒙文學運動的先驅,他是小說家、詩人、評論家,也是喜劇作家。他積極支持丹麥劇院的創建工作,並把自己的作品無償地奉獻給這個劇院。他的喜劇取材於市民和農民的生活,以率直通俗的語言,對社會的種種弊病進行尖刻的諷刺,對農民和受壓迫者深表同情。這些作品迄今仍受到北歐人民的喜愛。他還是一位語言大師,對丹麥語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與霍爾堡同時代的重要作家還有:聖歌詩人漢斯·阿道夫·布羅松,他的主要著作是聖歌集《信仰的珍奇之寶》;諷刺作家克里斯蒂安·法爾斯特,主要作品是隨筆《學識的樂園》(1729~1732)。18世紀中葉出現了抒情詩人約翰內斯·埃瓦爾,他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抒情詩、即興詩、話劇、歌劇、傳說故事和自傳。丹麥的國歌就選自他的歌劇《漁民》。埃瓦爾屬於浪漫主義前派,而18世紀末丹麥文學的主要流派是受法國影響的古典主義後派,代表人物是諷刺詩人約翰·海爾曼·韋瑟爾,他的主要作品是喜劇《無褲襪的愛情》(1772)。 19世紀上半葉,丹麥文學的主要流派是浪漫主義。詩人阿達姆·戈特羅勃·歐倫施萊厄深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他的詩作《黃金號角》(1803)標誌著丹麥浪漫主義文學的開端。世界著名的童話家安徒生是這個時期丹麥文學的傑出代表。在童話創作中,他立足於現實生活,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表達了人類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體現了現實主義傾向和民主主義精神。安徒生的童話是丹麥對世界文學的最重要的貢獻。同時期的約翰·盧茲維·海貝亞既是評論家,又是輕鬆喜劇作家。他的劇作諷刺了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使丹麥的喜劇獲得了新生。他創辦的期刊 《哥本哈根飛郵報》以及後來的 《臨時報》對當時丹麥文壇影響頗大。詩人弗雷德里克·帕盧丹-繆勒主張“詩人要為自己的時代和人民而創作”,他的諷刺長詩《人之祖亞當》是這個時期的一部重要作品。現實主義的先驅是小說家梅·阿隆·戈爾施米特,他的《一位猶太人》(1845)曾轟動丹麥。代表作是小說《無家可歸》(1853~1857)。他還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丹麥的一支妙筆”。
19世紀70年代是丹麥現實主義文學取得“突破的年代”,作家圍繞著社會和經濟問題進行創作。核心人物是評論家格奧爾格·布蘭代斯。他認為歐洲的革命產生了“文化成果”,丹麥文學沒有跟上歐洲形勢的發展而拘泥於舊浪漫主義,出現了脫離實際的傾向,局限性越來越大。他提倡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主張“文學應從實際生活中來,應研究現實生活”,文學創作要“把問題提出來進行討論”。1871年,他在哥本哈根大學所作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的報告標誌著現實主義和現代文學在丹麥的“突破”。受到布蘭代斯影響的主要作家有:彥斯·彼得·雅科布森、霍爾格·德拉克曼和索福斯·山道夫,以及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作家海厄曼·邦,他對丹麥和德國文學都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其他自然主義作家如卡爾·吉勒魯普和亨里克·彭托皮丹,都是名重一時的人物,前者的早期作品就具有歐洲自然主義色彩,主要著作是小說《日耳曼人的弟子》(1882)、《敏娜》(1889)和《磨房》(1896)。後者的主要成就是深刻剖析當時社會的小說,如《天國》(1891~1895)、《幸福的彼爾》(1898~1904)和《死人的王國》(1912~1916)等。這些作品在丹麥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他們兩人在191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19世紀90年代丹麥詩壇上出現了兩個象徵主義作家約翰內斯·約恩森和索弗斯·克勞森。後者是丹麥現代文學有影響的抒情詩人。
20世紀前半葉中,丹麥最著名的小說家是馬丁·安德遜·尼克索。他的早期作品屬於現實主義的鄉土文學。後期的代表作是著名的長篇小說三部曲:《征服者貝萊》(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紅色的莫爾頓》(1945~1948),它們真實地反映了丹麥無產階級運動的發展過程。約翰內斯·威廉·延森是當時另一位重要作家,他創作的思想基礎是達爾文主義和信仰技術進步。最著名的小說六部曲《漫長的旅行》(1908~1922)以神話的形式,描繪了人類的發展。他的9 冊巨著《神話》(1907~1943)發展了一種介於隨筆與小說之間的文學體裁。他還是丹麥20世紀文學中的語言革新大師。194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30年代中期,法西斯給歐洲帶來了危害,使丹麥人民有所覺醒。很多作家拋棄了和平主義的幻想,堅決同法西斯進行鬥爭。漢斯·基亞克的小說《漁民》(1928)、《日工》(1936)和《新時代》(1939)是丹麥現實主義文學中的重要作品。這個時期,戲劇得到了蓬勃發展。主要劇作家有凱·蒙克,他的作品有《坎特》(1931)、《言詞》(1932)、《橡之幸福》(1940)和《卡納之前》(1943)。他最初讚賞德意法西斯的獨裁政治,但很快對德國占領軍採取譴責的態度,在德國占領期間創作的《尼爾斯·埃伯森》因而遭到禁演。他參加了地下抗德運動,並一度是抵抗運動的發言人。1944年被德國占領軍殺害。凱爾·阿伯爾也是進步的劇作家。他反對法西斯主義,反對德國占領軍。其主要劇作有《安娜·索菲亞·赫茲維》(1939)、《猶滴》(1940)、《錫爾克堡》(1946)、《藍色的獅子狗》(1954)和《尖叫》(1961)。他是“丹麥—中國文化聯繫協會”理事,並訪問過中國,還為此創作了長篇作品《米尼考依的三人》(1956)。德國占領丹麥期間,抒情詩成為文學的主要形式,發揮了動員人民、宣傳愛國主義的作用。青年愛國詩人莫登·尼爾森在參加地下抵抗運動的同時,創作了愛國主義的詩歌,1944年於德國占領期間犧牲,年僅22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丹麥文壇展現了新的面貌。重要作家馬丁·阿爾弗雷茲·漢森創作了大量的小說、隨筆等。主要作品有歷史小說《幸福的克里斯多福》(1945)和《蚯蚓與公牛》(1952)。這個時期出現的一批青年詩人和作家,主張以社會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圍繞著社會存在的問題進行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戰後文學的傾向。其中有詩人奧勒·薩維、埃里克·克努森、弗朗克·耶耀、歐勒·韋沃爾、托基爾·布約恩維、歐弗·阿比爾高、哈爾弗丹·拉斯穆森和劇作家芬·梅特林等。
50年代以來,丹麥文壇出現了一些新作家和新作品,主要傾向是暴露和批判社會陰暗面,切中時弊,通俗易懂。這一代作家中比較著名的有克勞斯·里弗貝亞,主要作品是詩歌,也創作了不少小說、劇作、電影劇本和評論,是目前最多產的作家。此外還有小說家拉耶夫·潘杜魯、彼得·西貝亞、斯汶·奧厄·麥森、漢斯·約恩·萊姆博恩,童話作家威利·瑟恩森,詩人、小說家伊萬·馬利諾夫斯基,詩人耶斯·奧恩斯博和比奈·安諾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