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黃49

中黃49大豆品種,原名:中作J5045。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2000年以科豐14為母本,以科新3號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採用摘莢法經多年定向選擇於2004年育成。2009年通過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津審豆2009004。適宜天津市作夏大豆種植。

基本信息

品種來源

:2000年以科豐14為母本,以科新3號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採用摘莢法經多年定向選擇於2004年育成。
選育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主要特徵特性

:生育期105天,平均株高71.8厘米左右,圓葉,紫花,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主莖14.2節,有效分枝1.9個,單株有效莢數48.9個,單株粒數93.7粒,單株粒重17.8克,百粒重20.2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褐臍,籽粒有微光澤。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結果:粗蛋白(乾基)44.36%,粗脂肪(乾基)19.87%。
產量表現:2008年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4.80公斤,較對照中黃13(184.90公斤/畝)增產5.33%,3個試點增產點率100%,居11個參試品種第四位。2009年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2.15公斤,較對照中黃13(190.55公斤/畝)增產6.09%,5個試點增產點率80%,居13個參試品種第四位。2009年天津市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3.22公斤,較對照中黃13(183.87公斤/畝)增產5.09%,5個試點增產點率100%,居5個參試品種第四位。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2、適宜播期為6月中上旬,種植密度每畝1.5萬株左右。3、精細整地,確保全苗,及時定苗,做到苗勻、苗齊、苗壯。4、前期重施底肥,花莢期葉面噴肥,保證不缺水。5、及時除草,防治病蟲害;及時收穫。

2011年優質種子6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