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77號

中地77號

2007~2008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和西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其中東華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46.5千克,比對照增產7.5%;西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984.3千克,比對照沈單16號增產8.0%。2008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52.4千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中地77號
中地77號中地77號

品種類型:玉米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9009
選育單位:中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F352×HF295

特徵特性

中地77號在東華北春玉米區生育期128天,與鄭單958相當;在西北春玉米區生育期133天,與沈單16號相當。需有效積溫2800℃左右。該品種幼苗葉鞘紫紅色,葉片深綠色,花葯綠色,穎殼黃色。株型緊湊,株高289厘米,穗位高129厘米,成株葉片數21~22片。花絲淺紫色,果穗長筒型,穗長20厘米,穗粗6.3厘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1粒,穗軸粉色,籽粒橘黃色、半硬粒型,雄穗分枝數7~11個,單株粒重235.7克,百粒重36.3克。經丹東農業科學院、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兩年接種鑑定,抗大斑病、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莖腐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感絲黑穗病。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兩年接種鑑定,中抗小斑病和莖腐病,感大斑病、絲黑穗病和矮花葉病,高感玉米螟。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籽粒容重773克/升,粗蛋白含量8.50%,粗脂肪含量3.48%,粗澱粉含量74.29%,賴氨酸含量0.28%;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籽粒容重763克/升,粗蛋白含量9.88%,粗脂肪含量3.75%,粗澱粉含量73.34%,賴氨酸含量0.30%。

產量表現

2007~2008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和西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其中東華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46.5千克,比對照增產7.5%;西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984.3千克,比對照沈單16號增產8.0%。2008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52.4千克,比對照增產7.8%;同期參加西北春玉米品種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74.8千克,比對照沈單16增產9.4%。

栽培要點

中地77號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每畝適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和矮花葉病。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北京吉林中晚熟區、遼寧丹東除外)、河北北部(承德除外)、山西中晚熟區、甘肅寧夏新疆陝西延安榆林內蒙古赤峰鄂爾多斯巴彥淖爾春播種植。注意防治絲黑穗病,矮花葉病高發區慎用。

高產栽培技術

特徵特性

中地77在新民市生育期為128d,有效積溫在2800℃以上,該品種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花葯綠色,穎殼黃色,株型緊湊。株高289cm,穗位高129cm,成株葉片數21~22片,花絲淺紫色,果穗長筒形,穗長20cm,穗粗6.3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1粒,穗軸粉色,籽粒橘黃色,半硬粒型,雄性分枝數7~11個,單株粒重235.7g,百粒重36.3g。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2年接種鑑定,抗大斑病、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莖腐病和彎胞菌葉斑病,感絲黑穗病和矮花葉病。經中國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測中心(北京)測定,籽粒容重773g/l,粗蛋白含量8.50%,粗脂肪含量3.48%,粗澱粉含量74.29%,賴氨酸含量0.28%,遠超過國家優質米標準。
在新民地區的產量表現
2009—2010年參加新民市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的玉米品種試驗,2009年平均單產11197.5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5%,2010年平均單產11286.0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8%。連續2年比對照鄭單958平均年增產7.65%,並且較其他品種抗逆性強,不倒伏,高抗玉米螟,無空稈。

突出特點

中地77根系下扎深,抗旱耐密,芽率高,芽勢好,拱土能力強,出苗快;不禿尖,里外均勻,不空稈,軸細,出籽率高;抗逆性極強,活稈成熟,高抗倒伏,抗多種病害;米質優,增產潛力大,有利於玉米的銷售。

種子處理

中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中地77有包衣和不包衣2種,未用種衣劑包衣的要進行包衣,包衣後要在陰涼處陰乾。

選地

中地77適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種植,最好選擇土質疏鬆、通透性好、排水好的地塊。

播期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玉米播種時間的確定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在5~10cm土層的地溫穩定在8~10℃即可播種[1]。②在地溫允許的情況下,土壤墒情較好的地塊可及早搶墒播種。③春季乾旱多風地塊,適時早播有利於春墒奪全苗,鹽鹼地溫度達13℃以上播種較為適宜。④降雪量較大且春季氣溫持續偏低的地區,應視地溫上升情況適當推遲播期。

施肥

結合整地,一般施優質農肥22.5t/hm2。播種時施入基肥600kg/hm2,基肥主要是三元複合肥,缺鋅地塊也可隨基肥施入鋅肥,施鋅肥22.5~30.0kg/hm2。玉米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追尿素300kg/hm2、硫酸鉀75kg/hm2。現在玉米生產上也採用一次性深施肥技術,一般施三元複合肥750kg/hm2,但這種施肥方式容易造成前期旺長,後期植株脫肥、早衰,所以建議在拔節或大喇叭口期再進行1次追肥,追肥數量同上。

密度

遵循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則。最佳密度為5.25萬~6.00萬株/hm2,過稀造成減產;過密如遇到不利的氣象條件則因通風透光不好而造成減產[2]。

除草

苗前化學除草。一般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細的地塊,宜採用苗前除草劑。在玉米播種後出苗前土壤濕潤時,對玉米田進行封閉除草。新民地區套用的除草配方有乙草胺+2,4-d丁酯+阿特拉津的混劑或異丙草胺+阿特拉津的混劑等,對水450kg/hm2均勻噴霧,注意不重噴、不漏噴,以土壤表面濕潤為原則,避免在中午溫度過高時(超過32℃)噴灑,以免出現藥害[3]。避免在大風天噴灑,避免因除草劑漂移影響其他作物。
苗後早期莖葉除草。在乾旱、整地質量差的地塊可選擇苗後除草,封閉失敗的地塊也要進行苗後除草。玉米三至五葉期是噴灑苗後除草劑的關鍵時期,可根據田間雜草種類,採用煙嘧磺隆與阿特拉津混用的方法,於玉米三至五葉期進行順壟噴霧,避免藥液噴至玉米心葉中,防止出現藥害。
玉米中期封行以前定向處理技術。如果因前期用藥不理想或雨水過多造成新生雜草危害,在玉米株高為80~100cm時,可使用克無蹤採取行間定向噴霧(噴頭加防護罩)的方法處理雜草,用20%百草枯水劑2250~3000ml/hm2對水225.0~337.5kg/hm2定向噴霧,注意不要將藥液噴到作物上,以免發生藥害[。

病蟲害防治

蟲害防治。①玉米螟。採取生防與化防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防治,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一是生物防治:在玉米螟產卵始、盛期投放赤眼蜂,放蜂30萬頭/hm2。二是化學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顆粒劑,用3%呋喃丹顆粒劑3kg/hm2左右,逐株投入。②黏蟲的防治。在黏蟲發生年份,選用觸殺、胃毒性強的殺蟲劑,以人工噴霧的方法防治效果較好。常用藥劑有:2.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ml/hm2加2.5%氯氟氰菊酯乳油450g/hm2,對水450kg/hm2均勻噴霧。
病害防治。在雨水偏多年份,玉米葉部病害較重,應進行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噴霧,對多種病害有效。

2011年優質種子6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