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適中,故名。東晉僧伽提婆與僧伽羅叉譯。60卷。據傳曇摩難提於前秦建元二十年(384)曾譯出59卷,早佚。此經為說一切有部所傳,原本已不存,近代中國新疆地區曾發現零星梵文殘片。歷代單經零本翻譯頗多,據《精刻大藏經目錄》(支那內學院編)記載,現存73種。漢譯《中阿含經》與南傳“中部經典”大體相應,前者收經較多。一般認為,在《中阿含經》和“中部經典”編集之前,已有許多經文單獨流行。兩傳文本所集經文都沒有按其形成的次序排列。

內容

《中阿含經》收經222部,分為五誦十八品。經文分品,並無統一划分標準,大致有如下幾種形式:①根據經文所述的主要教義分品。如《業相應品》有10部經,主要闡述業報輪迴等教義,兼駁耆那教苦行滅業和其他宗教派別的業報學說;《未曾有法品》有10部經,主要記述佛陀的往生事跡和阿難等佛弟子的持戒修行。此外,《根本分別品》等把論述相同教義的若干部經集成一品;②根據經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列成專品。如《舍利子相應品》有11部經,敘事都與舍利子有關;③依據說法的形式分品。如《七法品》有10部經,各經都列舉7種比喻闡發教理;④取所集經中一部經名作為品名。如《長壽王品》、《脯利多品》等。些外還有一品,名為《雙品》,但品名與所集經文完全無關。因《雙品》前五部經放在第四誦,後五部經放在第五誦,故以此為名。
全經包括三個主要內容:①詳述各種修行規定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在達到涅槃解脫過程中的作用,這是此經的重點.如對三學(戒、定、慧)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涅槃的關係,論述較多。此外,還就如何斷滅“無明”,修行取得功果等,以闡明達到涅槃的修道層次;②聯繫當時社會現實闡述善惡因果報應,鼓勵在家信徒和俗人止惡行善③論述四諦、八正道、緣起、十二因緣、四禪、六界、六處、十八意行等小乘佛教教義,闡發了無常、無我和一切皆苦的思想。大多數品論述的問題比較集中,多用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闡發教理。以著重講述各種學說之間的關係為特點。後出的許多經、律多引述其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