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

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為進一步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切實發揮中醫藥文化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推動“十二五”時期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而研究制定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通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中醫藥辦發〔2012〕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切實發揮中醫藥文化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推動“十二五”時期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我局研究制定了《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組織實施。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時期。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提升中醫藥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動中醫藥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本規劃。

一、中醫藥文化建設面臨的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200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1年,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出台了《關於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意見》。在“整體思維、系統運行、三觀互動、六位一體、統籌協調、科學發展”理念的指導下,中醫藥全面參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醫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取得新進展,中醫藥人才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中藥產業水平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中醫藥國際影響進一步擴大,形成了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對外交流與合作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全面部署了文化改革發展的工作任務,要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明確指出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事業的根基和靈魂,中醫藥文化建設成為新時期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與時俱進地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是促進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任務。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全民健康意識的提高,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迎來重大機遇,取得了明顯成績。“十一五”期間,中醫藥文化建設首次納入中醫藥工作重點任務之中並得到快速發展,逐步建立了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初步形成了中醫藥文化與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以及對外合作交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創建了一批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進以中醫醫院為切入點的中醫藥機構文化建設,“中醫針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1項中醫藥項目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醫藥文化在國內外的作用與影響顯著增強,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仍處於起步階段,中醫藥文化的發展現狀與人民民眾的需求尚有差距,高效順暢的中醫藥文化工作機制和發展體系需要進一步健全,中醫藥文化發展規律和特點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中醫藥文化專業隊伍需要進一步充實、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繼承發展為主題,以構建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民眾中醫藥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傳承與創新、傳授與保護、傳播與交流為主線,以彰顯中醫藥文化特色優勢為重點,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繼承創新、科學發展,遵循中醫藥學自身發展規律,突出原創性、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加快中醫藥文化發展步伐。
——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大眾,滿足人民民眾對中醫藥的需求,讓中醫藥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全社會。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全局,發揮文化對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引領作用,促進中醫藥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結合實際,有效利用區域文化資源,發揮特色優勢,充分體現各地區各領域文化特點。
——堅持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妥善處理中醫藥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係、發展先進文化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中醫藥文化自身發展與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關係,推動中醫藥文化又好又快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十二五”期末,積極推進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探索建立中醫藥文化建設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一支思想堅定、業務精湛、素質優良的中醫藥文化研究與科普專家隊伍,建設一批種類齊全、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創作一批科學嚴謹、內容豐富、貼近大眾的中醫藥文化科普精品,逐步構建繼承傳統、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中醫藥文化產業體系,提升中醫藥文化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影響力,營造中醫藥文化引領和推動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格局。
實施“2235”工程,建立一支200名國家級、2000名省級中醫藥文化研究與科普專家骨幹隊伍,創作300箇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建設50箇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率。

三、重點任務

(一)深化中醫藥文化內涵研究
對中醫藥文化內涵、核心理念、價值觀念等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深入探討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內容和方法。做好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加大對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力度。
1.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與構建:總結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與理解,從精神、行為、物質等層面提煉中醫藥文化精神實質,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醫特點、行業特徵並體現時代精神的中醫藥核心價值體系。
2.中醫藥文化源流及內涵研究:普查全國中醫藥、民族醫藥文獻、文物、古蹟資源,系統研究中醫藥典籍、文物、古蹟和古今名醫人文精神及其文化素養。梳理中醫藥文化源流脈絡,挖掘、整理、研究中醫藥文化內涵和原創思維,為搭建中醫藥文化理論構架提供資源和依據。
3.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普查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創造良好傳習條件,推動中醫藥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或“世界記憶名錄”。
(二)加強中醫藥機構文化建設
通過分類指導,加強中醫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等機構文化建設,塑造中醫藥行業特有的人文環境。強化中醫藥文化教育,提高各級各類中醫藥人員的文化素養,弘揚“大醫精誠”傳統職業道德,提升中醫藥人員的職業能力和水平。
1.中醫醫療、保健機構文化建設:研究制定有利於各級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政策措施。在全國所有公立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開展文化建設,加強價值觀念、行為準則、職業道德、環境形象等方面的建設。
2.中醫藥科研機構文化建設:研究制定鼓勵科研機構加強文化建設和文化研究的政策措施。增強科研工作者文化底蘊,促進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3.中醫藥教育機構文化建設:明確教育機構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責任,研究制定中醫藥教育機構文化建設的政策措施。建設富有中醫藥特色的校園文化,逐步構建中醫藥教育機構文化體系,將中醫藥文化理念和實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發揮教育機構知識密集、人才密集和文化氛圍濃厚的優勢,研究探索中醫藥文化建設、人才培養與傳承的思路和方法。
4.中藥產業機構文化建設:調查分析國內中藥企業文化建設現狀,篩選一批具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企業作為中醫藥文化建設試點單位,帶動中藥產業文化建設。
(三)推進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
開展民眾喜聞樂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加大中醫藥文化傳播與普及力度,加強中醫藥傳播能力建設,在人民民眾日常生活中形成“信中醫藥、愛中醫藥、用中醫藥”的濃厚中醫藥文化氛圍。
1.中醫藥文化精品創作:匯集古代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精華,融合當代科學文化和中醫藥學術最新成果,創作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精品(包括科普圖書、音像、網路、動漫等多種形式),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
2.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長效機制,繼續實施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項目,深入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深入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舉辦中醫藥科普知識講座等形式多樣、效果顯著、民眾歡迎的活動。
3.中醫藥媒體傳播能力建設:加強中醫藥報社、期刊社、出版社、網站等媒體的軟體和硬體建設,提高中醫藥信息採集和發布能力,增強輿論主動權。
(四)加快中醫藥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造就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培育一批中醫藥文化與科普專門人才,培養一批中醫藥文化管理工作者,建立一支適應中醫藥文化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探索建立從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的人才激勵機制。
1.中醫藥文化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開展中醫藥文化課程與教材建設,加強對學生中醫藥文化教育,鞏固專業思想,樹立事業信心。開展針對中醫藥從業人員的文化培訓,提高全員中醫藥文化素質。建立健全各級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組,對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進行研究、指導、諮詢和評價。實施中醫藥文化名家工程,遴選並培養國家級中醫藥文化科普名家、省級中醫藥文化科普名家,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的專業隊伍。
2.中醫藥文化人才制度建設:設立中醫藥文化工作崗位和專職人員,保障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探索建立中醫藥文化專業技術職務系列,激發中醫藥文化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研究建立有利於中醫藥文化工作者研究創作的政策和制度,對高水平中醫藥文化創新團隊和個人給予長期穩定支持。研究建立國家中醫藥文化工作者榮譽稱號制度,表彰在中醫藥文化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士。
(五)鞏固中醫藥文化機構和設施建設
支持中醫藥新聞出版及現代傳媒機構的發展,使之成為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的重要平台和載體。利用已有文化設施,建設一批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進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專門機構建設,打造弘揚中醫藥文化的主陣地。
1.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制定基地建設標準,遴選建設一批全國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以及一批省級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使之成為展示和傳播中醫藥文化、培養中醫藥科普人才、普及中醫藥知識的重要陣地。
2.中醫藥文化專門機構建設: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探索充滿活力的中醫藥類報刊社和出版社等文化機構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和新模式。積極推動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專門機構建設,開展培訓和學術交流等活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中醫藥文化機構建設工作。
(六)推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
發掘中醫藥文化資源,最佳化中醫藥文化產業結構。開發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打造中醫藥文化品牌。發展中醫藥新興業態,培育中醫藥文化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中醫藥文化產業鏈。
1.建立中醫藥文化產業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探索開發富有特色的主題旅遊產品、主題公園、專題會展、生態園區、音像出版物等中醫藥文化及其衍生產品,形成並延伸中醫藥文化產業鏈。
2.發展中醫藥文化新興業態:利用數位化、信息化、網路化等高新技術,促進中醫藥文化產業結構升級。積極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業態
(七)擴大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與交流
豐富傳播內容,提高中醫藥國際影響力。拓展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途徑,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快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進程。
1.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與交流體系建立:加強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海外知名文化傳播機構的交流與合作,藉助海外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交流中心以及中外互辦“國家年”等多種平台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體系。
2.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載體建設:制訂中醫藥名詞術語翻譯標準,做好中醫藥教材、古典醫籍和現代科研成果的翻譯工作。編制一批高質量的中醫藥文化宣傳外文讀本和音像材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手段,豐富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內容,提高中醫藥文化國際影響力。
(八)重視民族醫藥文化保護和傳承
制定民族醫藥文化保護傳承優惠政策,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和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設立民族醫藥文化保護傳承專項經費,資助民族醫藥文化建設重大項目,加強瀕臨失傳的民族醫藥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工作。
民族醫藥文化保護與傳承:加強民族醫藥文化研究,開展民族醫藥文化資源普查,為民族醫藥文化傳承人創造良好傳習條件,對瀕臨失傳的民族醫藥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建設有代表性的民族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四、重點項目

(一)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動20—30箇中醫藥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爭取2—3箇中醫藥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或“世界記憶名錄”。
(二)中醫藥文化精品創作:創作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精品300個(包括科普圖書、音像、網路、動漫等多種形式),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知識。
(三)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深入推進“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深入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在全國舉辦5000場中醫藥科普知識講座。
(四)中醫藥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實施中醫藥文化名家工程,遴選並培養國家級中醫藥文化科普名家200名、省級中醫藥文化科普名家2000名,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的專業隊伍。
(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建設50個全國中醫藥、民族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以及一批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使之成為展示和傳播中醫藥文化、培養中醫藥科普人才、普及中醫藥知識的重要陣地。
(六)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建設:爭取到2015年基本建成國家中醫藥博物館。

五、組織實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深刻認識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中醫藥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納入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統一部署、同步實施。制定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專項規劃,建立工作責任制,把中醫藥文化建設作為評價中醫藥工作的重要內容。制定支持中醫藥文化發展的優惠政策及相關配套措施,為中醫藥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
(二)統籌協調,形成合力
中醫藥文化建設需要多部門和領域共同參與,涉及多個行業和專業,應發揮政府主導、各部門配合、全社會參與的作用,統籌規劃,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中醫藥文化繁榮發展。
(三)加大投入,保障經費
加大公共財政對中醫藥文化事業投入的力度及覆蓋範圍,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中醫藥文化建設。重點扶持公益性中醫藥文化事業發展、中醫藥文化創新、中醫藥文化遺產保護,支持重大中醫藥文化項目建設。
(四)完善機制,強化管理
加強中醫藥文化發展制度建設,確定中醫藥文化建設的專門部門或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與內容。研究探索從業機構和人員的準入、執業及退出機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中醫藥文化市場監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