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的由來
張仲景
“堂”——凡是歷史悠久的中藥店都稱作“堂”,這個典故為何而來呢?它與名醫張仲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張仲景醫術高明,深受百姓愛戴。漢獻帝建安中期,他被調任長沙太守,當時正值疫病流行,百姓病亡無數,此情此景令張仲景十分痛心,但當時朝廷有“太守不得擅進民宅”的規定,無奈之下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公堂上掛起一幅“張仲景坐堂行醫”的帘子,案畢即為百姓看病。張仲景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並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後人為紀念這位醫聖,學習他的高尚品德,就沿用這個名稱,把藥店稱為“堂”,把應診醫生稱為“坐堂醫生”,意為像張仲景那樣不計名利、救死扶傷。
中藥為何統稱“本草”
神農本草經
自秦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問世以來,“本草”二字便有了其特殊的含義。藥物學被叫做“本草學”,藥物專著被稱為“本草書”,藥物學史被稱為“本草史”,明代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經千百年的沿用,“本草”一詞已經成了所有中醫藥物的統稱。 為什麼稱中醫藥物為“本草”呢?因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公認的解釋。古代以“草”或“草木”作為植物的代稱,而中藥里又以植物性藥物為主,所以這樣的解釋是不錯的。但若從藥物的起源過程來考察,認識還可以再深入一步。一般認為,原始人類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某些動、植物的醫療功效,進而用於醫療實踐,這就是藥物起源。 由於人類對植物接觸最多,認識最早,起初尋找藥物時只是在植物中進行,所以最初的藥物只有植物性藥物。《說文解字》云:“藥,治病草也,從草。”這也反映了最初只有植物藥的狀況。雖然以後又發現了動物藥,礦物藥,但“草為藥之本”的概念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就是後世把藥物稱為“本草”的由來。《墨子》中的《貴義》篇有“譬若藥然草之本”句,可以算是最先以“本草”言藥者。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
范仲淹
許多中醫人常常聽到這句話,“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它把“醫”與“相”並提,更使人深覺學醫責任重大。而這個典故來自於范仲淹。 據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十三《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載: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籤,問以後能否當宰相,簽詞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簽,祈禱說:“如果不能當宰相,願意當良醫”,結果還是不行。於是他長嘆說:“不能為百姓謀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該做的事。” 後來,有人問他:“大丈夫立志當宰相,是理所當然的,您為什麼又祈願當良醫呢?這是不是有一點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說:“怎么會呢?古人說,‘常善用人,故無棄人,常善用物,故無棄物’。有才學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輔佐明君治理國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個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溝中一樣。要普濟萬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現在簽詞說我當不了宰相,要實現利澤萬民的心愿,莫過於當良醫。如果真成為技藝高超的好醫生,上可以療君親之疾,下可以救貧賤之厄,中能保身長全。身在民間而依舊能利澤蒼生的,除了良醫,再也沒有別的了。” 這是後世相傳“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由來。那些胸懷大志的儒者,把從醫作為僅次於致仕的人生選擇,正是因為醫藥的社會功能與儒家的經世致用(即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比較接近。元代戴良說的好:“醫以活人為務,與吾儒道最切近”。
神農嘗百草
我國古代社會以農為本,關於農神的神話很多,並多與醫神聯繫在一起。傳說神農炎帝居於姜水(今陝西岐山一帶),牛首人身。神農見大家靠吃獸肉飲生水難以長久維持,便到處尋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時一日便中很多毒,他的精神感動了上天,得到神靈的幫助,天降種子,供他種植。神農還製造耕具,教給人們按時令下種。正是在找谷種的過程中,神農中毒又解毒,從而發現了草木的藥性。他還用紅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味,教給人們認識了植物藥。後更有傳說神農中毒多次,幸虧事先備好茶來解毒,最後他嘗到斷腸草,剛一咽下腸子便寸寸斷了,來不及喝茶解救而死。這一傳說更突出了神農發現藥物的艱險及人們對其獻身精神的敬仰。
杏林的由來
杏林對聯
董奉是漢代有名的中醫大夫,相傳他在府上給人治病時,不收取診費,只要求患者在病癒之後,在他的家宅四周隨意種下幾棵杏樹,一般是重病痊癒栽種五棵,輕病痊癒栽種一棵。幾年之後,董奉住處的四周竟然有杏樹十萬餘棵了。遠遠望去,林深樹密,茂盛蔥鬱,無邊無際。春季繁花似錦,夏月濃蔭蔥蔥,掛在樹上的杏仁果實沉沉甸甸、金黃燦爛,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之後,人們看到杏林,便聯想起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將給人健康保證的中醫界稱為“杏林”。提到“杏林”,便知醫事。古往今來,“杏林春滿”、“杏林春暖”成為病家讚頌醫家醫德高尚、不計報酬、醫術高明的常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