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

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

《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是2009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金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

臨床知識部分介紹了肛腸疾病中的常見疾病的臨床診治方法,如肛管直腸疾病、肛門周圍皮膚病、炎症性腸病、排便障礙性疾病、肛門大腸腫瘤、肛腸先天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等。附錄部分的內容為《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所涉及的中醫方劑名稱以及藥物組成,肛門直腸疾病名詞中英文對照及國際編碼等。根據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培養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的教學特點,《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在強調科學性的同時,盡力保持中醫特色,突出和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全面反映中醫的辨證思想和傳統診療項目的特點。在內容上力求全面和完整,做到既闡明源流,又有發展、創新的內容。同時融入西醫學的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教材內容貼近臨床,充分體現實用性和時、代特徵。同時配合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選擇介紹相關研究進展,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趨勢,啟發學生對本學科專業的深入思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肛腸的解剖、生理、病理

第一節 肛腸胚胎學概述

第二節 肛腸正常解剖

第三節 肛腸生理學

第四節 肛腸病病理學

第三章 肛腸疾病辨證論治

第一節 病因病機

第二節 辨證和辨病

第三節 治療方法

第四章 肛腸疾病的症狀學

第一節 便血

第二節 腫痛

第三節 脫出

第四節 排便障礙

第五節 分泌物

第六節 腹痛

第七節 腹脹

第八節 腹瀉

第九節 肛門瘙癢

第五章 肛腸疾病的檢查方法

第一節 體位與標記

第二節 一般檢查

第三節 內窺鏡檢查

第四節 輔助檢查

第六章 肛腸疾病手術的麻醉

第一節 麻醉前準備及用藥

第二節 麻醉藥物

第三節 常用麻醉方法

第四節 術後止痛

第七章 肛腸疾病圍手術期的處理

第一節 術前準備及術後一般處理

第二節 疼痛的處理

第三節 墜脹的處理

第四節 出血的處理

第五節 肛緣皮膚水腫的處理

第六節 發熱的處理

第七節 感染的處理

第八節 暈厥的處理

第九節 尿瀦留的處理

第十節 糞便嵌塞的處理

第十一節 肛管皮膚缺損的處理

第十二節 創口延遲癒合的處理

第十三節 吻合口漏的處理

第四節 性功能障礙的處理

第五節 結腸造口術後併發症的處理

第十六節 休克的處理

第八章 肛腸疾病護理

第九章 肛腸疾病的預防保健

第一節 預防保健措施

第二節 膳食纖維的合理攝取

第三節 結腸內微生態環境動態平衡

第十章 肛管直腸疾病

第一節 痔

第二節 肛隱窩炎(肛竇炎)

第三節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第四節 肛瘺

第五節 肛裂

第六節 肛乳頭狀纖維瘤

第七節 肛管直腸狹窄

第八節 大便失禁

第九節 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

第十節 肛門直腸異物及損傷

第十一節 直腸脫垂

第十二節 直腸陰道瘺

第十一章 肛門周圍皮膚病

第一節 肛門濕疹

第二節 肛門瘙癢症

第三節 肛門周圍神經性皮炎

第四節肛門癬

第五節 肛門周圍化膿性汗腺炎

第六節 肛門尖銳濕疣

第十二章 炎症性腸病

第一節 潰瘍性結腸炎

第二節 克羅恩病

第十三章 排便障礙性疾病

第一節 直腸前突

第二節 直腸內脫垂

第三節 盆底失弛緩綜合徵

第四節 會陰下降綜合徵

第五節結腸慢傳輸型便秘

第十四章 肛門大腸腫瘤

第一節 大腸息肉

第二節 肛管及肛門周圍惡性腫瘤

第三節 直腸癌

第四節 結腸癌

第五節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

第六節大腸類癌

第七節 大腸良性腫瘤

第十五章 肛腸先天性疾病

第一節先天性巨結腸症

第二節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

第三節 骶尾部畸胎瘤

第十六章 肛腸其他疾病

第一節大腸色素沉著症

第二節腸道菌群失調症

第三節 腸易激綜合徵

第四節 放射性腸炎

第五節 骶尾部藏毛竇

第六節 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症

第七節 結腸憩室病

附錄一方劑名錄

附錄二肛門直腸疾病名詞中英文對照及國際編碼一覽表

……

序言

中西醫結合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中西醫的優勢互補,許多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難疾病的診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臨床醫學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越來越傾向於中西醫結合診療疾病,由此中西醫結合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不少高等醫藥院校(包括高等中醫藥院校和高等醫學院校),適應社會需求,及時開設了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中西醫結合系、中西醫結合學院,使中西醫結合高等教育迅速在全國展開,有些院校的中西醫結合專業還被省、市、地區評為當地“熱門專業”。但中西醫結合專業教材卻明顯滯後於中西醫結合專業教育的發展,各院校使用的多是自編或幾個院校協編的教材,缺乏公認性、權威性。教材的問題已成為中西醫結合專業亟待解決的大問題。為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規劃、組織編寫了高等醫藥院校中西醫結合專業第一版本科教材,即“新世紀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西醫結合專業規劃教材”

本套教材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及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通過大量調研工作,根據目前中西醫結合專業“兩個基礎、一個臨床”的教學模式(兩個基礎:中醫基礎、西醫基礎;一個臨床:中西醫結合臨床),首先重點系統規劃了急需的中西醫結合臨床教材。並組織全國開設中西醫結合專業或中西醫結合培養方向的78所高等中醫藥院校、高等醫學院校的專家編寫而成。

為確保教材的科學性、先進性、公認性、權威性、教學適應性,確保教材質量,本套教材採用了“政府指導,學會主辦,院校聯辦,出版社協辦”的運作機制。即: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巨觀指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及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調研、規劃,制定編寫人員遴選條件,遴選主編,組織全國開設本專業的高等醫藥院校專家共同編寫,並審定教材和進行質量監控;全國開設中西醫結合專業的高等中醫藥、醫學院校,既是教材的使用單位,又是教材編寫的主體,在研究會的組織下共同參加,聯合編寫;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作為中醫藥行業的專業出版社,積極協助學會、研究會的組織編寫出版工作,提供有關編寫出版方面的服務,並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

文摘

第四章 肛腸疾病的症狀學

第六節 腹痛

腹痛多由腹部臟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病變的性質可為器質性,也可為功能性。由於發病原因複雜,引起腹痛機制各異,對腹痛病人必須認真了解病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本篇主要探討大腸病變所引起的腹痛,又需要與腹部其他臟腑器官病變及全身病變引起的腹痛作仔細的鑑別。

右腹疼痛者可見於濕熱蘊結、肝鬱脾困型的克羅恩病(也可見於稟賦不耐型的過敏性腹痛);脘腹疼痛者可見於痰濕凝結、大腸氣滯型的大腸良性腫瘤類疾病;發於左下腹疼痛者,可見於濕熱蘊結型的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憩室、血瘀岩成而致氣機阻滯型的乙狀結腸癌等;發於少腹骶前疼痛的,有濕熱下注型的直腸炎、谷道狹窄致氣滯血瘀型的肛管直腸狹窄、肛管直腸癌的晚期等。肛腸疾病所致的腹痛總的來說急性腹痛多為濕熱蘊結型、氣滯血瘀型及肝脾不和型等,慢性腹痛多為脾胃虛弱或虛實夾雜等證型。臨床上應根據病因、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誘發因素、發作時間、與體位的關係及伴隨症狀、舌苔脈象等詳加判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