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香山硒砂瓜

中衛香山硒砂瓜

中衛香山壓砂西瓜,因產品中富含健康元素“硒”又稱“中衛硒砂瓜”。中衛硒砂瓜主要產地為香山鄉,此地西瓜被譽為“戈壁西瓜”,“石頭縫裡的西瓜”,系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特產。因原產於中衛城區香山地區,並採用壓砂栽培技術而得名。加上當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溫差、土壤條件,所產西瓜不但個大、甘甜,而且皮厚、質硬,耐貯運,自然保鮮期50天以上。胡錦濤總書記、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盛華仁、司馬義·艾買提等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了中衛硒砂瓜產業,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勉勵。中衛硒砂瓜以獨特的生產方式和卓越品質成功打入日本、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市場,並獲得首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成為寧夏產品走向全國一張靚麗的“綠色”名片。

香山壓砂西瓜基地約占中衛市1/3面積的環香山地區,地處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發量卻為2400毫米,屬於中國最乾旱的地方之一。但降水、光照、溫差、土壤條件卻是西瓜生長的絕佳環境,也是中國最適宜種植高品質壓砂瓜的唯一區域。

技術簡介

壓砂栽培技術,是中衛市香山地區人民獨創的西 圖3 中衛壓砂栽培技術瓜栽培技術,所謂壓砂栽培技術,就是在山地斜坡上鋪墊10—15厘米厚的顆粒或片狀砂礫,然後進行西瓜栽培。這樣既蓄水、保墒、保溫,又可以避免水蝕、風蝕,防止水土流失,濃縮了乾旱地區傳統農業種植技術精華,被稱為從石頭縫裡“蹦”出的硒砂瓜,創造了世界奇蹟。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節水農業發展摸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同時由於當地砂礫中硒等稀有元素含量較高,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西瓜的硒含量。

歷史淵源

早在20世紀初,環香山地區農民就利用大山的石頭沙礫,開始了這種特色種瓜模式――在沙礫淤積豐富的香山衝擊扇區域將大量碎沙石覆蓋在山地表層,利用砂礫鋪壓對地表所具有的節水、增溫、保墒效果生產西瓜和甜瓜。這樣做的最直接效果是減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海拔1600-1800米高的得天獨厚光熱資源又為西甜瓜中天然葡萄糖、維生素、胺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食物中稀缺的硒元素的積聚提供了獨特的自然條件。

壓砂瓜大面積種植於砂礫淤積豐富的中衛香山沖積扇區域,每年 圖4 中衛市摘收香山壓砂西瓜[5]4—5月份種植,7—9月份上市。該地區生長季節日照時數1080小時,日照百分率60%以上,無霜期153天,有效積溫2529.3攝適度,5—8月份晝夜溫差很大,“早穿皮襖晚披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該地區氣候特點的真實寫照。

過去苦於缺乏資金、交通不便、沒有政策、受生活所迫,民眾自發地零星種植,只是把壓砂西甜瓜做為一種副業。種植壓砂瓜,首先要在荒地鋪上砂礫,由於過去交通運輸不,造成種植壓砂瓜投資時間長,產生效益時間更長,加上種很多年後要倒茬,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當地人們對壓砂瓜有一句順口溜“苦死老子、富死兒子、愁死孫子”。但隨著種植水平的不斷提高,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和水源的進一步解決,機械化裝備水平的提高,勞動程度明顯降低,20世紀90年代壓砂瓜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