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階段學校主要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兩大類。中等職業學校又分為普通中專、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成人中專、技工學校五個類別。
普通高中屬於基礎教育,學生通過全國聯考進入普通高校深造;中等職業學校屬於職業教育。教育部原部長周濟對職業教育的定位:中等職業教育,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高等職業教育,就是在高中階段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
招生對象 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學歷教育主要招收國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基本學制以3年為主。
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他們應當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能夠將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結合起來;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課程設定 中等職業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設定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公共基礎課程: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套用基礎,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專業課:指專業技術課和專業理論課。
畢業生的出路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主要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是以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其畢業生的主要出路在就業。同時,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與普通高中畢業生擁有相同學歷,也可以參加聯考進入高等學校。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如今,哪類教育的就業率最高?不是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也不是高職學生,而是中職畢業生。學歷越高求職越難,全國研究生就業率不敵本科生。《2012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髮展與就業報告》顯示,2007年至2011年,我國中職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堪稱適齡青年中最容易就業的人群。2013年01月11日09:54中國青年報報導,據江蘇省人才市場統計顯示,2011年碩士生就業率為86.6%,本科生為90.3%,專科生為94.1%。
據2013年04月21日10:08蘭州晚報報導 中職生也可報考研究生 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積極推進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2013年起,在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學校)、有關中等專業學校全面開展“2+2+1”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即:“國中畢業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2年後,通過考試、考核,到高等職業學校(專科學校)學習2年,然後到企業頂崗實習1年,獲得高職學歷。”各高等職業院校、中職學校按照專業相近、教學計畫統一制定,分段培養的原則,實行自願組合。 職教本科教育改革試點工作由本科層次的高等學校,參照中、高職“2+2+1”一體化改革方案,聯合相關高等職業院校,著手進行“2+2”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方案的制定工作,即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高等職業院校學習2年後,通過考核、考試,進入本科院校學習2年,獲得本科教育學歷。結合職業技術學院(專科學校)的“專升本”考試,於2014年初開展。具有碩士培養資格的本科院校,積極開展職教本科後套用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工作。
重要性
國務院發布《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標誌著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溫家寶強調,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必須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滿足城鄉居民對職業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為他們就業、創業和成才創造條件;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實行政府主導、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機制;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形成完備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溫家寶總理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社會就業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學家、工程師和經營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我國人口多,勞動力多,特別是農民多,就業問題是一個不可迴避而且必須解決好的大問題,需要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城鄉勞動力的就業和創業能力。因此,必須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把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2012年11月13日晚20時現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介紹,經國務院研究決定,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農村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將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範圍擴大到所有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這是我國政府繼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之後的又一重大舉措,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出台這項政策,主要是基於四方面考慮:一是支持農村發展,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二是重視職業教育,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三是促進教育公平,減輕農村學生經濟負擔。四是進一步加快普及我國高中階段教育。
辦學模式
中等職業教育兩個“三段式”的辦學模式將大力推行。周濟解釋,這兩個“三段式”即“一年學基礎、一年學技能、一年頂崗實習”的模式和“一年在農村職業學校學習、一年在城市職業學校學習、一年在企業實習”的模式;繼續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創新職業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辦學模式。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教育,形成公辦、民辦職業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5、“校企聯合、工學結合、勤工儉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依據。“工學結合、勤工儉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其理論基礎就是德國職業教育的核心----“雙元制”。所謂“雙元制”,指的是學生一面在實習企業接受技能培訓,一面在職業學校接受理論教育,企業和學校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一種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出高素質的一線技術工人;二是企業和學校相互配合,並以企業為主,學校提供理論教育,工廠負責實踐指導;三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並以實踐為主,實踐課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占到了70%以上。“雙元制”是以能力培養為基準,以操作技能為核心的一種世界領先的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培訓主要是使受訓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問題,職業學校主要解決受訓者在實訓技能操作時“為什麼這么做”的問題。在整個實訓與實習中,學生以彈性或正式工人的身份出現,不搞見習、參觀,即不搞模擬性的所謂生產實習,而是必須生產出真實的合格產品。由於嚴格的訓練,學生那種懶散的、粗心大意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得到有效抑制,又扎紮實實的學到了專業技術。八十年代以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迅速發展。1997年,全國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已達33,464萬所,在校生1869.76萬人。各類就業培訓中心2,100餘所,每年培訓待業人員約100多萬人。高中階段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占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18.9%提高到1999年的56.47%。1999年普通中專學校達到3962所,在校生515.50萬人。普通中專招生科類結構有所變化,財經、體育、藝術類呈增長趨,工科類呈下降趨勢。1999年全國職業高中學校達8317所,招生數160.38萬人,在校生443.84萬人。1999年全國技工學校達到4098所,招生數51.55萬人,在校生156.0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