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的前身為1961年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生物室、地理室、土壤室和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治沙隊、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留新疆人員基礎上建立的新疆水土生物資源綜合研究所。1965年,綜合所分為新疆生物土壤研究所和新疆地質地理研究所。1978年兩所更名為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地理所。1998年7月7日,根據中國科學院黨組關於結構性調整的戰略部署和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戰略決策要求,兩所聯合重組為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研究所。
我所主要研究領域和工作總目標是:面向國家西部大開發對新疆優勢資源轉換、生態和邊疆安全、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需求,在綠洲生態過程與綠洲生態農業開發、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沙漠化治理、優勢資源轉換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三大領域,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和基礎性研究,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強化高層次科技和政策諮詢;創建在國際乾旱區資源環境研究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國際知名研究所;研究所目前已與50餘個國家建立了合作關係,交往頻繁,在國際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研究領域有重要影響。
研究所現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科學、植物學、生態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等7個碩士點和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植物學5個博士點。下設5個研究室和9個野外定位台站、2個試驗區,其中擁有三個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新疆阜康荒漠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新疆阿克蘇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一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新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套用實驗室,一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荒漠綠洲生態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院重點實驗室——綠洲生態與荒漠環境重點實驗室。
現有職工295人,其中科技人員231人,包括研究員31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等84人。2001年以來進入創新試點128人,其中研究員30人,副研究員47人。在科技人員中,有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新疆優秀專家14人,客座研究員16人,中科院百人計畫4人。現有在學研究生320人,其中博士生120人,碩士研究生200人。
建所以來共獲科研成果獎237項,其中獲聯合國UNEP獎2項,國家級獎勵23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108項。進入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以來,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21項,其中國家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9項。2005-2008年,研究所獲獎成果上升到一個新的檔次,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19項,並獲中國十大科技進展3項。向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提出戰略和政策諮詢報告多份,為國家有關政策、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擁有儀器設備總價值6300多萬元,擁有MODIS衛星接收系統、雷射雷達、電子顯微鏡、GIS系統等重要設備。
建所以來共申請專利60項,獲專利授權31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以來共申請專利40項。
掛靠有新疆植物學會、土壤肥料學會、地理學會、遙感專業委員會、治沙暨沙產業學會等5個省區級學會,主辦了《乾旱區研究》、《乾旱區地理》漢、維文版4種學術季刊。擁有館藏圖書49萬冊、期刊36萬冊、資料2萬餘冊、圖件73萬餘份。所標本館館藏各類標本10萬號以上。
本所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活躍,已完成3個國家級合作項目,近年曾主持召開12次大中型國際會議,16人在國際組織中任職,年出訪50人次以上,來訪200人次以上,外事交流量占新疆科技外事交流量1/4~1/5。本所立足地緣優勢積極參與四次大型院地合作活動,並與企業共建了多個生物資源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地方各單位聯合申報“973”等重大項目,同時我所還被任命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
張道遠[中科院新疆生態地理所研究員]
張道遠,女,1973年7月生,籍貫安徽,漢族,中共黨員,博士。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
王秀君[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秀君,女,1962年5月生,出生於新疆和靜縣,漢族。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土壤生物化學博士,澳大利亞塔什馬尼亞大學海洋生物化學博士,1996年澳大利亞塔什...
-
高建新[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高建新,男,1950年9月生,河北省保定市人,漢族,中共黨員。1980年在內蒙古大學生物系進修植被生態地理專業,1986年中科院管理幹部學院科研管理專業...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專家類別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
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於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遙感所現有職工193人。其中科技人員150人,包括中科院院士4人,研究員29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
研究所概況 學科方向 成果 發展戰略 未來發展思路 -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成立於1957年7月30日,文革期間下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理。1977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就恢復新疆分院請示國務院,指出:\"恢復...
概述 工作方向 -
新疆烏魯木齊市
烏魯木齊,通稱“烏市”,舊稱迪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市域面積為14216.3平方公里,轄7區、1縣,2017...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北京生態文明研究院
北京生態文明研究院集中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的幾十位農業科技和農業經濟專家,大力發...
歷史背景 發展歷史 研究方向 主要學者 科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