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創作年代:宋代作者:蘇舜欽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獨坐對月心悠悠,故人不見使我愁。古今共傳惜今夕,況在松江亭上頭。可憐節物會人意,十日陰雨此夜收。不惟人間惜此月,天亦有意於中秋。長空無瑕露表里,拂拂漸上寒光流。江平萬頃正碧色,上下清澈雙璧浮。自視直欲見筋脈,無所逃避魚龍憂。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觸鬥牛。景清境勝反不足,嘆息此際無交遊。心魂冷烈曉不寢,勉為此筆傳中州。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懷念故人和感嘆身世的詩。詩人選擇了具有典型意義的時間和空間,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中秋節是中國人民傳統的親人團聚的佳節,中秋之夜對月,往往能勾起對親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吳江亭則因為與詩人的兩位好友張先、蔡襄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繫,故更能勾攝起對友人的懷念。吳江,一名吳松江,古稱松江,源出太湖,流經吳江(今江蘇吳江)、吳縣(今江蘇吳縣)等,向東北入海。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詞人張先(字子野)在吳江當縣丞,將江邊的如歸亭“撤而新之”,蔡襄(字君謨,排行第一,故稱蔡大)在亭壁題詞云:“蘇州吳江之濱,有亭曰‘如歸’者,隘壞不可居。康定元年(指1040年)冬十月,知縣事秘書丞張先治而大之,以稱其名。既成,記工作之始,以示於後。”(《中吳紀聞》卷三)1045年至1046年(慶曆五年至六年),蘇舜欽受慶曆革新反對派的誣陷,削職為民,避居蘇州。在陰雨初睛的中秋之夜,他登臨此亭,望著一輪圓月,感慨從中而來。全詩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八句,借中秋對月直抒胸臆。開篇言“獨坐”,造成一種“孤獨”的氛圍,與“中秋對月”形成強烈的對照,並自然地引出“心悠悠”——不見故人而產生的無限情思。接下去兩句,扣住“中秋”和“松江亭”,進一步點出勾起思念之情的緣由:古往今來,人們都珍惜中秋之月,因為它象徵著和親人的團聚,更何況詩人“獨坐”的如歸亭是友人張先所修治,且亭上還留有另一位好友蔡襄的題詞。可現在人去亭空,唯獨詩人一個人坐在這裡遙望著中秋之月。此時此景,大有“何事長向別時圓”之慨。詩人剛剛被逐出朝廷,遠離世居的汴京,心緒是很不佳的。但詩人並不願意自溺於這種氣氛中,筆鋒一轉,寫出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時令、氣候也解人情事,連綿的陰雨在中秋之夜停止了。不僅人間珍重這中秋佳月,上天亦對之懷有深意。這四句從表面看,是在慶幸中秋見月,實質上正反襯出詩人徒見明月,不見故人的傷感。以上八句以感慨、議論為主,以情真取勝。
第二層八句寫中秋之月。頭兩句寫明月漸升的情景:長空萬里,天宇澄澈。這時,升起了一輪明月。寒光從空中直瀉而下,仿佛水銀在流動。接著寫江、月互相輝映的景色。吳松江風平浪靜,碧波萬頃,江中映出了月亮的倒影,唯見上下一雙玉璧浮沉輝映。這時的世界顯得十分潔淨,詩人覺得自己也像是變得晶瑩透明,可以看到自己的筋脈。而大江更是明淨得可以見底,潛伏的魚龍要擔心無處藏身了(此句倒裝,即“魚龍憂”“無所遁”之意)。這奇異的景色,使詩人產生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仿佛離開人世,像海客乘上浮槎,到了天上,他擔心會觸上斗牛星座。這是十分奇特的想像。
這裡對月亮的盡情描寫,與前文所表現的感慨有邏輯上的聯繫。蘇舜欽慷慨有大志,是慶曆革新的健將,卻受到誣陷,被迫遠離親朋好友,來到蘇州隱居。他希望朝政有澄清之日。詩中對月光洞照力的讚美,正寄託了這種理想。而對仙境的嚮往,則表現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後四句,由寫景再次轉為抒懷。面對中秋佳景,詩人聯想到自己悲涼的現狀,雖有良宵美景,無奈孑然一身,遠離親朋,孤寂可悲。詩人輾轉枕席,無法入眠,不覺到了天明。於是提起筆來,寫下了這首詩,寄給遠在中原的好友蔡襄,以寄託自已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與一般的抒懷詩不同之處,在於詩人把抒懷與議論、寫景巧妙地揉和在一起。這種用較多篇幅議論的做法,在蘇舜欽以前的宋人詩中尚不多見。另外,想像奇特、感情深摯也是這首詩的特點。
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9),字子美,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人,遷居開封。早年以父蔭補官。1034年(景祐元年)進士,曾任大理評事,范仲淹舉薦他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後來被彈劾除名,寓居蘇州滄浪亭。後復為湖州長史。工詩文。詩與梅堯臣齊名,風格豪健,甚為歐陽修所重。有《蘇學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