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簡介
中國農民畫的發源地--金山農民畫村--中國十大魅力鄉村--上海12個特色村之一地理位置
上海金山區楓涇鎮北部3.5公里:北連青浦練塘相,東接松江新浜,西鄰浙江嘉善藝術特色
金山農民畫 構思質樸 色彩明快 構圖誇張 蜚聲中外 獨樹一幟面積人口
約5千人 1500戶 6平方公里五大景區
丹青人家 楓涇人家 水上人家 稻香人家 菜園人家丹青人家將江南古民居與田野原生態有機地結合,配以小橋流水、
水車、草棚、菜園、魚塘、農家鋪子、打穀場等典型的農村景物,
融 旅遊、購畫、觀光、休閒、餐飲於一體,是 村之核,園之魂。
步入村中--仿佛仙境;處處賞畫--又如夢遊於座座民間藝術殿堂--
遊客 可欣賞 農民畫的 精品新作,選購 經過認證的農民畫作品。
村名由來
由 中圩村、洪涇浜等自然村合併,故名中洪村。藝術起源
1963年,陳富林 受民族、民間傳統造型藝術 的 啟發,成功地把民間印染、刺繡、木雕、灶壁畫等古老藝術巧妙地運用到繪畫中,
將江南農村多姿多彩的生活習俗和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作為繪畫題材,
以樸實的手法,創作出了一幅幅散發泥土芬芳的農民畫。
文革後期,程十髮、韓和平、汪觀清等上海名畫家下放農村,點燃了農民的繪畫熱情。
後來金山文化館的吳彤章老師接手農民畫,定下了金山農民畫的風格。
在輔導者和農民畫家的集體努力下,這個村的一批農民(民間藝人、工匠)
把民間印染、刺繡、木雕、剪紙、灶壁畫等古老藝術巧妙地運用到繪畫中,
以江南農村多姿多彩的生活習俗和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為題材,用樸實的手法,
培育出了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民間藝術奇葩——金山農民畫。
名揚中外
金山農民畫以江南水鄉、風土人情和現實生活為主要題材,構思質樸,用筆酣暢,著色鮮明,對比強烈,誇張多變,朴中見雅,拙中藏巧,
有著強烈的生活氣息和藝術表現能力。
1980《上海金山農民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轟動京城。
1980 首出國門--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展出,被譽為中國最優秀的民間藝術。
2000年,全國農民畫聯展在楓涇舉行,盛況空前。
2006年2月,《黨史信息報》將金山農民畫
與黃河、長城、大熊貓、兵馬俑、皮影、京劇臉譜、剪紙、國畫、楊柳青年畫同列為“中國元素”,
讚譽為“那是中國的,民族的象徵;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世界人類的瑰寶!”。
同年,中洪村被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命名為“中國特色村”。
畫家團隊
1百多戶農民畫家 成了金山農民畫創作隊伍的“半壁江山”,以畫為生已成現實。以 陳富林、曹秀文、朱素珍、陳衛雄、姚喜平、李林根等家庭為代表的農民畫家,
作品屢獲大獎,國內外美術權威機構收藏甚多。
作品被國內外著名的美術館、藝術館收藏並獲得過獎項的畫家有50多位。
獲獎獲藏
獲 上海江南之春、香港之窗杯、全國農民畫展、中國農村巾幗書畫展、中國風俗畫大獎賽、中國農民畫大都會年獎賽等各獎項50個。
中國美術館收藏了25幅,中國畫研究院收藏7幅,中國長安民俗博物館藏畫2幅,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藏畫7幅,中國日報社藏畫2幅,中國農民畫研究會藏畫8幅,
上海美術館藏畫1幅,上海圖書館藏畫29幅。美國前國務卿夫人收藏了5幅金山農民畫。
榮譽稱號
2006.1.18被中國村社促進會評為“中國特色村---農民畫村”。2006.2 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 命名 中洪村 為 中國特色村
2006.5 上海市旅遊事業委員會定其為上海市鄉村游精品線
2006.10 央視主辦首屆中國魅力鄉村評選,中洪村榮獲中國十大魅力鄉村文化產業獎
2006.12 金山農民畫村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2007.1 獲 上海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農業委員會聯頒"上海市民喜愛的鄉村旅遊景點"獎牌。
2006.10 在上海外灘舉行精品回顧展,文化部長孫家正親臨展會,讚譽 金山農民畫 為 東方畢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