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歐倡議國”組織 (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 -- CEI) 是始於1989年的中、南歐國家地區性合作組織。1989年11月,相互毗鄰、有著傳統關係的義大利、奧地利、南斯拉夫和匈牙利4國,根據意、匈的倡議,先後舉行外長級和副總理級會議,商定在交通運輸、環境保護、通訊、教育和科研等領域分工合作。這種形式當時被稱為“亞得里亞海—多瑙河”地區的4國合作。歷史
1990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加入後,“亞得里亞海—多瑙河”地區合作改稱為“中南歐五國合作”。同年8月,五國政府首腦和外長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了被稱為“五角會議”的政府首腦會議,確定五國合作的目標是發展參加國之間在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多邊合作關係,避免中、南歐地區出現不穩定,但不涉及戰略和安全問題並確定了交通、電訊、環保、科技等方面100多個合作項目及分工。會議還確定採取靈活務實的合作方式,不設常設機構,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一年。
1991年7月“中南歐五國合作”組織接納波蘭為其成員,變5國集團為6國集團,被稱為“六角會議”。同月,6國政府首腦在南斯拉夫舉行會議,發表了旨在加強相互合作的《政治宣言》和《經濟宣言》,並發表聲明,強調必須在尊重南斯拉夫人民決定自己命運的主權基礎上,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南斯拉夫危機。前南斯拉夫解體後,作為整體的南斯拉夫因波赫戰爭受制裁,於1991年11月被停止成員國資格,2000年11月25日重新獲得成員國資格。
1992年3月,在奧地利召開的6國外長會議決定,把“六國會議”更名為“中歐倡議國組織”。
中歐倡議國組織的宗旨是促進中歐地區國家之間的區域性合作,以“特殊”和“具體”的方式使中歐國家接近歐洲聯盟,為歐洲一體化鋪平道路;致力於經濟、科技、文化及政治領域的合作,已同歐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歐洲地區性組織和國際金融機構建立了聯繫。每年舉行一次最高級會晤。
中歐倡議國組織現有18個成員國(2002年底):奧地利、義大利、匈牙利、波赫、克羅地亞、捷克、波蘭、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現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斯洛伐克、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白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和摩爾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