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53

中棉所53

是一種轉Bt基因中熟雜交種的棉花品種,具有吐絮暢、朵大等特性。

基本信息

品種信息

作物類別:棉花品種

中棉所53圖片中棉所53圖片

品種特性:轉Bt基因中熟雜交種
省級審定:皖品審06100521
育種者:楊代剛匡冬萍周關印丁顯萍、周曉箭
中棉所53(原中雜003),2006年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生育期129天,單鈴重5.6g左右,衣分41.54%,吐絮暢,朵大,好收花。植株塔形,豐產型株高在110cm左右,葉片中等偏大,略偏淡,斜上舉,透光性較好,結鈴性強,豐產穩產性好,屬高產型雜交棉新品種,適應性廣。

產量水平

安徽省2004--2005年棉花品種區域試驗匯總,兩年加權平均,籽棉畝產254.15kg,為對照(皖雜40F1,下同)的115.84%;皮棉畝產105.58kg,為對照的113.47%,增產達極顯著水平。
2005年安徽省同步生產試驗匯總結果,在栽培密度偏稀的不利條件下,籽棉畝產229.5公斤,為對照的105.2%;皮棉畝產96.18公斤,為對照種的105.7%。

抗病蟲性

安徽省區試中兩年平均,枯萎病指11.4,黃萎病指29.3,耐枯、黃萎病,另外兼抗棉鈴蟲和紅鈴蟲。

纖維品質

安徽省兩年區試中,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上半部平均長度30.25mm,整齊度84.45%,比強度29.75cN/tex,馬克隆值4.85。

適宜範圍

該品種適宜安徽省棉區種植,安徽省周邊相似生態棉區也可引種。

栽培技術

1、適時播種。長江流域套種棉田,營養缽育苗,4月上中旬在倒春寒過後的“冷尾暖頭”搶晴天適時播種;油後移栽棉,於4月下旬播種。黃淮流域棉區可在4月下旬適時播種。
2、合理密植。長江流域棉區,一般密度1800~2200株/畝;平原湖區肥水較好的地區,適宜密度在1600-1800株/畝;油後移栽棉、崗地、黃淮流域棉區可在2200~2400株/畝。
3、科學施肥。
①施足基肥:每畝施有機肥4~6m3、棉餅50~75kg、尿素10~15kg、磷酸二銨20~30kg、氯化鉀20~30kg、硫酸鋅1.0~1.5kg、硼砂0.5~1.5kg,3月中旬耕翻時混合埋入大田。
②輕施苗肥:麥(油)收穫後,每畝施4~5kg尿素以促進棉苗生長。
③適時早施重施花鈴肥:6月下旬結合高培土,每畝埋施尿素15~20kg、磷酸二銨15kg,氯化鉀15~20kg。
④補施蓋頂肥:於7月底至8月上旬前後,每畝施尿素10~15kg。
⑤8月上旬對有早衰趨勢的棉田,應噴施肥液:尿素以1%為宜,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以0.5%~1.5%為宜。每次每畝施噴肥液60kg,隔7~10天噴一次,共噴施3-4次。
4、全程化控。初花期每畝噴縮節安1.5g、盛花期每畝3g。
5、防治害蟲。著重防治地老虎、棉蚜、紅蜘蛛等害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