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史
下橋
下橋是1909年(清宣統元年)5月由當時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在將安奉線(丹東—瀋陽)臨時輕便窄軌軍用鐵路改成永久性商業鐵路的同時,在鴨綠江上所建的第一座鐵路橋。整個工程使役中朝兩國勞工51萬人次,於1911年(宣統三年)10月建成,橋長941.83米,寬11米,12孔,曲弦式下構鋼樑,其中以9號橋墩為軸上架鏇式鋼樑,每日定時開放,供過往大型船隻通過時使用,該橋建成後,安奉線同朝鮮鐵路接軌,形成了貫穿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的一條運輸線。
1943年上橋建成後該橋改為公路橋,橋中間是大車道,兩邊是人行道。左側為去朝鮮的通道,右側是來中國的通道。
上橋
上橋是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4月日本侵略者修建安奉複線鐵路時,由當時的日本汽車株式會社和日本建設株式會社聯合在下橋的上游100米處按300年頻率設計修建的,於1943年4月通車。橋長946米,共12孔。朝方6孔是平弦連續橋樑,中方6孔為吊弦連續橋樑式複線鐵路橋,可同時行駛上下行一對列車。大橋通車後,成為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奪中國資源的主要通道。抗戰勝利後,大橋由當時的蘇聯紅軍接管。
1947年6月,蘇軍撤離朝鮮時,將江橋分別移交給中朝兩國政府共同管理。1951年1月上橋把複線鐵路拆去一股改成公路,變成鐵路、公路兩用橋。
關閉維修
2017年11月,因朝方需對橋面進行維修,中朝友誼橋將臨時關閉,以便進行維修 。待維修工作結束後該橋將恢復正常通行 。
地理位置
中朝友誼橋,位於中國丹東與朝鮮新義州之間的鴨綠江上。
歷史見證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鴨綠江大橋和其它橋一起共同承擔起軍需物資供應和後方支持前線的運輸任務。首批志願軍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奔赴前線。戰爭期間,大批作戰物資、武器裝備也都是通過鴨綠江大橋運至朝鮮。美軍為切斷我志願軍的兵力和物資後援,1950年10月調集大部分空中力量,開始對鴨綠江上溝通中朝兩國重要交通要道的鐵路、公路橋樑實施封鎖。聲稱要“以最大的力量”“摧毀在滿洲邊界上的朝鮮一端的全部國際橋樑”和鴨綠江以東地區“所有交通工具、軍事設施、工廠、城市和村莊”。11月8日至21日,美軍出動轟炸機600餘架次,對鴨綠江上所有橋樑以及朝鮮北部的村莊、軍事設施和交通要道進行了地毯式轟炸。朝鮮北部頃刻間化為廢墟,鴨綠江沿岸一片火海。鴨綠江下橋也被攔腰炸斷,朝方一側的8孔橋樑全部沉入江中,下橋徹底癱瘓。上橋朝方一側鐵軌被炸,橋樑移位,橋面起火。安東鐵路局組織200餘人衝上江橋用裝滿沙石的沙袋修築臨時橋墩,上面搭建枕木橋垛,頂住受損底梁,使大橋得以修復。在戰爭的洗禮中,儘管它的軀體上留下了無數道彈孔,卻依然屹立於鴨綠江上,被譽為“摧不毀、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成為中朝兩國人民聯手抗擊侵略者、保家衛國的勝利豐碑和架起中朝兩國人民友誼的一道彩虹。
抗美援朝勝利後,朝方將下橋所屬的6孔鐵橋殘骸拆除。而中方所屬的殘橋,帶著累累彈痕,完整地保存下來。這座大橋中國的一側能完好保留下來,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韓戰時,侵朝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是美國有名的“常勝將軍”,他在戰爭初期,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不把中國和朝鮮放在眼裡,狂妄地要在“感恩節”前把戰線推到鴨綠江邊。而美國政府注意到中國政府的一再抗議和嚴重警告,擔心如果繼續空襲中國將會迫使中國捲入這場戰爭。因此,美國空軍在轟炸鴨綠江大橋時,不得不嚴格地把握中朝界線,只轟炸朝鮮一側,而不敢轟炸中國一側。鴨綠江“斷橋”的存在,生動地展示了新中國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保護狀況
1988年10月17日,丹東市人民政府將斷橋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10月25日,中朝兩國政府協定決定將上橋命名為“中朝友誼橋”(朝方一端為“朝中友誼橋”),以此來紀念中朝兩國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
2000年10月,在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50周年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為下橋題詞“鴨綠江斷橋”;
2001年中國共產黨誕辰80周年前夕,中宣部命名鴨綠江斷橋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6月,該橋被列為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