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中德學院-簡介
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是由中德兩國政府共同倡導與1998年2月18日成立的國際合作辦學機構。它是中德政府文化交流項目確定的合作項目,匯集了兩國教育、經濟、和企業界密切合作的優質資源,是我國與德國及歐洲交流的重要視窗。中德學院採用漢德雙語教學,以國際合作的視野,優良的師資和現代化的教學環境,滿足對既懂外語又掌握專業的我國年輕後備力量不斷增長的需求。學院通過世界頂級企業的高級主管介紹企業著重培養具有現代化科學管理能力、懂得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工程師和經濟工作者。中德學院設電子與信息工程、機械與車輛工程、經濟與管理、法學四個部。招收對象以中國學生為主,兼收其他國家學生,學制為三年。學院中方教授多數擁有德國博士學位,或具有多年留德經歷。並約有30名多為來自德國著名學府的知名教授來學院授課。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部下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部下設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車輛工程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部下設市場行銷、財務管理、保險管理、風險控制管理、經濟信息學、物流管理專業;法學學部下設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和智慧財產權法專業。
中德學院的合作夥伴除了同濟大學和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外還有近25家中德一流企業。他們與學院共同合作成立並資助近30個基金教席、設立聯合實驗室、提供教學設備、頒發獎學金,給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與企業接觸的良好環境。中德學院與德國一流大學緊密合作、聯合辦學。德國著名高等學府慕尼黑工業大學、波鴻魯爾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分別參與了學院四個學部的全面建設。除了獲得同濟大學和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的財政支持外,中德學院還擁有近30家中德一流企業資助的基金教席和聯合實驗室。作為中德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德學院接待了德國總理、多位部長以及幾十個跨國企業高層人物的來訪,學院還定期舉辦由中德兩國著名政治家、作家和藝術家參與的中德論壇,探討各種熱點問題。
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優勢
中德學院採用漢德雙語教學,以國際合作的視野,優良的師資和現代化的教學環境,滿足對既懂外語又掌握專業的我國年輕後備力量不斷增長的需要。學院中方教授多數擁有德國博士學位,或具有多年留德經歷。外方教授多為德國著名學府的知名教授。學院通過世界頂級企業的高級主管介紹企業運作經驗,主持生動有趣的研討會等多種教學形式,著重培養具有現代科學管理能力,懂得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工程師和經濟工作者。中德學院和德國著名高校的雙碩士學位項目聲名卓著、成果豐碩。多數學生有機會獲得獎學金赴德國高校進行專業學習、進入著名跨國企業參加實習或撰寫碩士論文。這些通曉兩國文化的畢業生正在步入中德兩國頂尖企業,成為棟樑之材。 中德學院擁有由中國教育部和同濟大學共同出資建造的建築面積12234平方米教學大樓,擁有藏書較豐的專業外文圖書館,先進的語音教室和設施完備的計算機中心。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模式
德語是中德學院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一年的德語學習學生須聽懂德文講座。通過強化訓練和德福考前培訓,要求學生通過德福考試,具備用德語進行日常交際、聽課討論的能力,為赴德實習、留學做好語言準備。學生通過德福考試後,有下列幾種赴德實習和留學的模式: 實習2至3月,由德國公司提供實習崗位和生活補貼;赴合作高校(柏林工大、慕尼黑工大、魯爾大學、洪堡大學)留學1學期,由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提供獎學金;赴合作高校柏林工大或慕尼黑工大撰寫論文攻讀德國碩士學位,為期2學期,由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提供獎學金。回國參加答辯後,再可獲同濟大學碩士學位。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沿革
2008 | 中德學院由項目轉為同濟大學常設機構 德國教育部長Schavan訪問中德學院並出席簽署相關檔案的儀式 中德學院成立十周年慶典 同濟大學與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簽署第三期合作協定 國聯邦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訪問中德學院 | ||
2007 | 同濟大學百年校慶 德國總統Horst Köhler來訪 | ||
2006 | 中德學院經濟法部成立 | ||
2003 | 簽署繼續促進中德學院項目的框架協定,德國總理施洛德出席了簽字儀式;同濟大學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簽署二期合作協定 | ||
2002 | 中德學院大樓落成 中德學院通過評估 | ||
2000 | 中德學院大樓奠基 | ||
1999 | 成立中德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部 | ||
1998 | 中德學院正式成立 開始經濟管理與電子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專業 | ||
1997 | 為首屆學生開設德語課程 | ||
1996 | 同濟大學與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簽署首期合作協定 | ||
1995 |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被委託,負責該項目的具體實施 | ||
1994 | 中國國家教委和德國外交部開始就此進行磋商 | ||
1993 | 德國聯邦總理赫爾穆特.科爾訪華 提出了聯合辦學以加強教育領域合作的構想 |
同濟大學中德學院-機制
組織機構中德學院章程對學院組織結構作了規定。包括:院長、諮詢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教授聯席會。
院長
中德學院院長由同濟大學校長萬鋼博士教授兼任,下設一名中方和一名德方副院長主持學院常務工作。
諮詢委員會
諮詢委員會由中德政界、經濟界及學術界代表組成,會議每年召開一次。
學術委員會
學術委員會由同等人數的中方和德方高校教授組成。成員除了院長和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專員外,還包括各個專業的中、德雙方代表。學術委員會負責對教授聘任提出建議,制定培養計畫和考試規則,在必要的情況下對科研發展計畫提出意見。學術委員會商討學院所有重大問題,會議一般每年召開兩次。
教授聯席會
教授聯席會由學院全體教授組成,包括在院的德國客座教授,會議商討學院的重大問題及組織管理事務。中方教授由學術委員會聘任,聘任基本條件為已獲得博士學位並掌握德語。中方教師多有留學德國的經歷,其中不少已獲得德國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