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州幣的印刷是在豫皖蘇區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壹元以上的各種票面是委託華北解放區晉察冀銀行幫

中州幣的發行是與禁用和打擊蔣幣結合著同時進行的,採取策略是:“分期向外排擠,縮小其流通範圍,最後將其全部擠死”,使中州幣逐步占領流通市場。發行的辦法有貸款發行、貿易發行、採購發行和兌換髮行等,且發行的中州幣是物資本位幣,即中原局指示的“以中原各區全部公糧、公款、稅收及一切公營事業之財產為擔保。”解放區政府掌握糧、油、棉等幾種主要物資及銀元,並在各大小城鎮開辦貿易公司和公營商店,人們持中州幣可以隨時到銀行兌換銀元,或到商店購買物品。由於有強大的物資(包括銀元)做後盾,中州幣發行量和使用範圍不斷擴大。民眾從開始傳言:“中州鈔,呱呱叫,出了界首人不要。”到最後高喊:“中州票,呱呱叫,拿著銀元買不到。”
1948年12月,豫皖蘇區政府決定以中州幣為本區唯一本位幣,立即停止友幣流通,隨即在所屬各地貼出布告,限期兌換友幣。他們一方面將已兌入的友幣封存上交,不再付出;另一方面組織力量,以中州幣與友幣1∶50的比值,從速兌換友幣。1949年初,宣布友幣停止使用,中州幣遂成為豫皖蘇解放區市場上唯一的貨幣。
1948年12月,華北、西北、華東解放區政府達成協定,統一三大解放區的金融貨幣,建立中國人民銀行,擬發行人民幣。1949年3月10日,中州農民銀行及其各分行,兼理中國人民銀行業務,以“不宣而收”的方針,停發中州幣,開始發行人民幣。隨後,正式掛牌以人民幣與中州幣1∶4的比值收兌中州幣,當年年底,中州幣全部收回,中州農民銀行及各分行也陸續改為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
中州幣因其發行時間短,流通範圍小,現存世非常稀少,尤其是界首市印製的小額票。我近期走訪了當地知名貨幣收藏者家中,見到兩張大額票。一張面值為伍拾元,11.9cm×5.6cm,正面圖案是牌樓;另一張面值為壹佰元,12.4cm×5.7cm,正面圖案是亭子。界首印製的小額中州幣,其規格比壹元以上的鈔票略大,表面圖案也是系列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