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學語文名篇多元解讀》語文屬於人文學科,它對人的精神領域起作用,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另一方面許多語文材料本身就是多元的,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很強的啟發性。人們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不同時期對同一個材料完全可惟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同時還強調,“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多元反應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貴的。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也是對真理的尊重”。仔細領會這此語句,編者越發覺得編寫這《中學語文名篇多元解讀》的必要。
適用對象
《中學語文名篇多元解讀》的這些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文本進行解讀。其作者有高校專門從事文學教育和研究的學者,有中學語文教育第一線的教師,也有著名作家。每一個文本各選2-3篇,力圖形多元的視角。所選文章大多深入淺出,角度新穎,富於啟發性,以便教師從中加以比較思考,拓展思路,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目錄
現代文學\1
《狂人日記》細讀王富仁\l
《狂人日記》賞析孔慶東\23
狂人無故事瘋語有民魂
——《狂人日記》敘事技巧探尋黃振林\30
《祝福》:“我”的故事與祥林嫂的故事錢理群\39
《祝福》解讀高遠東\44
精神“故鄉”的失落
——魯迅《故鄉》賞析王富仁\55
魯迅在骨子裡其實是一個浪漫主義者遲子建蕭夏林\73
讀《邊城》汪曾祺\91
回到“嬰兒狀態”的藝術
——讀沈從文小說《邊城》曹文軒\98
《邊城》——一個關於水的故事趙園\106
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
——讀聞一多的《死水》孫玉石\112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重讀《再別康橋》孫玉石\12l
“還原法”分析示例
——《再別康橋》細讀孫紹振\128
永遠的《雷雨》王蒙\140
《雷雨》的多種闡釋錢理群\147
一個隱而不見的力量李健吾\159
疾病的隱喻與策略
——解讀《雷雨》劉聰\164
對個體生命與愛的感喟
——《我與地壇》賞析傅書華\172
超越生死段崇軒\177
傳達生活內在的歡樂
——讀《受戒》劉納\182
何人不起故園情
——再讀汪曾祺《受戒》曉華汪政\187
品一品“故都”的“秋味”錢理群\198
追尋深沉
——《故都的秋》賞析江錫銓\203
悠悠的態度頹唐的情調
——《故都的秋》賞析易前良\210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索解張應中\215
矛盾與暗示的天然之作
——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席星荃\219
在塵世中尋找天堂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解讀楊四平\223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
——《荷塘月色》解讀孫紹振\228
一種多元文學觀的個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非社會學解讀方賢緒\239
荷塘:一代知識分子的“桃花源”姚敏勇\245
一幀展現父子情深的悲涼畫幅
——讀朱自清的《背影》楊劍龍\256
《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王玉寶\261
重讀《項鍊》顧農\267
人生是多么變幻無常啊
——試用“微擾論”分析《項鍊》的主題郭成傑\273
對愛美女性的警示和勉勵
——《項鍊》主題探討姚敏勇\277
斷裂的繩索塌陷的世界
——讀卡夫卡《變形記》趙山奎\285
主體意識與宿命抗爭
——卡夫卡的《變形記》解讀一種姜智芹\289
古典文學\295
蘇軾《前赤壁賦》講解臧克家\295
悅目、會心、暢神和超越
——蘇軾《赤壁賦》自然美審美心理過程管窺楊樺\300
岳陽樓記汪曾祺\310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張中行\313
思奇詞壯造意深
——介紹范仲淹《岳陽樓記》夏杏珍\320
窮形盡相入木三分
——《儒林外史》片段“范進中舉”賞析周先慎\327
被嚴重扭曲的人格
——《范進中舉》評析郭英德\333
李白《蜀道難》賞析施蟄存\343
介紹李白詩《蜀道難》閻昭典\354
藝術溝通與人生共鳴
——《琵琶行》的雙重回應胡紅\363
《琵琶行》的易感魅力劉淑麗\37l
君子人格的讚歌
——讀周敦頤的《愛蓮說》董乃斌\377
“獨愛蓮”緣於獨特情懷
——《愛蓮說》主題探微易思平\383
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聞一多\389
《春江花月夜》中的時間意識詹冬華\392
溫情:作為生命的證明
——對《春江花月夜》的一次精神體驗過常寶\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