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三百六十州
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 貞觀十四年(640年)全國共設...
-
兩漢州部
兩漢一級政區。西漢武帝後設定的監察區稱為部﹐俗稱州。王莽改稱州。東漢恢復西漢舊稱。東漢時州部長官的權漸重﹐黃巾起義後州部遂逐步由監察區變成行政區。
來歷 歷史 性質變化 各州屬郡國 延續 -
泗州
泗州,是一個存在於北周到清朝之間的歷史地名,轄地大概在今天泗縣,泗洪,天長,盱眙,明光一帶。 最後的州城在現在的泗縣城。 泗州古城遺址現在江蘇省盱眙縣境內。
歷史沿革 演變發展 近代歷史 現代歷史 相關縣誌 -
道州
道州又稱道縣,雅稱“蓮城”。位於湖南南部,與兩廣毗鄰。因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標本、孕育了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湘南古城道州被譽為“天下谷源、理學聖...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 歷代名人 農業 -
阿斯特拉罕州
阿斯特拉罕州屬俄羅斯。在伏爾加河下游,東南臨裏海。面積4.41萬平方公里。人口99.2萬(1987),俄羅斯人約占四分之三,還有哈薩克人、韃靼人等。19...
地理位置 領土及行政區劃 自然條件 人口與生活水平 經濟狀況 -
戎州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僚”置戎州。領郡一:六同郡。僰道縣(今宜賓市)為州、郡治。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罷戎州的六同郡、沈犀郡,仍置戎州。...
地名戎州 史料記載 詩名 -
藺州
藺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即《唐書》所記能州和《宋史》里的藍州,今習慣上指代古藺。 藺州的得名,源於定居柏雅妥洪(落洪)、世代雄長一方,以“藺”為名的“...
歷史變遷 相關考證 歷史爭論 -
嘉應州
嘉應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 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嘉慶十二年(18...
建制沿革 建州始末 得名 歷史沿革 區劃變化 -
鄞州
鄞州區,浙江省寧波市市轄區。地處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東部沿海,東接北侖港、寧波保稅區,西北與西部與餘姚接壤,南部緊鄰奉化,東南臨象山港與象山隔水相...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自然地理 自然資源 城市人文 -
河州磚雕
河州磚雕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壯素負盛名。源於北宋,成熟於明、清。臨夏,古稱河州,故取名“河州磚雕”。河州磚雕有捏活,刻活之分。捏活是先把粘土泥巴,用手...
簡介 溯源 工藝標準 藝術特色 傳承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