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嘉應州 (今梅州)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廣東總督鄂彌達向朝廷奏報,將惠州府興寧、長樂(今五華)二縣,潮州府程鄉(今梅州市梅江區、梅縣區)、平遠、鎮平(今蕉嶺)三縣,建置嘉應州(今梅州),直隸廣東布政司,稱之為“嘉應五屬”,翌年三月準置,也就是說,嘉應州(今梅州)於清
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設定。嘉慶十二年(1807)又升為嘉應府(今梅州)。嘉慶十七年又復為嘉應州(今梅州),仍領程鄉(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長樂(今五華縣)、平遠、鎮平(今蕉嶺縣)五縣。嘉應州即是今天梅州市(2區1市5縣)的絕大部分地區。
建州始末
雍正十一年(即公元1733年),寇變頻仍,生靈塗炭。在呈亂局的情況下,梅州發展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社會在進步,人口在增加。閩西地區因“人稠地窄,米谷不敷”,客家先民紛紛向粵東遷來,“遷界令”造成沿海人口向內地擠壓,梅州如漏斗般接納著從四面八方匯流過來的人群。譚元亨《客都梅州》中說清初梅州人口已達百萬。然頻仍的寇變,使數十年的建設成就瞬間付之一炬,數千年的物質文化積累毀於一旦。加強統治力量,成立州級地方建制,迫在眉睫。
鄂彌達,滿洲正白旗人。雍正十年(1732年)代理廣東總督,兩年後正式就任,是大清第20位廣東總督。任上數年,兢兢業業,為世人所稱道。粵東地區長期以來的動盪局面也時時牽動著他的神經。經過充分調查論證,是年7月8日,他正式推出自己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這個方案就是《酌請改設州牧移駐游擊等事疏》,連同其後上報的四疏,五個奏本就構成新州論證與規劃建設方案。
關於設州的必要性。他在報告中說:惠州府管轄的興寧、長樂二縣,以及潮州府所屬的程鄉、平遠、鎮平三縣,“均離府治窮遠。該管知府,既有鞭長莫及之虞。”完全有必要將這五個縣從原來的地區分離出來,新組建一個州。至於治所他認為應首選程鄉,因其很早以前就是州治所在,況“又地處適中”。
關於治安部隊的組建。他建議在潮州鎮(似今之公安局)的管理下成立游擊署(公安分局),他說:“程鄉縣,地處衝要,駐防城汛,無武職大員彈壓,請將潮州鎮標左營游擊一員,移駐新州。”人數應在原駐軍221名的基礎上再增派100名,“以資防守”。至於興寧營都司(派出所)的管理權他認為應劃歸到潮州這邊來,“至惠州協屬之興寧,與該協相隔遼遠,似難兼顧,亦應與平、鎮營,俱隸潮州鎮統轄。”
關於文教科考。報告對程鄉的文風讚不絕口,他說:“程鄉一縣,蒙聖朝德教罩敷,文風極盛。每科鄉會,中式通省,各地罕出其右。”但每年“歲科取進生員僅一十五名”,這與其文化實力很不相稱。他建議改州後,要跟著將名額增加到20名,“以光文治”。
關於人事及州名。他請求知州、學正的印信由吏部儘快鑄刻。至於官員待遇,他認為“程鄉縣原列為中缺,今改為直隸州,轄興、長、平、鎮四縣,事務殷繁,應列為要缺。”負擔重壓力大了,公僕們理應享受“要缺”的較高待遇。新州的名稱,他建議用“嘉應”。
此名源於“嘉應橋”。話說紹興初年,大宋南渡,面對山河破碎,金人窮追不捨,趙構苦不堪言。忽聞梅州孔廟生芝,《論衡》云:“士氣和故生芝。”“和”對於顛沛流離中的南宋王朝是多么珍貴,一個多么美好的預兆啊!高宗感動之餘,不忘叫史官載錄此事。淳熙年間,州人為紀念此事,便將城東所建小橋命名為“嘉應”。鄂彌達用此名之良苦用心在於:願其能給大清國帶來一個祥瑞和諧的大好局面,相信皇上也會龍顏大悅的。
這個方案是論證有力、設計嚴密、考慮周全、切實可行的,上級審批通過只是時間問題。
雍正十一年,廣東布政司送呈的新行政區的籌組方案最終擺到了雍正皇帝的案頭上,這個勤奮的皇帝親自審閱了報告的全部內容,3月14日他圈閱朱批,並責成內閣開會討論。3月16日內閣成員奉旨依議,與會者決定批准所請,欽定州名為“嘉應”。這一天,標誌著嘉應直隸州的誕生。
經過一番準備,一場隆重的新州成立慶典在城外東校場舉行。中央政府代表宣讀關於批准設立新州的皇帝聖諭。省政府的代表向首任知州王元樞頒發了委任狀。現場檢閱了新組建的城防部隊的會操表演。隨後,全體與會人員赴社稷壇祭祀社稷之神,祈禱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到城隍廟祭祀城池之神,祈求地方安寧、商旅無憂;又到孔廟祭孔聖人,祈求人民幸福、文教昌盛。
離開中原故土許久的客家人終於投身到母親河梅江的懷抱。河流歷來被視作古代的“高速公路”,環視嘉應,以州城為中心,“五屬”盡通梅江。域內四隅,順琴江、寧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無論你從哪個方向出發,都可乘舟而下,一兩日間直達州城。沿著這個路線赴州城,長樂、興寧人民免了翻山越嶺赴惠州的鞍馬勞頓之苦,平遠、鎮平和程鄉人民沒有了涉蓬辣險灘下潮州之虞。
嘉應州的成立,產生了一個地區,成為當時全國420多個府(直隸州、散州)之一,成為在廣東政治版圖上始終占據重要位置的地區,成為當代梅州市行政區域的雛形,成為一個人文向秀、欣欣向榮的地區。隨著對嘉應州歸屬感與認同感的加深,客家人的向心力與凝聚力不斷增強,後來豐順、大埔兩縣的加盟,是這一力量作用的必然結果。
得名
梅州大部分地區在1733—1911年間稱為嘉應州,“嘉應”一詞早已烙在梅州客家人心中,成為聯絡海內外客家人的重要紐帶。
“嘉應”表祥瑞,也指南方龍神
據查,“嘉應”一詞,一表祥瑞,典出“休徵嘉應”成語,休:美好;征:徵兆;嘉:美善;應:回報。詞意:吉利的徵兆,美好的回報。《漢書·平帝紀贊》:“休徵嘉應,頌聲並作”。二是赤龍神嘉應王尊稱,《淳熙·三山志》記載,北宋朝廷冊封天下龍王廟會所供奉龍王爵位,統一稱呼:“青龍神封廣仁王,赤龍神封嘉應王,黃龍神封孚惠王,白龍神封義濟王,黑龍神封靈澤王”。嘉應王傳統五行位主南方。
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五龍”通令全國,客家地區拜五龍會的習俗或源於此。《宋史》載,政和六年(1116年)“梅州枯木生枝”;紹興十六年(1146年)“梅州孔子廟生芝”。據此,按時間推算,淳熙(1174—1189 年)年間,梅城文化公園內嘉應橋的命名,表祥瑞或龍神均有可能。
雍正皇帝對“嘉應”一詞情有獨鍾
“嘉應”州治設定之前,梅州地區沿革大致如下:南齊設定的程鄉縣,南漢乾和三年(945年)升為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敬州改為梅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廣東潮州府。據《雍正朱批諭旨》,雍正十年三月十九日(1732年),總督鄂彌達奏升程鄉為直隸州,統轄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特奏明程鄉原屬 “梅州”,但不敢擅自作主,“恭請皇上欽定佳名”,但雍正卻移情獨衷“嘉應”,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欽定為“嘉應州”,直至1911年由革命黨復改為梅州。
雍正確實對“嘉應”一詞情有獨鍾。康熙親征噶爾丹,雍正曾從征掌正紅旗大營,正紅旗的旗幟恰好是赤龍旗。因曾奉旨在河南武陟修黃河大堤,切身體念了黃河水患之害,雍正登基後馬上在此動工修建了歷代花錢最多、規格最高、建築最雄偉的龍王廟———“嘉應觀”。雍正皇帝欽賜御製匾額“嘉應觀”,顯然是要用赤龍神嘉應王的威神力來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政治穩定。“嘉應觀”鎮守中原淮黃諸河,若再設“嘉應州”安定南方,均正合雍正“聖意”。
故此,廣東最高長官鄂彌達奏升程鄉為直隸州並“恭請皇上欽定佳名”,無論是屬下揣摩迎合還是雍正親擬名定名,“聖意”應是關鍵。何況,其時粵東潮惠兩州府對梅地“鞭長莫及”,急需重設州治加強管理,也需借“赤龍神”佑民。
當時粵東出現嘉禾催生得名
嘉禾是生長奇異的禾,如雙穗禾,是吉祥的徵兆。《孫氏瑞應圖》稱:“嘉禾,五穀之長,盛德之精也”。《禮斗威儀》曰:“其政昇平,則嘉穀並生”。
《雍正朱批諭旨》顯示,廣東封疆大吏重視粵東的開發治理。雍正七年後,奏報粵東連年稻麥豐收,頻頻出現奇異嘉禾。雍正看後著實龍顏大悅, “休徵嘉應”成語朱批頻見,以君臣互勉,“嘉禾”是嘉應州得名的直接原因。
雍正七年三月初三日,廣東布政使司王士俊奏,皇上聖德感動天地,二三月間即系青黃不接之際,“所有粵東米價平減,二麥豐盛”。“惠潮二府種麥最多,更為茂盛”。雍正朱批:你們這些“守土之官”,果真能公正忠誠、恪守本分、勤於政事而感動上天護佑,“自當頻獲嘉應也”!“嘉應”之詞已特別點出。《廣東通志·卷七》載,雍正八年冬十月潮州知府申報:“潮州府程鄉縣產嘉禾,一莖四五穗盈畝”。
雍正十年九月初十署理廣東巡撫楊永斌奏,粵東自七月後至八月底“雨暢愈加順時,晚稻禾更為茂盛”,出現有“一莖至二十餘穗”的嘉禾。楊永斌不忘感聖恩說,這都是因為“皇上敬天勤民,重農務本”才能夠有此“休徵”(好徵兆)。雍正朱批則謙虛勉勵再鞭策一番:這全是你們臣子“忠誠任事,有以上感天和之所致”,與我無關。上天對你們的褒貶即是對我的褒貶,面對“休徵”嘉應,歡喜激動之時要更加警惕。
雍正十年十一月,楊永斌再奏粵東風調雨順,“嘉穀蕃昌,萬民歡悅”,晚稻收成極好,各地米價僅“自五錢起至八錢零不等”。各縣送來的瑞祥之谷“自一莖雙穗以至七穗,一本自二穗以至一百二十九穗,自四五尺以及長至一丈一尺不等”。雍 正大喜,朱批:“不禁以手加額也”! 情不自禁而歡欣慶幸。因此,“嘉禾”是嘉應州得名的直接原因無疑。
《雍正朱批諭旨》顯示,嘉應州州名真正啟用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一月中旬。據《州志》,“雍正十一年三月十四日題,本月十六日(軍機處)奉旨依議,欽定州名為‘嘉應’”。
歷史沿革
《輿地廣記》(北宋)載:“梅州春秋為七閩地,戰國屬越,秦屬南海,漢屬南越”。
南齊時期設定程鄉縣,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程鄉升為敬州,領程鄉縣。這是梅州州治設立的起始。
北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梅州”的名稱即始於此。
北宋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
北宋元豐五年(1082)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
南宋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潮州。
南宋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降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
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
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
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
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
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設定興梅專區;
1950年1月26日,設定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
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
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劃分為惠陽專區、汕頭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
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之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梅縣地區轄7縣1市;
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併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
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轄梅江區、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縣級)。
區劃變化
清以前,梅州各縣行政區劃設定不盡相同。程鄉縣(梅縣)在唐代稱鄉、里。全縣劃分為懷仁、光德、豐順、逢福、萬安、太平等6鄉。宋熙寧間改鄉、里為都、保。元豐廢都、保而復鄉、里。元代改鄉、里為都、圖。宋、元代鄉里、都圖數多少無考。至明代改設廂、都制,附郭(即城內附城)為廂,野居(城外鄉村)為都,廂、都下為圖,圖下為里。明初程鄉設3廂9都,下轄19圖、190里,置平遠縣時,劃出義化、長田、石窟三都四圖,置鎮平縣時劃出松源之第二圖,龜漿之第二圖。置豐順縣時劃出萬安之第三圖第五里,至清乾隆,全縣尚存3廂6都、13圖139里。清乾隆改稱保、甲、約(有的亦稱社、卒、宮、村),嘉應本屬(今梅縣)劃為36堡,下轄224個約或甲、社。
興寧縣明代分東南西北4廂,下轄171村。清代仍有4廂,但將村改為堡,共154堡。
五華縣在宋熙寧四年置長樂縣時,有廂、都設定,附城為廂,其外為都,廂、都再分為圖,以圖統鄉。全縣設1廂、3都(即清化、洑溪、琴江)、9圖(清化3圖、濮溪2圖,琴江4圖),下分52鄉。至明隆慶三年(1569),分為南、北2廂,3都依舊,以下分10圖、37鄉。清末2廂3都設定依舊,但都以下改設4樓、24約,下轄496村。
大埔縣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有都、社設定,置清遠、灤洲2都,都以下設32社。清乾隆九年(1744)改社、甲設定,分為3社17甲,社甲為自主單元,不相統屬。
平遠縣在明嘉靖建置初至清初,均設都、圖、里,全縣設4都、19圖,清順治十七年(1660)改為鄉、都、堡,設2鄉4都15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廢都、堡,改設15鄉,嘉慶二十五年(1820)再改為4都、15鄉、195村。
蕉嶺縣在明崇禎六年(1633)割程鄉的龜漿二圖、松源二圖、平遠縣的石窟一圖、二圖置鎮平縣。建縣後,縣以下區劃為鄉、社制,全縣設12鄉、84社。清代沿用明制,鄉、社數與明代同。
清代各縣行政區劃設定如下:
梅縣分36堡:西街、東街、西廂、東廂、水南、白土、羅衣、龍文(原名龍崗)、大立、小立、欖潭、柴黃、畲坑、扶貴、長灘、南口、錦屏(原名小乍)、河田、四都、瑤上、石坑(原名下)、李坑、大坪、石扇、西陽(曾稱四場)、丙村(曾稱錦洲)、金盤、雁洋、鬆口、大竹、梅屏(原名下半圖)、嵩山、隆文(原名龍牙)、堯塘、桃源、松源。
興寧縣設東、南、西、北四廂。東廂轄35堡,南廂轄36堡,西廂轄42堡,北廂轄41堡.共154堡。
五華縣設南、北二廂,清化、洑溪、琴江3都,東、南、西、北4樓,下轄496村。
大埔縣在清乾隆九年(1744)設清遠、灤洲二都,都以下設同仁、大麻、三河3社,蘭沙、古源、百侯、白寨、岩上、源高、大產、長富、石上、在城、永興、維新、保全、大寧、長治、永青、坪沙等17甲,社或甲以下設197村。
豐順縣在清末設豐政、藍田、萬安、清遠4都,都以下設豐一、豐二、豐三、藍九、藍十、萬三、附豐7圖,圖以下設38個鄉、社、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