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中城鎮](/img/a/969/nBnauM3XxQTN1UjN5MT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zU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925米(紹廷蓮花山),最低海拔310米。全境山多壩少,山區面積占83%,江邊河谷壩區占17%。水系有主要河流金沙江,從南岸鎮勝利村入境,流程22公里於華峰村出境入新灘鎮。其餘有大汶溪、小汶溪、奔溪等溪流域,隨山形走勢由南向北從不同地段注入金沙江。
中城境域屬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乾雨季節明顯,氣候溫和,四季常綠,冬無嚴寒,夏少酷熱,無霜期時間長。全境平均氣溫在17度—18度之間,年降雨量在677—1038毫米之間,年總日照在866—1050小時上下。
人口
![中城鎮](/img/9/b02/nBnauM3XxgTN3cjMzIT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yU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城鎮於1988年撤區設鎮,2006年與田壩鎮合併成立新的中城鎮。轄大沙、農業、後壩、鳳池、回望、華峰、田壩、良姜、紹廷、銅廠、中村11個村委會和興汶、金江、鳳凰三個社區居委會,316個村民小組,107個居民小組。有機關站所辦27個,中學3所,國小35所。
2004年全鎮人口21018戶74172人,其中:農業戶13477戶54740人,勞動力2499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9‰。
資源
![中城鎮](/img/b/ea5/nBnauM3XzYTM2IjMxcT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3U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礦產:境內有豐富的頁岩資源,分布在大沙、農業、後壩、回望、華峰、中村和良姜七個村委會,已建成年產1500萬塊紅磚廠2個,有中村和茶店兩個青石廠,有宏光、富均、石板溪、茨竹和雙河五個煤廠,煤炭年產量9.5萬噸,江邊有豐富的沙、石資源,儲量大,資源開發前景廣闊。在野外陸生動物中,鳥類有相思鳥、黃豆雀、杜鵑、翡翠等,獸類有熊、豹、岩羊、九節狸等。水生動物中,有屬國家重點保護魚類中華鱘、白鱘、胭脂魚等,岩鯉、鮎魚等亦屬珍稀魚種。
![中城鎮](/img/f/0f6/nBnauM3XxYTM3YjM3cT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3U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農作物:中城鎮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鎮,農村經濟在全鎮占主導地位,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魔芋、芭蕉芋等,主要經濟林果有藤梨、柑桔、核桃、桂圓、蠶桑、桐梘、小葉苦丁茶等。蔬菜已形成支柱產業,農業、大沙已建成百畝以上大棚無公害蔬菜基地,有瓜類、茄類、豆類20多個品種,供大於求,是外地客商和行銷大戶在此發展的最好空間。
待開發旅遊資源:轄區內有大汶溪、小汶溪、磨刀溪和蓮花山、華峰山、太平山、官斗山、二十四崗、苟茨林、馬刁林、夫人壩等多個景點,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中城鎮屬縣政府所在地,向家壩電站建設已經開工,鎮政府所在地已納入新城總體規劃,將新城區建成以人為本,以水為主,依山建城,山水結合,集休閒、度假、療養、旅遊為一體的人居環境最佳的湖濱生態園林城市,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交通建設
![中城鎮](/img/3/d3d/nBnauM3XxQDNzgjM2Mj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zY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經濟狀況
2004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74億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793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8元,糧食總產量1611.2萬公斤,人均有糧294.3公斤,財政收入250.8萬元。其一、二、三產業比重為0.65:0.21:0.14。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人均收入,一、二、三產業比重等主要經濟指標均高於本縣各鄉鎮平均水平。
2004年,全鎮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2895個,完成營業收入7622萬元,完成總產值7199萬元,上繳稅金225萬元,實現利潤313萬元。
政策
![中城鎮](/img/7/abf/nBnauM3X1QzM3gjN5kT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5U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綏江縣中城鎮農業村粱村片區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止2006年10月,已種植優質油桃品種“桃 王九九”190畝,推廣 微耕機4台,完成公路硬化355米,新發展母豬55頭,啟動實施“五改四建”20戶,實施人行驛道450米,新建 水窖6個,種竹50畝,新建沼氣池6口,開展農業科技培訓426人次。
舉辦殘疾人農業科技培訓班:
在第十八個全國助殘日到來時,按照綏江縣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關於認真組織開展好第十八個全國助殘日活動的方案》(綏殘工〔2008〕1號)檔案精神,中城鎮黨委政府召開相關站所負責人會議,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助殘日活動。並針對綏江縣移民搬遷工作實際安排活動的時間和內容:第一,舉辦一期120個殘疾人參加的農業科學技術培訓班;第二,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和義務就診;第三,組織走訪慰問特困殘疾人和災民。
2008年5月15日,100多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及科技人員聚集在中城鎮農業農村會議室。發言內容是:一、針對移民搬遷,肥沃土地淹沒後全縣人民生產生活及生存問題做了分析和闡述,目的是提高廣大殘疾人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二、鼓勵和號召殘疾人牢固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
![中城鎮](/img/7/437/nBnauM3XyYDO5MDMyEj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xY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條措施抓實行政問責四項制度:
為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打造誠信政府,中城鎮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此項工作落實生效。
成立機構,提供組織保障。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行政問責四項制度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在紀委辦。將問責範圍擴大到黨務工作領域,把站所辦負責人,村(社區)總支書記、主任納入領導小組成員,為行政問責四項制度的順利實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中城鎮](/img/7/59d/nBnauM3X3EDM0kDMyIjNzMzMzITM1EzN1MzMwADMwAzMxAzLyY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強化措施,確保落實到位。把《雲南省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工作手冊》列為黨委中心組成員理論學習的長期必讀教材,各村(社區)和站所辦每周五下午進行工作情況匯報總結,並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梳理,把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與問責事項進行比對,如是符合問責範圍的立即啟動問責程式。同時大力開展基層站所長交流任職,村(社區)兩委成員交叉任職,選派優秀幹部職工到縣職部門頂崗培訓等,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推動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增強政府工作的執行力的公信力,維護行政問責四項制度權威性。
參考資料
[1]昭通黨建 http://www.ztdj.gov.cn/ReadNews.asp?NewsID=2485[2]中城鎮金農網 http://www.agri.com.cn/town/530626100000.htm
[3]雲南農業信息網 http://www.dhagri.gov.cn/_main/article-1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