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主要有兩種,一是產於海南、廣西的大葉苦丁茶,二是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的青山綠水茶,也叫小葉苦丁茶。該茶是我國南方老百姓長期飲用的一種略苦微甘的清熱涼茶。
功效
小葉苦丁茶中,鋅的含量是綠茶的兩倍多(鋅是上百種酶的活性中心,又為胰島素成份,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硒的含量是綠茶的20多倍(硒是大腦神經的重要組成元素,經常補硒可以緩解大腦疲勞)。據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其天然成份的研究表明,小葉苦丁茶中含有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其中黃酮含量為1.37%~2.63%,比綠茶含量0.99%多0.38%~1.74%(黃酮具有維持血管的正常滲透壓、減低血管的脆性、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等作用)。小葉苦丁茶的咖啡鹼含量遠低於綠茶,長期飲用不上癮,不興奮失眠。魯迅說過:“什麼是好茶?小苦微甘即好茶!
據《本草綱目》記載,其“葉苦、味平、無毒、性寒,煮飲止渴明目,消炎利水”,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消炎的功效。苦丁茶還具有消炎殺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積、提神醒腦、減肥搞癌和抗輻射、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功效。
沖泡方法

適生條件
苦丁茶具喜陰濕的特性,故應選擇陰山坡地種植。年均溫10℃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相對濕度在80%左右。土壤PH為6.0~7.0,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土質疏鬆,保水保肥,通氣透水性能良好。種植方式
苦丁茶宜種在周圍有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適宜的種植時間為2~3月和10~11月。建園時要求環狀整地,畝施有機複合肥250kg作底肥,進行開廂種植,廂寬1.1m、深20~40cm、長度依地形而定,種植規格適度密植,行距0.65m、株距0.65m,單株或雙株錯窩種植,大約每畝種植1600~2000株,以發揮苦丁茶的個體優勢和群體優勢,利於苦丁茶儘快成園投產,提高單產。栽培管理
(1)修剪:苦丁茶定植後應立即進行定性修剪,高度為離地30~35cm;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二年生長停止後進行,時間在11月底止12月初,離地50cm剪去上面的枝葉。二次定型修剪完成後,蓬面的骨幹枝已基本形成,其主幹粗達10mm以上,每平方米發芽密度為1250個,樹幅可達10cm以上,為苦丁茶的豐產打下了基礎。(2)施肥:苦丁茶種植每年需大量的有機肥,於12月初開溝施,每畝用量為油枯250~300kg或雞糞2000kg;在春夏兩季適當地補充氮肥,每畝用量10kg。
(3)採摘:苦丁茶的生長期較長(2~11月),每年可能發4~6輪,種植後的第二年即可採摘。採摘標準唯一芽二葉、一芽四葉。春秋全天都可採摘,夏季最好在上午采,防止溫度過高造成芽葉變紅或質變。
(4)病蟲防治:在塊莖類農作物地中種植苦丁茶,要注意土壤消毒,防治根癌病發生;春秋末期注意蚜蟲的危害,可使發生情況採用吡蟲啉等藥劑防治。
(5)其他:苦丁茶喜陰濕,應注意保水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