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中心

中國-東協中心

中國-東協中心,是由中國和東協共同倡議建立的“中國—東協中心”於2011年11月在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正式揭牌成立,中國-東協中心的建成,對促進中國與東協國家全方位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概述

中國與東協領導人會議中國與東協領導人會議

中國-東協中心是一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旨在促進中國和東協在貿易、投資旅遊、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中心總部設在北京,今後將不斷拓展,並在東協各成員國和中國的其他地區設立分中心。2010年10月中國和東協國家領導人共同啟動了中國-東協中心官方網站,並宣布2011年建成實體中心,實體的中國-東協中心已於2011年8月開始試運行。

歷史背景

1991年中國同東協建立對話關係,體現了雙方順應時代潮流,探索區域合作的戰略遠見和勇氣,開啟了中國與東協關係的歷史進程,具有里程碑意義。20年來雙方恪守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在合作中倡導互利、互助、互鑒,促進共同發展;在困難面前同舟共濟,努力把挑戰轉化為機遇;共同致力於和平共處和睦鄰友好,積極營造安全、和諧的地區環境。
中國與東協作為致力於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在前所未有的廣泛領域和高水平上開展交流與合作,成為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與東協共同取得的輝煌成就,為增進本地區人民福祉,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對亞洲乃至世界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
世界正處於深刻複雜的變化之中。世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有可能長期存在。中國和東協既要充滿信心,又要保持清醒,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朝著既定的方向和目標繼續邁進。雙方要加強戰略溝通和戰略互信,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由東協主導東亞合作進程,在多邊領域維護共同利益,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

主要成員

中國和東協10個成員國是中國—東協中心成員,中國和東協的企業和社會團體可通過向中心秘書處提出申請成為聯繫會員。

重要意義

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紀念峰會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紀念峰會

中國—東協中心充分發揮自身作為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權威優勢,同時也將不斷更新觀念,採取更具靈活性的操作方式,立足中國與東協各國企業與民眾的需求,其中特別關注雙方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主動為政府、社會、企業、個人的溝通搭建便捷橋樑,服務於社會。中心將積極推動落實中國與東協確定的多領域合作項目。
中國—東協中心成為信息、諮詢和活動的核心協調機構,向中國和東協的公司和民眾介紹和宣傳中國和東協的產品、產業和投資機會、旅遊資源、文化及教育;為中國和東協的商務人士和民眾提供一個關於貿易、投資、旅遊、文化和教育的綜合信息庫;將開展貿易和投資領域的研究。

中國-東協關係2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讚賞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睦鄰友好政策,以實際行動支持東協國家發展和東協一體化建設,支持東協在區域合作中的主導地位,推進區域合作所作的努力,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東協各國願與中國繼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深化戰略互信,抓住機遇,全面提升務實合作水平,共同為促進本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東協對雙方未來合作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東協關係

基本情況

發展歷程:1991年,中國與東協開啟對話進程。1997年,雙方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係。2003年,雙方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中國作為域外大國率先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多年來,中國與東協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經濟合作成效顯著,各領域合作持續拓展。中國-東協合作已成為中國周邊外交一大亮點。
重要檔案:《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聯合聲明》(1997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02年)、《中國與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2002年)、《中國-東協領導人關於非典型性肺炎問題特別會議聯合聲明》(2003年)、《中國-東協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畫》(2004年)、《中國-東協紀念峰會聯合聲明》(2006年)、《落實中國-東協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畫(2011-2015)》(2010年)、《中國-東協領導人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2010年)、《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2011年)等。

合作機制

中國同東協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對話合作機制,主要有領導人、部長級和工作層三個層次。
領導人會議是中國-東協合作框架下最高層級的機制,每年一次,主要對中國-東協合作及其長遠發展做出戰略規劃和指導,自1997年起已舉行14次。此外還召開過3次領導人特別會議,即中國-東協領導人關於非典型性肺炎問題特別會議、東協地震和海嘯災後問題領導人特別會議和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部長級會議負責政策規劃和協調,大多一年一次。迄已建立外交、經濟、交通、海關署長、總檢察長、青年事務、衛生、電信、新聞、質檢和打擊跨國犯罪11個部長級會議機制。中國-東協合作框架下共有5個工作層會議機制,分別是外交高官磋商、聯合合作委員會及工作組會議、經貿聯委會、科技聯委會和商務理事會。由東協10國駐華大使組成的東協北京委員會也是雙方溝通和合作的渠道之一。2010年10月,雙方還建立了中國-東協銀行聯合體。2011年11月,中國-東協中心正式成立,成為推進雙方合作的又一個重要平台。

中國-東協自貿區

2002年11月,中國同東協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決定於2010年建成中國-東協自貿區,正式啟動了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設進程。雙方《貨物貿易協定》、《服務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均已簽署並開始實施。2010年1月,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
2010年,中國-東協貿易額高達29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5%,中國對東協逆差164億美元。2011年,雙方貿易額達3628.5億美元,增長23.9%。其中,中國從東協進口1928億美元,對東協出口1701億美元,中國對東協逆差227億美元。中國是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截至2011年7月,雙方累計相互投資額近800億美元,中國對東協投資約130億美元。2011年1至10月,中國對東協非金融類投資23.4億美元,東協對中國投資52.7億美元。

領域合作

雙方確定農業、信息通信技術、人力資源開發、相互投資、湄公河流域開發、交通、能源、文化、旅遊、公共衛生、環境為11個重點合作領域,在法律、非傳統安全、青年事務、禽流感、教育、新聞、勞動保障等20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已簽署農業、信息通信、非傳統安全、大湄公河次區域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文化、衛生和植物衛生、新聞、智慧財產權、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式、中國-東協中心等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還同汶萊、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四國正式簽署《經濟合作框架》,以加強中國同東協東部增長區的合作。
2009年,中國宣布在今後3至5年向東協國家提供150億美元信貸,包括67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截至目前,中國已向有關東協國家提供月55.6億美元優惠貸款,83億美元商業貸款已超額完成。2011年,中國宣布在150億美元信貸基礎上追加100億美元信貸,其中包括40億美元優惠貸款。2009年,中國宣布設立總規模100億美元的中國-東協投資合作基金,主要為雙方基礎設施等重大合作項目提供融資支持。中國與東協還設立了中國-東協合作基金和中國-東協公共衛生合作基金,用於支持具體領域合作項目。
中國與東協之間還有一些重要的領域合作平台。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已在廣西南寧舉辦8屆。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已在貴州貴陽舉辦4屆。2009年,雙方簽署了《建立中國-東協中心諒解備忘錄》。中心網站於2010年10月第13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期間正式開通,實體中心於2011年11月第14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期間正式揭牌成立。

中國參與情況

中國領導人出席了歷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提出一系列倡議和主張。中國積極參與中國-東協框架下各領域部長會和高官會等會議,同東協就具體領域合作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深入討論。通過主辦和參與具體合作項目,為推進中國-東協務實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12月起,中國任命駐東協大使(非常駐)。2010年10月,中國在駐印尼使館設立東協事務辦公室。
2011年11月18日,第14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紀念峰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議發表了《紀念峰會聯合聲明》。溫家寶總理就加強與東協經貿、互聯互通、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等領域合作提出倡議,重點包括:2012年設立中國常駐東協使團;將2012年設為中國-東協科技合作年,啟動中國-東協科技夥伴計畫,舉行首屆中國-東協科技部長會議;在2009年中國承諾未來3年向東協國家提供150億美元信貸支持基礎上追加100億美元信貸,其中包括4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建立中國-東協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加強中國-東協海上互聯互通;設立30億人民幣中國-東協海上合作基金;為東協建立10個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在中國設立中國-東協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與東協災害管理人道主義援助協調中心建立機制化聯繫,適時召開中國-東協災害管理部門高官會議;建立中國-東協文化部長級會議機制等。
為紀念建立對話關係20周年,2011年雙方共同組織了中國-東協昆明外長會、東協常駐代表委員會訪華、“感知中國”等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