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錢莊博物館簡介
![中國錢莊博物館](/img/1/312/nBnauM3XzADMxUzN2MTM0IjN3QTM5IjN0gTOzQTNwAzMxAzLzE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沿革綜述
清代康、雍、乾、嘉年間,本城當鋪、賬局、錢莊、銀樓等組織已初具規模。嘉慶十八年(1813)重修市樓碑誌載,平遙商號700餘家,其中金融字號有25家。商業金融並重的行業優勢,為票號在乎遙首創成為最現實的可能。
![中國錢莊博物館內部](/img/b/7b6/nBnauM3X0EjM0cDM3cjM0czM0MTM3cTN0kTMwADMwAjMxAzL3I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公元1823年,由平遙西達蒲村李大全投資白銀30萬兩和細窯村掌柜雷履泰共同創立日升昌,從此結束了我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後金融局面,極大地加速了商業運轉和貨幣流通,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其經營的黃金時期年匯兌總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可謂“日利千金”;其經營網點遍布除東北、西北以外的整箇中國,可謂“一紙風行”。然而,更讓我們嘆服的是:票號產生的百餘年間,外患頻頻,內亂不斷,日升昌在風雨飄搖的一百年,縱橫捭闔,雄視商界,形成了一整套極具現代意義的管理制度。 如今的日升昌舊址,已開闢為中國錢莊博物館。人們在這裡所見所聞的是一百多年的過去。儘管日升昌小小的院落無法與現代銀行的摩天大樓相比,日升昌僅有的分號也無法與當代覆蓋全國的金融網點相比,但我們可以從日升昌看到當代銀行的影子;從日升昌領略到中華民族的智慧;我們可以從日升昌感受一種銳意改革的精神,鼓聞一個時代進步的聲音。
景點建築風格
![中國錢莊博物館](/img/3/904/nBnauM3X0IjMxQTM3cjM0czM0MTM3cTN0kTMwADMwAjMxAzL3I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綜觀日升昌建築風格,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外雄內秀
日升昌的建築,給人一種外雄內秀的感覺。面闊五間的鋪面,二層木結構覆瓦硬山頂建築,輔以五級青石台階,加上沉重厚實的黑漆大門,使人感到宏偉壯觀。到日升昌後牆外觀賞,則是那種抬頭望不到頂,牆厚估不透邊,比相鄰民居驀然高出一截的深宅大院的不凡氣勢,除了感嘆雄渾,你再無別的選擇。 如果說日升昌建築的"外雄",具有明顯的廣告目的,那么其建築的“內秀”,則更側重於藝術欣賞。清代技藝高超的地方工匠,在建築內裝潢方面,一一作了細緻處理,精美絕倫。如日升昌各室內分隔,均用精雕細刻的隔扇完成。門廊前拐角處,裝飾有精美的雕花雀替。工匠把民居中較普遍套用的磚雕、木雕、石雕技術,運用到商號店鋪建築中,增加了商號店鋪的生活情趣,使高大雄渾的建築又透出輕巧和溫馨。
![中國錢莊博物館高清大圖](/img/4/aa4/nBnauM3XxQjN0ATMwkDNwEDN0QTMwcDM2AzMyQTMwAzM4IzL5Q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二、正倒結合
日升昌主體建築,從鋪面方向看,似坐南向北,呈倒座型。但穿過中廳,來到後院,如同調了方向,院落又成為坐北向南,呈正座型。這種正倒結合型商號店鋪,實屬罕見。如前所說,這種格局有整體建築分期完成的客觀原因,但更顯出地方建築工匠因地制宜、構思巧妙的高超建築藝術和素養.非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建築大師,是很難做到如此完美、和諧、統一的設計的。
三、主從互補
日升昌的建築,主從互補,進一步體現了其建築風格的完美和協凋。以日升昌前院為例,鋪面高大的硬山建築,在里院無疑給人以封閉、壓抑的感覺。但東、西櫃房等從屬建築,取低平單坡建築態勢,又形成錯落有致、洞開天地、起伏跌宕的空間效果。又如在中廳前後,與廂房銜接處,留下較為寬闊的明堂,在彌補中廳東西間日照不夠充足的同時,又減緩了主從建築間太大的落差,使人產生一種平緩、舒展的心理感受效果。 在中軸系列建築東側,其他輔助建築設施,宜低則低,宜高則高,宜連則連,宜斷則斷,相互協調,相得益彰,大大增加丁這座商業店鋪的整體美感。
四、精簡有別
清代中葉,等級森嚴,這一特點也體現在商業店鋪的建築上。日升昌21座建築中,在精緻與簡陋上,具有明顯的區別。總經理居室,建築較為精緻;小夥計住的櫃房,則要簡陋得多。同在賬房內,主賬先生住裡間單間,副手則住大間,睡通炕。精簡有別,是日升昌以及其他商號店鋪普遍存在的現象。
![中國錢莊博物館高清大圖](/img/3/eea/nBnauM3X3EzNxUDNyMjNwEDN0QTMwcDM2AzMyQTMwAzM4IzLzY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五、突出實用
日升昌的建築,突出實用是一個顯著特點。這是商人重利主義原則在建築觀念上的一個重要反映。在日升昌多處建築中,都體現了突出實用這樣一個原則。最為明顯者,如伙房建築。在後院東房中,有設定較好的頂櫃,用於放置乾鮮蔬菜。齊整的牆櫃,則放置灶具、碗筷、油鹽醬醋等。煙道過山牆處,為防止火災,不用挑檐木而用了石頭挑檐。
中國錢莊博物館的興衰
嘉慶年間
![中國錢莊博物館的錢票](/img/e/f7a/nBnauM3X4MDO1UTM3cjM0czM0MTM3cTN0kTMwADMwAjMxAzL3I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道光六年(1826) 道光六年(1826),在平遙城多年經營數家商號的介休縣北賈村大財東侯培余,早已十分關注日升昌錢莊的經營狀況。侯趁日升昌協理(二掌柜)毛鴻翱與總經理雷履泰發生矛盾退出票號的機會,重金聘請毛並委以重任,先後將蔚泰厚綢布莊、蔚豐厚錢鋪、蔚盛長綢緞莊、天成亨細布莊。新泰厚綢緞莊等5個商號均改營為票號,組成了著稱於世的平遙“蔚”字五聯號。 道光十八年(1838),日升昌財東和掌柜議定,由日升昌錢莊出資,成立日新中票號,以增加與"蔚"字五聯號的抗衡力量。從此,平遙票號發展到7家,初步形成了山西票號中最早的平遙幫,走過了乎遙票號的初創階段。 道光二十年(1840)-鹹豐十年(1860) 在平遙票幫形成的同時,鄰近的祁縣、太谷大財東也爭相效仿。先後有太谷志成信、祁縣合盛元等票號成立,逐步形成山西票號中的平、祁、太三幫。正當平遙票號初創不久、穩步發展的時候,道光二十年(1840),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制度逐步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久,又發生了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以及隨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火連年,使平遙票號一度進入曲折期。尤其南方各分莊,或遭搶劫或收撤,“夥友人身不得安寧,財產銀錢難以避險”,匯兌業務無法正常進行。平遙票號面對困境,一方面不得不暫撤分莊,縮小規模,裁汰人員,減輕負擔,以曲求伸;另一方面,仍在迎難而上,頑強奮鬥。鹹豐三年(1853),榆次聶店村大財東王棟在乎遙南大街又設立了協和信票號;鹹豐六年(1856),又與本邑王智村米秉義共同投資,設立了協同慶票號。在鹹豐九年(1859)前,由蔚字五聯號創始人毛鴻翔等人投資,設立了蔚長厚票號;鹹豐十年(1860),祁縣大財東渠氏父子,又在乎遙城南大街設立了百川通票號。平遙票號發展到11家。鹹豐十一年(1861)-光緒十六年(1890) 鹹豐十一年(1861)始,平遙票號進入蓬勃發展期。同年,介休縣北辛武村巨商冀家,看好票號發展勢頭,將在城內東大街經營多年的乾盛亨布莊改營票號,帶動了票號業的發展,成為平遙票號發展的重要標誌。此後30年間,相繼成立的票號還有:謙吉升、其昌德、雲豐泰、松盛長、祥和貞、義盛長、匯源涌、永泰慶等,總計
![中國錢莊博物館的錢票](/img/7/5a8/nBnauM3XzATN2YTM3cjM0czM0MTM3cTN0kTMwADMwAjMxAzL3I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日升昌的衰落,很快影響了其他平遙票號。先後有協同慶於民國2年(1913),蔚盛長於民國5年(1916),百川通於民國7年(1918),蔚長厚於民國9年(1920),蔚泰厚、新泰厚、天成亨、寶豐隆等於民國10年(1921)相繼倒閉或歇業。其間,蔚豐厚票號於民國5年(1916)5月招集新股,改組為蔚豐商業銀行,後於民國9年(1920)倒閉。日升昌票號在破產整頓中,梁懷文開誠布公,和盤托出,周鏇於眾債權人、商會及北京審判廳、察廳、法務部之間,很快取得各方諒解和信任,日升昌暫免破產。民國12年(1923),清理取得成效,經債權人同意,由債權作股東,保留日升昌招牌,重新復業。梁懷文擔任總經理,勉強維持經營,然規模已大大縮小,分莊除北京、天津等地外,其餘全部收撤。民國21(1932),日升昌改營錢莊。至此,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合上歷史的最後一頁。歷時一百餘年的平遙票號退出了中國金融的歷史舞台。建築風格綜述 日升昌以首創票號聞名於世。然而,當親眼昌舊址以後,就不能不對其建築風格也產生讚嘆! 日升昌前臨繁華街市,後通幽靜巷道,占地1600餘平方米,有大小建築2l座,形成一座完整的、功能齊全的商業店鋪院落、其建築風格,既有商業建築的共性,又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殊性。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日升昌的建築為深入了解和研究歷史文化、商情商俗、建築藝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旅遊資源。作為商業店鋪,日升昌總體布局呈現一種外雄內秀,主從互補,正倒結合,精簡有別,突出實用的自然美感。 據初步考證,日升昌舊址,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建築期,前院、二院,包括中廳為一個建築期,後院、後通道、後大門等屬於另一個建築期。其顯著特徵表現在中廳與掌柜居室採取了並牆而立的方式,且兩牆高差較大,地面水平不一。但分屬兩期的建築,又能做到巧奪天工,珠聯璧合,自然過渡,完美融合,顯示出設計者的藝術素養和建築工匠高超的建築技術水平。不同建築期形成的主體建築,採用了我國北方建築對稱均衡的布局方式。從木結構閣樓硬山頂式鋪面,到單坡大屋頂中廳,再到單坡大屋頂後廳,主體建築一一有序地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櫃房,賬(東)、信房(西)、伙房(東)、客房(西)等次要建築,對稱分布在中軸線兩邊。這種布局方式,在乎遙古城的許多商號店鋪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和反映。如位於日升昌舊址斜對面的寶豐隆票號舊址,位於日升昌舊址東面的蔚泰厚、蔚豐厚票號舊址,都屬於這種布局方式。不同的是,日升昌主體建築東側的非主體建築部分,由於布局合理、安排得當、突出實用,使日升昌整體建築格局,更加完美。如東書房的建築,填補了空缺;東閣樓的建築,加強了中廳整體美感;東過道的設定,便利丫通行;東廁所的建設,既方便了生活,又補充了與鄰院牆壁形成的缺口;寬暢的後通道,與後大門相連,位於兩院高牆之下,有利於車馬通行,方便了日升昌票號東掌乘坐轎車及現銀等貴重物品的運送;完善便捷的側面建築,則是一般商號店鋪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