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村

王智村

平遙縣寧固鎮王智村位於汾河以西,距平遙火車站18公里。全村365戶,農業人口1257人,耕地面積3248.7畝。全村產業主要以種植為主,是典型的農業村,種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等,經濟較為落後。村中朱姓兩大家,皆為明朝宗室。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晉王朱棡後裔,輩分跨“學繼前修,典禮”六世。

地理位置

山西省平遙縣寧固鎮王智村

歷史文化

朱元璋給朱棡後人規定的二十個字是:“ 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民國十二年(1923年)以汾陽籍慶成王(第一代慶成王朱濟炫為朱棡第四子)後裔、舉人“呂”慕端為首的“張”述剛、“李”述義、朱述義等六人重刻朱氏家譜續擬慶成王之後的二十字輩:“典禮崇三恪,彝倫敘九疇,官儀原在漢,世德尚思周”。

清鹹豐六年(1856年),王智村人米秉義與榆次聶店王家在平遙南大街創立了“協同慶”票號,在北京、天津、張家口、開封、西安、上海、漢口、長沙、福州、廈門等31處設有分號,多年經驗後終成為清末十大晉商之一。現村中老幼皆知的“米大寨”便是。

著名人物

近百年來村中有馮廷尉、郭青山、范忠良、范忠善等四人分別犧牲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及西南剿匪,為民族做出了貢獻。

王智村解放前有馮廷尉在1929年考入北平大學(今北京大學)。解放後更是人才輩出,不完全統計,目前直接從王智村考入大學,後獲得博士學位的有1人,碩士6人,其他中專、大專及本科院校的不勝枚舉。目前王智村走出去的優秀人才活躍在全國的各行各業。

經濟狀況

上世紀80年代,王智村是遠近聞名的蔬菜村、西瓜村。90年代後,村中人開始收售廢舊鋼材,時至今日,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廢舊鋼材集散地,收售範圍覆蓋周邊縣市,並遠銷河北,從業多達數十戶。同時近些年來,外出經商之風逐漸興起,近則太原、臨汾、汾陽、介休,遠則新疆、湖北、天津、黑龍江、陝西等地都有著勤勞的王智人的身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