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四大綢都
杭州、蘇州、湖州、盛澤,並稱中國四大絲綢之都。
浙江省湖州市——“中國絲綢真正故鄉”
湖州素有“絲綢之府”、“中國綢都”、“湖絲衣天下”的美稱。湖州地處太湖之濱,河流縱橫,有很好的種桑、養蠶、繅絲的自然條件。湖州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其質地緊密,細潔光亮,色彩斑斕,僅見於古代文獻中的絲織品名稱就有帛、絹、綢、縵、綺、羅、綾、繡、綿、紗等20餘種。
湖州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錢山漾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碳化的絹片。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確定絲線、絲帶、絹的年代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並已確定的最早的絲綢織物成品。它的發現使湖州絲綢的歷史前推4700年,成為世界絲綢最老的壽星。它的發現同時也推翻了中西陵氏之女黃帝元妃嫘祖(約公元前2550年)發明養蠶的神話傳說。這些絹片已成為浙江絲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湖州至今還保存著與絲綢遺址有關的“織里”等地名。
江蘇省蘇州市——“絲綢之府”
蘇州唯亭鎮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紡織品實物殘片;吳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紡輪和骨針,以及帶有絲絞紋和蠶紋的陶,這都說明了蘇州古代先輩很早就掌握了養蠶紡絲的技術。蘇州在上古時期屬九州中的揚州,夏禹時就有絲織品土貢“織貝”一類的彩色錦帛。
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國觀禮時,曾將吳國所產的縞帶贈給鄭相國子產。據《史記》載: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吳楚兩國因爭奪邊界桑田,曾發生大規的“爭桑之戰”,說明蠶桑之利在當時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吳國都城就在蘇州,三國東吳時,絲帛之饒,衣復天下。
蘇州絲綢已發展成為“瞻軍足國”的重要物資。南北朝時,有日本使者求吳織、縫織女工歸,《日本書紀》亦有相應的史實記載。
蘇州絲綢博物館,是中國第一所絲綢專業博物館。1989年10月蘇州絲綢博物館在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祠故址舉行開館典禮,並展覽了基本陳列,1991年9月20日新館竣工。蘇州絲綢博物館是一座清新典雅、動靜結合的博物館:也是一座集收藏、陳列、科研、教育、複製、生產、購物、餐飲和旅遊於一體的多功能博物館。
蘇州還建有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絲綢工學院的前身是1903史量才先生創辦的上海私立女子蠶業學堂。後經過幾次調整,1960年定名為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併入蘇州大學。2008年,學校專業調整,材料工程學院更名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設有紡織工程系、輕化工程系、服裝設計與工程系,並設有絲綢科學研究院、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絲綢工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院中心實驗室。紡織科學與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紡織工程學科為江蘇省省級重點學科和品牌專業。
浙江省杭州市——“絲綢之府 ”
杭州有“絲綢之府”之稱,並建有中國絲綢博物館。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絲織物就已揭示了杭州絲綢的歷史之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絲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詩句又道出了當時杭州絲綢的水準之高,舊時清河坊鱗次櫛比的綢莊更見證了絲綢經濟的繁榮。
杭州絲綢,歷史悠久,質地輕軟,色彩綺麗,品種繁多,有綢、緞、綾、絹等十幾類品種,最著名的品牌有喜得寶、萬事利、凱地等。杭州市餘杭區是國家確定的“絲綢織造基地”,杭州已連續舉辦四屆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全國絲綢信息中心也坐落在杭州,所有這些充分證明了杭州具有發展絲綢產業的獨到優勢。項目為“中國紡織面料—絲綢產品流行趨勢”,杭州作為發布地最能體現行業的代表性。
江蘇省盛澤鎮——“綢都”
盛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歷史上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於世,有“綢都”的美稱。地處太湖流域,沃野平展、湖盪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分,宜稻麥、宜蠶桑,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都。
盛澤鎮先後被國家科委評為“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絲綢名鎮”。盛澤已成為中國絲綢紡織的主要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並向建設國內最大、世界著名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邁進。
東六大綢都
2003年,六大絲綢產業城市杭州、蘇州、嘉興、無錫、湖州、吳江被中國國家相關單位授予“中國綢都”的榮譽稱號。
浙江省嘉興市——“絲綢之府”
嘉興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
嘉興有4700餘年的絲綢文化歷史,被譽為古代的“絲綢之府”,當代的“中國綢都”,絲綢歷史源遠流長。嘉欣絲綢園內集栽桑、養蠶、繅絲、織造、印染、服裝於一體,您可以了解到從蠶繭到絲綢服裝的全過程,傳統的產業鏈,現代化的生產過程,極具觀賞魅力。
嘉興絲綢工業園
嘉興絲綢園投資興建於2001年,是反映農村的一個自然場景。遊客在這裡可以了解蠶農辛勤養蠶的過程,也可看到桑蠶一生的生長過程。遊客通過身臨其境的互動方式,融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於一體,在這裡您每天都可以看到養蠶的實景。嘉興絲綢園園內環境優美,是先進的絲綢工業製造基地,同時也是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工業園地處嘉興市近郊,距滬杭蘇高速公路出口僅300米,距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等重要城市僅一小時左右車程,交通極為便利。絲綢園占地650畝,總投資為3億多人民幣,是一家國家級絲綢產業特色園區 。
江蘇省無錫市——江南“綢都”
無錫是中國編絲織綢的基地。二、三十年代,無錫的繅絲生產居全國之冠,在國內外享有“絲都”之譽。無錫的蠶桑事業,起源於商末吳泰伯建都梅里時,明清以來更興盛於農村。近代的繅絲更是聞名海內外,無錫絲綢飄逸瀟灑、素雅莊重、富貴華麗,更有適合多種需求的面料供選擇。
作為全國聞名的紡織城,無錫擁有紡織企業6000多家,早在上個世紀就以“布碼頭”聞名於世,2005年全市紡織工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紡織總量占全市工業經濟近兩成。在無錫市政府“十一五”規劃中,紡織業成為該市致力發展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
西部綢都
四川省南充市——中國西部惟一的“中國綢都”
四川南充是全國四大蠶繭、絲綢生產出口基地之一,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絲綢工業中心。“天上取樣人間織,滿城皆聞機杼聲”,這膾炙人口的詩名,就是對著名的“蠶桑之鄉”、“絲綢之城”南充的形象寫照。是中國西部重要的蠶桑生產基地之一,“巴蜀人文勝地,秦漢絲錦名邦”。
南充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被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綢都”稱號的城市,該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是川東北經濟、商貿、科教、信息中心,南充的綢緞生產銷售量、絲綢製成品銷售量、絲綢出口創匯為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名。全市已具有桑、蠶、種、繭、絲、綢、絹和印染、針織、服裝、絲毯、絲綢床上用品、蜀繪絲綢工藝品、絲織機械、絲綢科研、教學以及內外銷售等門類齊全的生產體系,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具規模、最配套的繭絲綢產區之一。
南充,具有5000多年的蠶業歷史。是中國西部地區蠶繭、絲綢生產規模最大、絲綢產品最豐富的城市,也是西部桑蠶種、繭絲綢、科研教學最集中的地區。西漢,南充絲綢成為朝廷貢品;唐宋,南充“順慶大綢”飲譽京城,暢銷絲綢之路;果州之綾,被日本皇室珍為國寶;公元1915年,南充絲綢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蓋群芳而獲金獎。南充絲綢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出口絲和綢曾分別占四川省出口絲、綢的50%、80%,被外商譽為“萬能絲”、“萬能綢”。
南充現轄5縣三區一市,擁有726萬人口,其中有100萬蠶農,具有年產桑蠶絲4000噸、年產絲織品5000萬米、年產絲綢服裝及絲綢製品500萬(套)件的生產能力。南充絲綢具有“享天寶物華之譽,勝蘇杭品質之優”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