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每年(或兩年)評選一屆,對在我國經濟改革發展中產生重大影響的經濟理論進行重獎,該獎項以經濟理論貢獻為根本標準,主要獎勵已經經實踐檢驗的關於中國經濟的重大經濟理論,每次獎項只獎勵一個經濟理論,獎金額為五十萬元,是目前國內金額最大的社會科學類的獎項。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評選採取專家推薦、廣泛參與、公開評選的方式進行。這將是第一個由經濟學家廣泛民主推選、社會公眾投票參與,近200位重要的經濟學家最後評審投票表決,公開評選出來的經濟學大獎。
2、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動經濟科學的創新與進步,鼓勵原始創新性成果的湧現,促進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理論性研究,特設立“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第二條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由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等五家單位發起設立並組織。2009年起,增加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為共同主辦單位。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由主辦單位代表和其他有關人士組成,秘書處設在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由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負責具體實施工作。
第三條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每年評選一次,設“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一項,最多獲獎人數不超過3人,獎金總額為50萬元人民幣。
第二章 獎勵的原則
第四條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獎勵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遵守憲法、熱愛祖國、在中國經濟理論研究方面作出重大原始創新性成果的主要貢獻人。該項成果需在中國經歷十年以上理論驗證或實踐檢驗,並對中國經濟發展或改革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五條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將遵循公眾參與、經濟學界民主投票產生的原則;遵循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遵循尊重歷史、學術嚴謹、實事求是的原則。
第三章 獎勵範圍和評選程式
第六條
候選理論的徵集。通過公開渠道,廣泛徵集候選理論。候選理論或其代表作應是已經以文字形式公開或內部發表,發表時間原則上不早於改革開放開始的1978年,不晚於評獎年份前10年,即2008年度評獎的候選理論發表時間截止到1998年底,2009年度評獎的候選理論發表時間截止到1999年底,2010年度評獎的候選理論發表時間截止到2000年底,往後依次類推。申請和推薦候選理論需完整填寫《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候選理論申請表》與《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候選理論推薦表》,並提供申請人和推薦人的真實身份和姓名。
第七條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組織委員會將申請和推薦的理論以及相關意見在網上和其他媒體公布,公眾可對網上公布的候選理論發表評論。
第八條
全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國家重點高校財經類院系、重要學術刊物和媒體負責人、國際著名中國經濟研究機構以及其他重要經濟專家至少100名專家、學者為受邀評審專家。由評審專家投票決定最終獲獎者。
第九條 評審專家投票結果的第一名為本年度獲獎理論。如果第一名獲獎者不同意接受本獎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本獎項,則下一名自動遞補為獲獎者。
第十條 “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組委會將聘請公證機構對評選計票全過程和結果進行公證。
第四章 獎項其他規定
第十一條 若某項候選理論成果由一人以上分別做出了重大原始創新性貢獻,申請和被推薦者可以超過一人。
第十二條 若申請和推薦的理論貢獻人為一人以上時,應分別說明各人在該課題中所做出的主要貢獻。
第十三條
獎項只授予在世經濟學家,每人終身只可獲獎一次。每屆評獎如有其他補充標準,須提前公開說明,評獎的具體細則由“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組委會或執行委員會發布。
第五章 頒獎
第十四條 組委會將邀請獲獎者參加頒獎的有關活動,包括出席頒獎儀式、接受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獎金、證書及其他有關活動等。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五條 本章程經主辦單位協商通過,自2008年4月9日生效,2009年6月15日修訂,由“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組委會負責解釋和修訂。
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
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二OO九年六月十五日
3、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主辦單位簡介
一、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
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全稱“北京市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前身為1996年成立的董輔礽經濟科學獎勵基金。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於2004年12月31日正式註冊為獨立法人機構——北京市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是以“推動經濟科學的創新與進步”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是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基金會的業務範圍包括了評獎教、學、研成果,資助、組織學術活動,開展教育培訓、考察交流、出版等活動,以及其他推動經濟科學創新與進步的公益事業。
從董輔礽經濟科學獎勵基金開始,基金會(包括獎勵基金期間)已經持續運行了十二年,開展了多項經濟學公益活動,累計公益支出幾百萬元,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基金會資助了多個經濟研究和學術交流項目,編輯出版了多部經濟學術著作或論文集,並在高等學府設立獎勵,獎勵在經濟學研究與教育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經濟學人才逾二百人次,其中不少人已經成為經濟學界的優秀學者或經濟界的棟樑。
自董輔礽經濟科學發展基金會成立(包括獎勵基金期間)以來,基金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獲得了關心支持中國經濟科學建設和發展的機構和個人的大量捐贈,基金會持續十二年規範運作,積累了豐富的社會資源和管理經驗,財力也大幅提升,成為國內財力最雄厚的經濟學基金之一。
基金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合組織設立的“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和“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是基金會永久性學術公益項目。
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鄧小平、葉劍英親自批准設立的直屬於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也是我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經過近30年的實踐,研究生院已初步形成了從招生錄取到研究生教育和培養、學位授予以及海外留學研究生、成人繼續教育和同等學歷申請學位等一整套研究生教育和培養體制機制,建立起了適合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點的“集中辦院、按所設系、分片教學、統一管理”的辦學模式。
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建立以來,在黨中央親切關懷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直接領導下,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教授資源,研究生教育和培養事業獲得了持續健康發展。研究生院下設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等,現有6個教學研究部、38個教學系(即中國社會科學院按研究所分別設立的35個教學系和國家發改委設立的投資經濟系、國家語委設立的語言文字套用系、建設部設立的城鄉建設經濟系等)。其中經濟學教學研究部有經濟系、工業經濟系、農村發展系、財政與貿易經濟系、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系、城鄉建設經濟系、投資經濟系、城市發展研究系、人口與勞動經濟系、金融系、政府管理與公共政策系等十一個系。全院現任國內外著名的博士生導師436名、碩士生導師495名,出版和公開發表了大量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為我國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設定最完整的研究生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87個,自主設立碩士授權點5個,還有公共管理碩士和法律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校生1600多人(其中留學生100多人)。到目前為止,研究生院共培養並授予博士學位研究生2000餘人、碩士學位研究生近4000人,還培養出了一大批學有所成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這些高級專門人才學成分赴祖國各條戰線並迅速成長為國家經濟建設、理論建設、學術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目前,全院上下正在治理、經營、建設和發展好研究生院的總方針指導下,按照“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辦成一流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的總要求,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加強教學科研和管理兩支隊伍建設為支撐,以校園建設、教學與重點教材建設和育人工程等三大工程為重點,努力開創研究生教育和科學研究工作新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任院長為周揚、溫濟澤、胡繩、江流、浦山、方克立、李鐵映、武寅,現任院長為劉迎秋。
三、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於1985年,其前身是始建於1912年的北京大學經濟學系,是中國高等院校中建立最早的經濟系科。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是其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是國內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師資力量雄厚,既有一批學養深厚、享譽國內外的老一輩學者,又有眾多銳意進取、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目前教授22位,副教授28位,講師17位,在站博士後32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是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政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等6個本科專業,7個碩士學位點,6個博士後學位點,一個國內成立最早的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和12個研究機構。2005年,經濟學院共有學生8000多人,其中博士生81人,碩士生286人,本科生748人,留學生119人,研究生課程班學生600人,成人教育部學生6000多人。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目標是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好的,並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學院。目前,經濟學院在院長劉偉教授的帶領下,正積極加強學院的軟硬體設施,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向著未來的輝煌目標大踏步前進!
四、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於1998年,其前身可以溯源至1946年華北聯合大學設立的財經系,1947年改稱經濟學系。中國人民大學正式命名後,於1956年重建經濟學系,1957年成立世界經濟教研室,是新中國經濟學科的重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宋濤教授先後任經濟學系主任和名譽主任,吳大琨教授任世界經濟教研室主任。六十多年來,經濟學院始終走在中國經濟學教育研究的前列。現任院長為楊瑞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是其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在全國享有盛譽。這裡是全國第一批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學、世界經濟學等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第一批建立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首批建立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並在評估中列全國第一;中國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率先躋身國家百家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在國內率先獲得理論經濟學博士學位一級授予權。目前,經濟學院下設經濟學系、國際經濟系、國民經濟管理系和經濟學研究所。現有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等2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國民經濟學等3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世界經濟學等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個國家百家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和1個“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作為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的理論重鎮,這裡創造出大批高質量、具有重大影響的優秀科研成果,在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引進與研究外國經濟思想和現代西方經濟理論以及創建中國經濟學學科體系、探索改革開放的理論與政策、培養經濟學理論和實踐人才等方面,始終保持在國內的領先地位。2004年,在由國家教育部評出的全國80個一級學科排名中,以經濟學院所屬學科為主體的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等五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位。2007年,在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全國一級學科評審排名中,經濟學院在全國經濟學科中排名第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現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經濟史、經濟思想史、世界經濟、國際貿易、企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等10個博士點,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經濟史、經濟思想史、世界經濟、國際貿易、企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學等11個碩士點,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民經濟管理等3個本科專業,1個“經濟學-數學”雙學位實驗班。學院在建國家“211工程”重點項目“中國經濟學的建設與發展”、“985工程”重點項目“中國經濟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群英薈萃,大師雲集,擁有一批全國一流的老中青結合的教育團隊。他們中既有宋濤、衛興華、胡鈞、杜厚文、胡乃武、吳易風、高成興、劉成瑞、魏權齡、劉起運等老一輩著名經濟學家和學界宿耆,也有以林崗、楊瑞龍、黃衛平、黃泰岩、方福前、顧海兵、雷達、劉鳳良、張宇、鄭超愚等中青年專家為代表的新一代學術中堅,還有劉元春、周業安、李軍林、楊其靜等青年學術帶頭人。學院現有在職教師共有專任教師101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導師45人。擁有博士學位的82人,占在職教師總數的82%,具有海外學位的教師17人。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1人,北京市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人選4人,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41.92,-0.91,-2.12%)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8人,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人選9人,入選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專家或主要成員7人。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結納四海,貫通中西。目前已與歐美日澳等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建立了學術聯繫。經濟學院還聘請了斯蒂格利茨、蒙代爾、澤爾滕、斯特恩等諾獎得主和著名經濟學家為名譽教授,聘請了馬凱、朱之鑫、李德水、魏禮群、劉鶴、寧吉喆、曹遠征等一批政府官員和國內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同時,經濟學院還與國內外企業、銀行、證券、高校、研究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面向嶄新的未來,學院將弘揚“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人大精神,進一步發揚傳統,追蹤現代,不斷創新,努力創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體系與教學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學、一流的管理,培養一流的經濟學人才,保持經濟學科在全國高校的領先位置,在“創建世界一流經濟學院”的進程中創造新的輝煌。
五、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坐落在美麗的珞珈山麓、東湖之濱,前身為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設立的“商務門”,1928年設立武漢大學經濟系,1985年設立經濟與管理學院,是國內歷史悠久的經濟學、管理學高等學府。武漢大學經濟研究所是其重要的研究機構之一。
學院涵蓋經濟學、管理學兩個學科門類。有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4個一級學科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世界經濟和西方經濟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一百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發展經濟學與國際經濟發展是“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設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金融學、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是湖北重點學科。學院現設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經濟思想史、經濟史、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市場行銷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15個博士點;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經濟思想史、經濟史、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學、財政學、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金融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市場行銷管理、旅遊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20個碩士點和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會計學碩士(MPAcc)、工程碩士(項目管理MPM)等4個碩士專業學位點,以及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點;學院設有18個本科專業(方向)和5個本科教學試驗班。
學院現設8個系、4個研究所及若干研究中心,設黨政辦公室、科研外事與學科建設辦公室、本科教學管理辦公室、研究生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圖書分館、實驗中心和《經濟評論》雜誌等機構。30000平方米的新辦公室大樓已於2005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為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現代化的辦公條件。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46人,教師中有教授90人(其中資深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72人),副教授7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70%,68%的教師年齡在45歲以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正朝著年齡合理、結構最佳化、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的目標邁進,中青年教師正逐步成為教學、科研的骨幹力量。
學院現有各類在讀學生1316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0人,碩士研究生2287人,碩士專業學位學生2200人,全日制本科生3082人,繼續教育類學生5061人。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致力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寬、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經濟、管理專門人才。許多校友在政界、學界、工商金融界取得了突出成就,湧現出張培剛、董輔礽、胡代光、李京文、譚崇台、劉詩白、何煉成、田源、辜勝阻、陳東升、毛振華、楊凱生等一大批傑出人才。
六、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是國內歷史最悠久、最早開辦管理學院的高等學府之一。1984年經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學重建管理學院。1996年,美國安泰國際集團出資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管理學院,於2000年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2006年3月,學院改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院建有管理學院和經濟學院,設市場行銷系、運營管理系、組織管理系、會計系、管理科學系、管理信息系統系、會展與旅遊管理系、經濟系和金融系,以及系統工程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所、交通運輸研究所、市場行銷研究中心和現代金融研究中心等30個研究機構,建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二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68名,其中教授5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43名),副教授70名,78.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學院現有本科生1536名,碩士生597名,博士生341名,博士後37名,MBA學生1300餘名,EMBA學生780餘名,外國留學生200餘名。
交大安泰致力於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經濟管理人才。同時注重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為國際、國內企業和機構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其獨特的風格,力爭成為“國內領先,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管理教育機構。
目前,交大安泰已經正式通過AMBA、EQUIS兩項國際認證,並正在積極申請AACSB認證。
近幾年,學院MBA、EMBA項目均取得長足發展,在英國《金融時報》2008全球MBA項目排名中,交大安泰MBA項目位列全球第41位。2007年至2009年期間,交大安泰EMBA項目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市場最具領導力EMBA”項目第一位。
學院還先後承接和完成了一批國家縱向和企業諮詢項目,包括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計畫等重要科研項目。科研成果也每年遞增,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數量逐年增多,公開出版的教師專著數量也逐年上升。近五年來有2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獎勵。
4、第一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之獲獎理論
一、理論簡介: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集體經濟組織為發包方,以家庭為承包主,以承包契約為紐帶而組成的有機整體。在這種制度下,土地所有權仍屬集體,農戶只有使用權,實行土地使用權與所有權適度分離、農戶家庭承包經營。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仍然是公有制經濟,並沒有改變集體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它堅持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堅持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核心是一個“包”字,因此在實踐中人們常稱之為“包產到戶”或“包乾到戶”。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所謂“包產到戶”是指分配功能仍由集體行使,農民收穫後將產品全部或部分交給集體,由集體根據承包任務完成情況分配;而“包乾到戶”則是指農民只需完成上交任務,其餘產品都歸自己支配,按照民眾的說法就是:“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二、理論提出者及主要貢獻
擬推薦理論提出者: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杜潤生,郭崇毅,張廣友,吳象,陸子修,陸學藝,吳庭美,王郁昭,周誠,余國耀,等等。
主要貢獻:
1.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
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主要成員較早從正面論述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發表的關於包產到戶的重要論文和研究報告主要有:王貴宸、魏道南(1980年1月)的《聯繫產量的生產責任制是一種好辦法》,王貴宸、魏道南、陳一諮(1980年8月)的《關於安徽包產到戶情況的調查報告》,陳一諮(1980年8月)的《為什麼經濟水平較高的水陽公社也搞了“包產到戶”?》,王貴宸、魏道南(1980年9月)的《論包產到戶》,楊勛(1980年7月)的《論包產到戶——一個重要的理論政策問題》,楊勛(1981)的《怎樣看待包乾到戶——安徽滁縣地區農村調查》,王小強、周其仁(周其仁部落格,周其仁新聞,周其仁說吧)(1981年3月)的《包產到戶所體現的經濟原則和中國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特殊道路》,陳一諮等(1982年4月)的《農村發展的問題和趨勢——“雙包到戶”後的滁縣地區農村經濟調查》等。同時他們還主持完成了《包產到戶資料選(一)、(二)》(1981年4月)的編輯工作,收入有關農業生產責任制的理論論文、歷史資料和調查報告100多篇。這些論文和研究報告對於探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宣傳介紹包產到戶的成功經驗,推動包產到戶在農村的發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杜潤生
杜潤生在1980年秋在中央長期規劃會議上,提出先在貧困地區試行包產到戶。他說,“貧困地區要調那么多糧食救濟,交通又不便利,靠農民長途背運,路上就吃了一多半,國家耗費很大,農民所得不多。建議在貧困地區搞包產到戶,讓農民自己包生產、包肚子,兩頭有利。”這個建言得到時任副總理姚依林的支持,隨後鄧小平也終於發話表示贊同。同時,他主持起草了1982年到1986年的五個重要的“一號檔案”,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結束了包產到戶長達30年的爭論。
3.郭崇毅
郭崇毅1979年6月《關於肥西縣夏季大豐收情況的報告》一文認真分析總結了肥西縣實行包產到戶後糧食取得空前豐收的情況,認為增產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包產到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並從理論和實踐方面論證了實行責任制的必要性。1979年8月發表的《責任到戶的性質及其有關問題》一文肯定了責任到戶是走社會主義道路。
4.張廣友、吳象、陸子修
張廣友、陸子修所寫的《災年創高產,一年大變樣——來安縣魏郢生產隊實行定產到組,以產計工的調查》一文1979年1月20日在新華社播發,詳細介紹並充分肯定了包產到組的具體做法和經驗。張廣友1979年3月7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農業計酬必須緊密聯繫產量》一文比較詳盡介紹了安徽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做法,肯定了他們的經驗,對全國農村改革進行了巨大的輿論推動。1980年1月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會議上,作為安徽代表的周曰禮、陸子修以《聯繫產量責任制的強大生命力》為題,介紹了安徽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特別是經營落後地區農民要求實行包產到戶的情況,引起了包產到戶姓“資”還是姓“社”的激烈爭論。吳象1980年11月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陽光道與獨木橋》一文論述了包產到戶的由來、利弊、性質和前景。吳象、李千峰、張廣友1981年1月22日、23日連續發表的《歷史性的轉折——皖、豫、魯農村見聞之一》和《巨大的吸引力——皖、豫、魯農村見聞之二》文章指出,事實證明,經營方式的改變不等於所有制的改變,包產到戶是不脫離社會主義總軌道的一種責任制形成。
5.陸學藝
陸學藝、賈信德、李蘭亭在1979年10月的《包產到戶問題應當研究》中,從理論上闡述了包產到戶的性質和必要性,認為包產到戶是搞社會主義,不是搞資本主義,對1962年包產到戶的問題要重新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作出結論。1980年11月陸學藝發表的《包產到戶的由來和今後的發展——關於甘肅省包產到戶問題的考察報告》認為:“包產到戶是農村生產關係的一次調整,是農業經營方式的重大改革”,……,“包產到戶並不是所謂的‘權宜之計’。作為一件關係到我國農業的發展前途和億萬人民生活的大事,它有著十分巨大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陸學藝1981年1月的《關於包產到戶的幾個問題》中認為:“包產到戶是現代農業的起點、橋樑,是大有發展前途而不是權宜之計,也不必再走回原來三級所有、逐級過渡的老路”。陸學藝1981年9月的《包產到戶的動向和應明確的一個問題》一文明確認為包乾到戶也是公有制的一種責任制形式,不是分田單幹;包乾到戶責任制的形式,要穩定下來,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6.吳庭美
吳庭美1979年寫了《一劑必不可少的補藥——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包乾到戶”的調查》報告,報告的開篇寫道:“民眾說:‘千條計,萬項策,不如‘到戶’一劑藥。”這份報告不久被送到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手中,引起了萬里的重視並親自到小崗調查,從而樹起了小崗村這個"大包乾"的典型,揭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
7.王郁昭
1980年初,在安徽省委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王郁昭作了《順應民心,積極引導》的發言,旗幟鮮明地提出,要給大包乾報個戶口,承認它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生產責任制形式。1981年2月王郁昭寫的《包產到戶是農村集體經濟管理上的新突破》一文明確認為,在貧窮落後的地方實行包產(包乾)到戶,不僅是解決農民溫飽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且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8.周誠
周誠1980年10月在《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隊實行產量責任制問題的探討》一文中明確指出,實行產量責任制在我國農業集體經濟中具有長久的歷史和明顯的好處;實行產量責任制是在農業生產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需要;實行產量責任制符合生產隊健全勞動組織的要求。周誠1981年3月在《關於包產到戶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從理論上對包產到戶的性質、產生的條件、利弊得失、發展前途等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認為把“大包乾”到戶看作是生產隊內部以農戶為單位的產量責任制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符合它的基本特徵的。
9.余國耀
余國耀1980年10月在《紅旗》雜誌第20期發表《怎樣看包產到戶》一文從正面論述了包產到戶的條件、性質和實行包產到戶的得失。他認為,包產到戶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事物,它必將按照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性質的規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發生變化。
三、推薦理由
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主要成員在改革初期深入農村進行廣泛調研,發表了大量有關包產到戶的論文和研究報告,並把報告直接送到中央領導人辦公桌上,為中央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們為1981年10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供了系統全面的第一手農村調查數據,在這次會後中央印發了關於農村改革的第一個“一號檔案”正式肯定了農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結束了包產到戶30年的爭論。之後,他們又參與了80年代另外幾個中央關於農村“一號檔案”的起草制定過程,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最終確立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
杜潤生領導的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積極支持和引導在安徽、四川發起的農村改革向全國鋪開。杜潤生在1980年秋在中央長期規劃會議上,提出先在貧困地區試行包產到戶,並主持起草了1982年到1986年的五個重要的“一號檔案”,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結束了包產到戶長達30年的爭論。
張廣友,吳象,郭崇毅,陸學藝,吳庭美,周誠,余國耀等都較早的從正面闡述了包產到戶的性質、必然性、利弊得失、成功經驗等,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的確立提供了理論支持,他們大都參與過80年代五個“一號檔案”的制定,也為包產到戶在農村的普遍推廣貢獻了力量。
四、杜潤生及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
杜潤生(1913-),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縣陽邑村人。50年代到60年代擔任中央農村工作部秘書長,參與過新中國歷史上最初的高產到戶試驗。改革開放以後歷任國家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兼任中國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中國國土經濟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主要負責中國農村經濟改革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研究。他被公認是有深刻影響的1980年代中國農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主要著作有:《中國農村經濟改革》、《中國農村的選擇》、《中國農村制度變遷》、《杜潤生文集》等。
杜潤生是中共黨內最資深的農村問題專家之一,建國以來長期參與中國農村問題的決策制定工作。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在擔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書長期間,就深入調查研究中國農村問題,對中國農村小農經濟政策有深刻的認識。在領導中南新區的土地改革運動中,還提出了分階段進行土改的主張。1953年初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秘書長,兼國務院農林辦公室副主任,參與組織領導全國的農業合作化運動。
1979年以後,他先後擔任國家農委副主任、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在1980年在中央長期規劃會議上,提出先在貧困地區試行包產到戶。根據中央精神,他主持起草了1982年到1986年的五個重要的“一號檔案”,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度,結束了包產到戶長達30年的爭論。
在杜潤生先生的倡導下,從1979到1980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充分醞釀和反覆討論,幾十名來自不同學科和專業的中、青年科研人員、機關幹部、研究生和大學生,決心選擇農村發展問題進行研究,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由此成立了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簡稱“農發組”)。農發組的主要成員在改革初期深入農村進行廣泛調研,提供了系統全面的第一手農村調查數據,形成了著名的安徽、甘肅、四川一些試行家庭聯產承包的調查報告,並發表了大量有關包產到戶的論文,這些報告和論文在當時取得了巨大反響,為中央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之後,農發組主要成員還參加了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的若干會議,就一些重大現實問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政策建議,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重視。
5、第二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之獲獎理論
一、理論名稱
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
二、主要貢獻人候選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厲以寧、吳稼祥等人、曹鳳歧
三、推薦人/推薦機構
投票揭曉前保密
四、理論概述
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它揭示的是企業的資本結合形式,體現著企業的法律形式。就股份制企業自身的性質而言,它不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性質,也就沒有姓“社”姓“資”的問題。股份制從其起源來看,既不是產生於資本主義,不是產生於社會主義,而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了股份制的原始形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經講明,股份制的出現是生產規模的擴大,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企業組織形式。股份制企業作為一種不具有特定社會經濟性質的企業組織形式,它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經濟性質,不是它本身與生俱來的,而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賦予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十六屆三中全會對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決定因素做了進一步的擴展,既不再強調擴股權,只要求有國有資本和集體資本的參股。
我國的國有企業制度安排具有特殊性,它不僅要承擔其他企業所應承擔的經濟職能,還要承擔國家賦予的必須承擔的社會職能,成為政府調控經濟運行的工具。正因如此,國有經濟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有進有退。這種轉型在單一國有股權的制度安排下相當困難。所以,除了極個別企業實行百分百國有外,絕大多數國企都應從單一的國有產權轉向股權多元化,形成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企業這一制度安排,一方面使企業注重不斷提高經濟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國家控股“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或實行“金股”制度,保證企業完成政府賦予的特殊職能。在國企改制完成後,股份制就成了國有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
股份制改革包含兩個層面的改革,一個層面是企業產權制度層面,另一個層面是證券市場層面。企業制度改革層面的股份制改革,就是把原來的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的國有企業改造成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國家作為所有者控股、經理層作為經營者管理企業的股份制企業(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後者與前者的不同就是可以公開發行股票)。在此基礎上,有選擇、有條件地推動一部分股份制企業成為大眾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大眾發行股票,發揮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接受大眾股東的監督。藉助股份制,國有資本增量問題迎刃而解,而存量部分,原有企業通過固定資產核定價值折成股份完成改造。再通過出資人制度,設立國有資產的管理部門對國資履行監督考核和保值增值的職能。股份制改革以及1992年後有限責任公司法律的相應配套,使得出資人和企業,資產和財產邊界劃分開來,將原本地位極其特殊的國家、國企也納入到市場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而慢慢接軌,使其作為出資人,與民營資本、外資一樣按照同樣的市場規則參與遊戲。
五、推薦理由
80年代中期,特別是1987年國有企業普遍推行經營承包制之後,在最初的企業改革理論的基礎上,主要圍繞著企業改革實行承包制還是股份制的爭論,形成了經營權主導改革和產權改革兩種不同的改革思路和理論演化方向。圍繞承包制所展開的種種理論爭論和分歧始終存在,在承包制發展的後期已經變得非常激烈。這種爭論和分歧的實質在於:中國國有企業改革是繼續沿著承包制的方向前進,進行經營權改革,還是推行股份制,變革產權制度;承包制是中國企業制度改革的過渡形式,還是目標模式。
股份制從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由於受到意識形態的嚴重阻礙,股份制改革遲遲沒有能夠在國有企業中廣泛實行。在中國經濟改革過程中,凡是觸及到了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改革理論和政策建議,都會引起意識形態領域感情異常激烈的尖銳爭論,而這些爭論的核心都是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股份制問題上的爭論,不僅肯定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採用股份制,更為重要的是為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打開了一條通道。由於兩權分離的改革思路和承包制本身的種種缺陷,促使人們從更深層次來思考經濟體制改革,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才是走出困境、深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關鍵、基石。產權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把過去對所有制問題的研究深入到了微觀層面,細化為具體的企業財產組織形式問題;另一方面又在某種程度上避開了所有制這個與意識形態直接聯繫在一起的概念,從而為所有制改革理論的研究拓展出了新的空間。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公有制實現形式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研究獲得了長足進步。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把股份製作為公有制的一種實現形式,明確提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多樣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才真正邁開了步伐。
六、文獻與材料目錄
1. 厲以寧,1980年,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和國家勞動總局聯合召開的勞動就業座談會上的發言(《厲以寧:被耽擱的股份制》,《經濟觀察報》,2008年5月5日)。
2. 嚴斯茂,《社會主義股份公司初探》,《經濟研究》,1984年,(12)。
3. 曹鳳岐,《試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
4. 曹文煉,《全民所有制大中企業股份化的探討》,《經濟研究》,1985年,(8)。
5. 吳稼祥、金立佐,《股份化:進一步改革的一種思路》,中國:發展與改革,1985年,(10)。
6. 世界銀行1984年考察團,《中國:長期發展的問題和方案(主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年。
7. 吳稼祥、金立佐,《要以新的戰略思想改革國家經濟職能》,《世界經濟導報》,1985年3年11月(6)。
8. 童大林,《股份化是社會主義企業的一個新基點》,《人民日報》,1986年8月18日。
9. 厲以寧,《我國所有制改革的構想》,《人民日報》,1986年9月26日,(5)。
10. 厲以寧,《論股份集資的管理》,《經濟日報》,1986年10月11日。
11. 厲以寧,《所有制改革和股份企業的管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1986年,(12)。
12. 劉詩白,《試論社會主義股份制》,《經濟研究》,1986年,(12)。
13. 厲以寧,《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年。
14. 厲以寧,《補課、趨同還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性質和任務》,《中國高等教育》(社會科學理論版), 1988年,(l)。
15. 厲以寧,《股份制是明確企業財產關係的最好形式》,《紅旗》,1988年,(1)。
16. 厲以寧,《價格改革為主還是所有制改革為主》,《金融科學》,1988年,(2)。
17. 劉詩白,《再論社會主義股份制》,《改革》,1988年,(3)。
18. 吳稼祥、鍾朋榮,《尋找承包制走向股份制的橋樑》,《瞭望》,1989年Z1期。
19. 厲以寧,《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科技導報》,1989年,(1)。
20. 曹鳳岐,《再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
21. 厲以寧,《產業結構調整的國內資金來源》,《學術研究》,1989年,(2)。
22. 厲以寧,《中國經濟改革的思路》,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年。
23. 曹鳳岐:《中國企業股份制的理論與實踐》(第一版、修訂版),企業管理出版社,1989年、1993年。
24. 厲以寧,《非均衡的中國經濟》,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年。
25. 曹風岐,《三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26. 曹鳳岐,《國有企業改革難點與對策——四試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27. 曹鳳岐,《改進與完善我國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五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6期。
28. 曹鳳岐:《股份制與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管理出版社,1998年。
29. 曹鳳岐,《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與併購——六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30. 曹鳳岐,《中國企業集團的組建與管理——七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
31. 曹鳳岐:《股份經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32. 曹風岐,《論國有股減持與流通——八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33. 曹鳳岐,《上市公司董事會治理研究——九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34. 曹鳳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十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