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信

賈信

賈信(生卒年不詳),將軍,東漢末及三國時期曹魏官員。

基本信息

白話簡介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擊敗袁紹,建安七年,袁紹病逝,傳位於袁尚,袁譚自號為車騎將軍,屯黎陽;建安八年,曹操擊敗袁尚,袁譚,留賈信屯黎陽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馬超、韓遂等人,命其長子曹丕留守。河間人田銀、蘇伯藉此時機,於當地叛亂,並煽動鄰近的幽州和冀州。曹丕本打算親自討平,但常林認為他們只是烏合之眾,難成大器;而且曹操出征,曹丕應安守鄴城,不應輕率出征。曹丕聽從並派將軍賈信討平。曹仁被任命行驍武將軍,都督七軍討滅叛亂。軻比能率領三千餘騎隨閻柔進攻田銀。

曹操追擊馬超至安定,聽聞河間叛亂,本欲退軍而還,為楊阜勸阻。

叛軍中有千餘人請降,朝中大臣皆認為應按照舊法,盡誅降軍,程昱卻說:“以前之所以要誅殺投降者,是因為當時局勢動盪,天下大亂,攻打賊人時採取‘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方針,目的在於向其它亂黨顯示不儘早投降的後果,讓所有敵人都感到懼怕,未圍先降,那以後用兵便不需要動輒圍城。如今天下形勢大致已經安定,而且今次的戰事是發生在領土之內,這些都是不成氣候的賊眾,殺了他們也沒有可以示威示懼的地方,失去了以往誅降的策略意義。因此我認為這些降兵不可誅殺;即使要誅殺他們,也要先詢問曹公的意見。”可是當時的大臣都說:“軍事方面我們可以自行下決定,毋須事事向曹公啟奏啊!”程昱聞言後,不再作出回應。

直至朝議完結後,曹丕離開議堂,特地引見程昱,向其詢問:“您似乎言猶未盡?”程昱方才表示:“所謂‘可以自行下決定’的制度,是指面對臨時之急,需要儘速立定決策的時候,才可以實行的。如今反賊已經被賈信制服,此事不會突發太過急劇的異變。因此老臣才不希望將軍急於自作主張,做出專制的事情。”曹丕這才明白程昱的苦心,嘆道:“程君真是考慮得十分周到啊!”他即時將河間叛變一事向曹操交代。曹操因居府長史國淵亦認為請降餘黨並非首惡,為其求赦,果然下令不誅降者,使的這千餘人都得以保命。

三國志記載

曹仁傳

蘇伯、田銀反,以仁行驍騎將軍, 都督七軍討銀等, 破之。 【蘇伯、田銀, 事在建安十六年, 見常林、國淵傳,又見《程昱傳》注引《魏書》。】

國淵傳

田銀、蘇伯反河間,銀等既破,後有餘黨,皆應伏法。淵以為非首惡,請不行刑, 太祖從之,賴淵得生者千餘人。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太祖問其故,淵曰: “夫征討外寇,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通鑑》作 “聳民聽也” 。】 河間在封域之內,銀等叛逆,雖克捷有功,淵竊恥之。 ”太祖大悅, 遷魏郡太守。

程昱傳

太祖征馬超,文帝留守,使昱參軍事。田銀、蘇伯等反河間, 【田銀、蘇伯,事在建安十六年,見國淵、常林傳。 】遣將軍賈信討之。賊有千餘人請降,議者皆以為宜如舊法,昱曰: “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今天下略定,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 ”眾議者曰: “軍事有專,無請。 ”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見昱曰: “君有所不盡邪?”昱曰: “凡專命者,謂有臨時之急,呼吸之間者耳。今此賊制在賈信之手,無朝夕之變。故老臣不願將軍行之也。 ” 文帝曰: “君慮之善。 ” 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誅。太祖還,聞之甚說,謂昱曰: “君非徒明于軍計, 又善處人父子之間。 ”

常林傳

太祖西征,田銀、蘇伯反, 【田銀、蘇伯反河間,事在建安十七年,互見國淵、程昱傳。】幽、冀扇動。文帝欲親自討之,林曰:“昔忝博陵,又在幽州,賊之形勢,可料度也。北方吏民,樂安厭亂,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銀、伯犬羊相聚,智小謀大,不能為害。方今大軍在遠,外有強敵,將軍為天下之鎮也, 【◎胡三省曰:謂留守鄴也。】輕動遠舉,雖克不武。”文帝從之,遣將往伐,應時克滅。

楊阜傳

太祖追至安定,而蘇伯反河間, 【馬超戰敗渭南在建安十六年,河間民田銀、蘇伯反在建安十七年。】將引軍東還。阜時奉使,言於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軍還,不嚴為之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軻比能傳

太祖西征關中,田銀反河間,比能將三千餘騎隨柔擊破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