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篆刻藝術技法

《中國篆刻藝術技法》,作者崔健,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本書描述的是篆刻藝術的發展歷史,以及篆刻藝術與印章藝術的區別和聯繫。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篆刻藝術技法》中國篆刻藝術技法

中國篆刻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從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高度的藝術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優良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前770一前221年)。

篆刻藝術是由古代印章藝術發展而來的。印章藝術與篆刻藝術的分界線以趙孟頫、王冕為標誌。從形式上看,印章藝術與篆刻藝術沒什麼不同,都是刻印,但本質卻不同,前者是實用藝術,後者則是欣賞藝術。

先秦及秦、漢的璽印,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作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此外,吉語印、肖形印、黃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會生活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

我國真正的篆刻藝術從明代興起,有功之臣便是文彭。王冕雖發現用石刻印,但沒能流傳開來,文彭用石刻印,帶來了篆刻藝術的春天。到了清代,篆刻藝術出現了萬紫千紅的局面。 .

印章是我國的書法和雕刻相結合的獨有的工藝美術5、因其所具有的書法藝術屬性,與一般的工藝美術略有不同,故又叫作“篆刻藝術”。印章的名稱幾經演變,各個朝代的稱呼各不相同。 “璽”是印章最早的名稱。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不過這“璽丫的寫法或為“你”、或為“你”,因材料為銅、土不同而名。秦統一六國後,制定一系列等級制度,在少府中設定了專門掌管印章制度的“符節令丞”。當時規定皇帝獨稱“璽” (從這時“你”都寫作“璽”),其材料用玉, 臣民只稱“印”,且不能用玉。漢代基本沿襲秦制,但制度已略放寬,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篆刻藝術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篆書的發展和書寫

一、篆書的發展

二、篆書的書寫

第二節 春秋戰國古璽及秦印藝術風格

一、春秋戰國古璽藝術風格

二、秦印藝術風格

第三節 漢印藝術風格

一、漢印的基本特徵

二、兩漢官私印的類型

三、漢印的藝術風格

第二章 古代印章篆文種類

1.甲骨文

2.金文

3.籀文

4.古文

5.古璽文字

6.小篆

7.摹印篆

8.繆篆

第三章 篆刻印章的工具及印材

第一節 篆刻工具、印材及參考資料

一、工具

二、筆、墨、紙、硯

三、砂紙

四、印床

五、印泥

六、印刷

七、棕帚

八、拓包

九、玻璃小鏡

第二節 印材

一、青田石

二、昌化石

三、壽山石

第三節 參考資料

一、印譜

二、字書

第四章 治印、名制和邊款

第一節 治印

一、摹印

二、臨印

第二節 古代印章的名制

第三節 邊款

一、邊款的形式

二、邊款的格式

三、邊款的刻法

四、邊款的拓印

第五章 中國歷代篆刻名家及作品欣賞

第一節明清篆刻

一、吳讓之

二、趙之謙

三、吳昌?

……

附錄:漢印分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