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olicy, 簡稱CCAP)是一個致力於中國農業和農村戰略性和套用性研究的科研機構。1995年,成立於中國農業科學院。2000年10月,加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首批資助的“創新研究群體”。
歷史沿革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於1995年12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2000年加入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領域
農業科技發展政策研究項目主要圍繞如下問題開展研究:國家農業科研創新體系發展與政策、國家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與政策、轉基因生物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發展的影響評估與政策、農業智慧財產權政策影響評估,國家公共與私人科技部門的協調發展政策與制度安排、農業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影響評估和政策、國家重大農業科技政策的評估和對策等。
研究特色
群體性和協作性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已由早期的幾個人發展到目前50多人的研究群體,中心的研究工作由四個研究部門組成。雖然各研究部有其相對獨立的研究目標和重點研究方向、有相對集中的人力和財力資源,但各研究部門間的研究課題和研究人員經常交叉、協作,組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研究群體。其中農業發展政策分析和決策支持系統研究是一個跨部門、跨領域的研究項目,各研究部為決策支持系統研究提供重要的參數和數據;同時,農業發展政策分析和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成果又可以為相對獨立的各領域研究提供背景和支持。中心認為只有相關的核心研究領域同時並進和協調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最佳化利用人力資源和資金,才能在各個研究領域實現分別創新的同時,實現全研究領域(整箇中心的研究和學科的發展)的更大創新,以最有效的方式達到中心的研究目的(宗旨)和使命。
重視數據、實證研究、農戶和社區調查
中心研究項目最具特色的一點就是讓所有的科研人員深入到農村第一線做調研。在農村調研活動中,通過與廣大的基層幹部和民眾進行深入的交流,來了解新近發生的變化和情況,觀察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新趨勢和新問題。通過農村調研,還能夠尋找和設計出最有效和科學的獲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從而保證了政策研究所需信息的可靠性。為保證收集數據資料的質量,中心所有的研究幾乎是利用我們自己收集的一手資料。中心自己設計調查提綱、自己下去預調查,培訓自己的調查員(主要是中心自己的研究生和兄弟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生)。因為中心擁有既豐富又詳盡的數據資料,以至於使我們能對錯綜複雜的農業和農村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做出合理的解釋。中心也由此享有基於實證研究而產生高水平成果的好聲譽。
重視人力資源建設和學術交流
中心的核心研究隊伍(高級研究人員)由初始的3人擴展到目前的12人,大多數是從海外回國工作的,其中有三位是國家自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多位研究員是中科院的“百人計畫”和首批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入選者。他們除了從事高質量的科研工作外,還投入大量的時間培養年輕科研人員。中心每年根據需要招收一定數量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後研究人員,並舉辦各種專題或短期培訓班,邀請國際著名學者來中心講學,開設經濟理論、政策分析及套用經濟方面的課程和專題講座。同時還以培養學生、接受訪問學者、外出講學、建立政策研究網路等方式為貧困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科研和教學機構培養人才。中心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將知識傳播出去,中心已成為教育和指導一些年輕的套用經濟學家重要培養基地。中心也是一個實踐訓練的地方,歡迎那些受過研究生教育但需要在理解重要政策問題上得到幫助或是需要對中國經濟發展機制增加了解的學者到中心工作,以使他們的研究更有效率,他們的研究成果更與政策相關。
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和獎勵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心相繼在國內外各大期刊、著作及學術會議等發表了大量的研究論文。近些年,每年都有20篇左右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有相當數量的文章被SCI和SSCI收錄和引用),而且又連續在Nature, Sci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等期刊發表論文。除此之外,中心已出版25部專著,還出版各種學術論文系列和政策諮詢報告。這都體現了中心研究工作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國際性。多年來中心的研究人員獲得了第三屆管理學傑出貢獻獎、第四屆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第五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巾幗標兵、國家機關優秀青年、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農業部青年文明號、農科院十佳青年、農科院十佳文明職工等各種獎勵。中心於2001年獲國家自然基金委首批“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的資助,是當時唯一受資助的管理科學研究群體,同時中心還承擔了十多項國家自然基金委的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
學術交流成績
國際合作既是提高中心國際學術水平和地位、又是培養和吸引國外人才的重要手段。中心主辦了“國際著名學者學術報告系列”和“茶點學術講座系列”,同時每年舉辦3-5次各種國際學術會議或大型政策論壇。中心同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組織和相關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和務實的合作關係。中心研究經常被邀參加有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並在會上做大會主題和專題報告。中心同20多個國內學術機構、50多個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中心主要合作研究的學術機構有:國際水稻研究所、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國際玉米小麥研究中心、國際馬鈴薯研究中心、國際林業研究中心、國際漁業中心、國際混農林業中心、森林趨勢、國際套用系統研究所、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歌德堡大學、多倫多大學、新澤西大學、依阿華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紐西蘭梅西大學、菲律賓大學、瓦赫寧根、荷蘭農經院、荷蘭自由大學世界食物研究所、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和林務局、澳大利亞農業和資源局等。
中心特別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各部委、中國科學院、福特基金會、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加拿大國際發展署、洛克菲勒基金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開發計畫署、亞洲發展銀行、歐盟、農發基金、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英國國際發展部、瑞典國際發展部(SIDA)等的研究資助。
學術團隊
中心的核心研究隊伍(高級研究人員)由初始的3人擴展到目前的12人,大多數是從海外回國工作的,其中有三位是國家自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多位研究員是中科院的“百人計畫”和首批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入選者。
中心學術顧問委員會
中心學術顧問委員會(2005-2010)來自12個國家的23 位委員
主席: Scott Rozelle(USA)
成員:
Kym Anderson (Australia)、Mafa Chipeta (Malawi)、Walter Falcon (USA)、江小娟 (國務院研究室)、柯炳生 (中國農業大學)、Michiel Keyzer (the Netherlands)、Uma Lele (India)、Michael Lipton (UK)、Stephen McGurk (Canada)、劉紀遠 (中科院地理所) 、Keijiro Otsuka (Japan)、Prabhu Pingali (India)、Per Pinstrup-Anderson (Denmark)、Carl E. Pray (USA)、Tushaar Shah (India)、孫鴻烈 (中科院)、Thomas Sterner (Sweden)、Daniel A. Sumner (USA)、Laurian Unnevehr (USA)、Joachim von Braun (Germany)、鍾甫寧 (南京農業大學)、朱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心政策顧問委員會
中心政策顧問委員會(2005-2010)
主席:陳錫文,中央農村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辦公室副主任
成員:
杜 鷹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炳坤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李家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學東 財政部科教司司長、陳曉華 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福合 國家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鮮祖德 國家統計局設計與管理司司長、潘勝洲 中央研究室農村司司長、韓 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王宏廣 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張 蕾 國家林業局林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愛國 水利部計畫司副司長、
招生信息
中心在2012年擬招收博士生3名,招收博士生的導師分別是:黃季焜、張林秀和王金霞 。專業考試指定參考書目包括:伍德里奇的《計量經濟學導論》和范里安的《中級個體經濟學》。
招生方向 | 導師姓名/ 職務與職稱 | 招生名額 | 考試科目 |
發展經濟學 | 黃季焜主任/研究員 | 1 | ①英語②個體經濟學③計量經濟學 |
發展經濟學 | 張林秀副主任/研究員 | 1 | 同上 |
發展經濟學 | 王金霞副主任/研究員 | 1 | 同上 |
詳細地址
地址: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