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青年學術文集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青年學術文集》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成宏。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青年學術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青年學術文集
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是一項充滿挑戰、異常艱辛的工作。在這裡,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堅強的意志,沒有經受挫折、百折不回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出任何重要成績的。好在中國學術,具有源遠流長的優秀學術傳統,無論是從事編輯工作,還是從事科研工作,只要認真反思、體會、繼承這些優秀傳統,就能夠獲得一些重要的教益。 一是求是的傳統,也就是追求真理、探索規律的傳統。真正的學問家,從來都將認識人類之命運作為自己全部學術活動的出發點,力圖通過對社會關係、社會形態的反思,通過對人和自然關係的反思,總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歷史結論,即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事實上,高層次的學術活動,不但是嚴謹的,而且是思辨性的,充滿了理性的睿智。 二是求真的傳統。學術研究,就其直接目的而言,就是揭示和研究人類活動的各種形態。這決定了它必須將具體的事實作為自己學術立論的重要基礎。明儒王陽明曾提出“五經亦史”的重要論斷,稱“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其言未必準確,但反映了中國學術注重事實、不空言義理的重要傳統。學術的科學性,首先取決於研究者是不是在依靠事實說話。事實的論證,要永遠重於空洞的說教。 三是經世的傳統。這就是主張學術研究要服務國家,服務民族,做到文須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將來。經世不但是研究目的,而且是一種道德,一種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學問回報社會的高尚情操和莊嚴責任感。在中國傳統社會,學術從來都以經世為其基本目的。章學誠在《浙東學術》一文中,明確闡述了自己以史經世的學術主張:“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經,同出於孔子,先儒以為其功莫大於《春秋》,正以切合當時人事耳。後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則吾不得而知矣。

目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與歷史價值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新帝國主義”的實質、根源及影響

從“新中間道路”到傳統社會民主主義的回歸

——簡析德國社民黨的《漢堡綱領》

從賽義德的思想來源試析後馬克思思潮的理論定位

福柯哲學中的“權力”理論

寬容克隆:真與善的雙重呼喚

人力資本形成及其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一個包含教育和健康的內生增長模型及其檢驗

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瓶頸及其對策

經濟實力支撐人民幣國際化

公益訴訟初探

回顧中國刑事訴訟中律師權利及其保障

知青苦難與鄉村城市間關係研究

酒神式的忠誠還是基督式的拯救

——尼采眼中的華格納

西漢二千石秩級的演變

晉文化對《詩經·唐風》創作的影響

“五四”後十年間逃婚女性的社會生存環境

試論“共變法”及其在當代史學研究中的價值

戰爭的討價還價理論:探索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

歐洲認同的形成

——一個新制度主義的解釋

話語權與文化外交

語言本位觀、學術創新與民族品牌意識

秀水市場導購語言的順應性實證研究

論虛假新聞的侵權責任

輿論監督給隱性採訪營造了什麼樣的空間

——隱性採訪能夠成立的條件論證

當精英話語遭遇草根塗鴉

——網路惡搞電影的傳播

《紐約時報》(1997、2007)涉華報導比較研究

美國四年制大學低畢業率的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