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醫院

到21世紀初我國內地正式開放醫療市場,民營醫院大量湧現,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期。 也就是說,東莊鎮人所辦的民營醫院及相關企業創造的產值,超過了中國中西部個別省的生產總值。 在進出自由的市場機制下,民營醫院不能象公立醫院那樣成為穩定的責任主體,自然也無法得到財政資金的信任。

基本信息

中國民營醫院的發展歷程

中國民營醫院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多由私人診所發展壯大或民間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而來。到21世紀初我國內地正式開放醫療市場,民營醫院大量湧現,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期。中國的民營醫院大部分掌控在了東莊人手中。東莊人在民營醫院低調加速擴張。莆田的《湄洲日報》報導說,東莊鎮有2.1萬外出人口,在全國 100多個大中城市從事醫療行業,經營醫院200多家。據估算,全國現有上規模的民營醫院約80%為東莊人所有,固定資產300多億元,行業年創利潤13 億元。

中國民營醫院的前行者

市場開放之初,投資民營醫院往往能夠得到地方政府“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最早吃螃蟹的投資者的確也有不少淘到了第一桶金。政府的優惠政策和盈利的示範效應,使大量民間資本踴躍入場。莆田東莊人是市場的第一批進入者。但兩組數據可以凸顯東莊鎮的優勢:全國至少80%以上的民營醫院是東莊人創辦的;莆田秀嶼區在全國各省市從事醫療行業的企業共有1萬家(東莊鎮占93%),資產總數達360億元,年營業額3050億元,員工總數63萬人;在外醫藥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500家(東莊鎮占80%),資產總數25億元,年營業額 50億元,員工總數5萬人。也就是說,東莊鎮人所辦的民營醫院及相關企業創造的產值,超過了中國中西部個別省的生產總值。

中國民營醫院與新醫改

醫改方案明確提出:積極促進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適度降低公立醫療機構比重,形成公立醫院與非公立醫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根據預測,受此重大利好影響,民營醫院即將迎來數量迅速增加、規模迅速擴大的第二個黃金時段。

中國民營醫院的前景

中國民營醫院直接移植於民營企業的家族式管理、急功近利甚至唯利是圖的不誠信行為,容易動搖員工對未來的預期,進而造成人才流失,加劇醫院的生存壓力形成惡性循環。比如有的民營醫院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經營目的僅僅是3年免稅期內一次性賺夠;專業技術人員多為聘用制,缺乏對醫院的歸屬感和忠誠感;工資多為底薪+提成模式,主要靠醫生創收實現自我激勵,必然誘導普遍性的短期行為。加之缺乏體制內的協調、保護能力,容易成為監管部門查處打擊和各類民生新聞曝光的重點對象,進而由信任危機演變為朝不保夕的生存危機。在進出自由的市場機制下,民營醫院不能象公立醫院那樣成為穩定的責任主體,自然也無法得到財政資金的信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