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六戰機

殲6戰機為我國自主生產第一代超音速戰機,從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產,曾是我國空軍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

簡介

中國殲六戰機中國殲六戰機

殲-6型飛機是中國沈飛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雙發超音速戰鬥機,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執行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
殲-6是根據前蘇聯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1958年初開始研製,1960年投入批生產,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是第一種國產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國產噴氣飛機。殲-6生產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時間裡,立下了赫赫戰功,1986年停產。

歷史功勳

中國殲六戰機中國殲六戰機

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該機系蘇聯米格-19戰鬥機的國產型號,是第一種國產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國產噴氣飛機。殲-6生產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時間裡,立下了赫赫戰功。

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黨空軍啟用有“西方戰略眼睛”之稱的RF-101超音速偵察機,他們號稱該機“雷達看不到(因為可超低空飛行),高炮夠不著,飛機追不上(最大時速1900公里),飛彈瞄不準”。1962至1964年,RF-101進入大陸沿偵察139架次,竟都全身而退。解放軍飛行員稱這種飛機為“妖中妖”(101的諧音)。殲-6服役後,擒“妖”自然是其重要任務。

1964年12月18日國民黨空軍的一架RF-101進入浙江偵察,解放軍海航4師飛行員王鴻喜駕駛殲-6起飛迎擊。14時50分,RF-101偵察機從海上超低空向大陸飛來。14時58分,海軍雷達發現敵機,立即引導空中待戰的王鴻喜出擊。與此同時,RF-101也開始加速爬升,準備入陸偵察。在地面引導下,殲-6飛行員王鴻喜將飛機機動到RF-101後方200米處,在9700米高空,瞄準RF-101猛烈開炮。敵機搖晃了一下,就一個反轉扣下去了。王鴻喜不敢怠慢,也緊跟下來,在高度200多米時,再次開炮,直到敵機飛行員從座艙里彈出,飛機墜海。當殲-6拉起時,離海面僅有百餘米的高度。

1965年3月18日,國民黨空軍派出2架RF-101執行例行偵察任務。解放軍空軍航空兵第18師立即指揮54大隊副大隊長高長吉駕駛殲-6起飛迎戰。10時35分,發現敵機。RF-101發現被攔截,立刻放棄偵察,高長吉打開加力,抓住後面一架RF-101,距離600米時三炮齊發,將RF-101打得凌空爆炸。在擊落RF-101的整個過程中,從接敵開始到擊落敵機,都是在超音速條件下進行的,高長吉在3分40秒的過程中連續做了16個高難度的動作,從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從600米距離打到480米,一次射擊解決戰鬥。世界空戰史上超音速條件下擊落敵機的紀錄就此誕生。

痛殲“笨賊”

1964年“北部灣事件”後,美國升級越戰規模,並頻繁用無人機偵察中越邊境。當時比較典型的無人機就是BQM-147G型“火蜂”,它體積小,航速慢,飛行路線相對固定,且不能主動規避攻擊,是個呆頭呆腦的“笨賊”。可“笨賊”在第一次戰鬥中,就給了中國空軍一些顏色。

1964年10月13日,美軍一架“火蜂”無人機從友誼關入境,對廣西進行偵察。空1師作戰分隊副大隊長鄒廣如立即駕駛殲-6迎敵。在地面的精確引導下,鄒廣如迅速逼近,並連續3次射擊,但直到把炮彈打光,也未能擊落頭頂上的無人機。由於無人機同殲-6的高度差上千米,射擊條件很不理想。鄒廣如決心把它撞下來,但此時殲-6已經處於極限飛行高度,由於動作過猛,殲-6反而失速進入了螺旋無法改出,鄒廣如被迫棄機跳傘。

這次空戰使中國空軍認識到,“笨賊”也有優點,該機飛行高度近2萬米,殲-6飛機高度夠不著,而且殲-6在極限高度上作戰,非常難以控制和瞄準,還有失速進入尾旋的危險。不過中國空軍很快就研究出了對策。

1964年11月15日,雷達發現海南島陵水以東170公里處有一架無人機。航空兵1師中隊長徐開通駕駛殲-6起飛攔截。12時20分,殲-6爬升到1.62萬米高空,在左前上方發現“火蜂”偵察機。殲-6立即繞到尾後,並躍升至1.75萬米高空,與無人機基本處於同一高度,理想的射擊條件已經形成。距離目標1500米時,徐開通開始減速,從目標後下方5度角進入攻擊。但兩次射擊均未命中。此時殲-6所剩彈藥已經不多,燃油也在飛速消耗。當距離敵機230米時,徐開通第三次開火,炮彈穿透敵機,“火蜂”偵察機爆炸起火。這是中國空軍首次擊落美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它還創造了戰鬥機首次在平流層擊落飛機的紀錄。從1964年到1970年,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共擊落20架美制無人機,其中有11架是殲-6的傑作。

刺刀見紅

隨著越戰升級,美軍不斷派戰機騷擾中越邊界,中國海空軍航空兵部隊也開始用殲-6挑戰世界第一空軍強國最先進的戰鬥機,其中就包括F-104戰鬥機,該機是世界首種2倍音速的戰鬥機,性能先進。1965年9月20日,美國1架F-104C型戰鬥機飛臨海南島西岸,呈S航線飛行,時而侵入中國空域。海航4師10團大隊長高翔、副大隊長黃鳳生迅速駕駛殲-6起飛截擊。這是一場對比懸殊的戰鬥,除戰鬥機性能差距外,雙方飛行員作戰經驗也相差很大。高翔的總飛行時數只有幾百小時,而美國飛行員則有兩千多小時飛行時間。但美國飛行員沒有中國飛行員敢於空中拼刺刀的勇敢精神。

美機始終在中國領空邊緣徘徊,地面指揮所決定誘敵就範。他們先把高翔雙機引導出戰區,美機見中國飛機脫離戰區,掉轉機頭,向雷州半島橫穿過來。此時高、黃迅速返回。在距目標30千米時,殲-6雙機打開加力,以最快速度沖向美機。高翔率先從距離敵機291米處開炮,一直打到29米!美機來不及做出任何動作,甚至連打開加力逃脫的時間也沒有。3門航炮的炮火將F-104打得凌空爆炸。34歲的高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打掉F-104C的人,同時也創造了空戰史上超音速戰鬥機開炮距離最近的記錄。因為距離太近,高翔的座機被F-104爆炸的碎片擊傷了13處,1台發動機停車,另一台發動機也嚴重受損。29米對於超音速戰鬥機來說,只是零點幾秒的差距,這次戰鬥是真正的“空中拼刺刀”!

南海驅“鬼”

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島文昌縣附近上空發現1架美F-4C戰鬥機。飛行員王桂書和呂紀良駕駛兩架殲-6起飛,在高空巡邏待戰。F-4是典型的第二代戰鬥機,綽號“鬼怪”,它比F-104更加先進,是當時美軍主力戰機。

美機不斷接近我領海線,但總在要進入我領空之前折出。F-4載油量大,續航時間長,而殲-6可沒時間陪它玩。但殲-6也不能出公海迎戰。這就要求殲-6雙機把握住機會,在敵機進入我領空的一剎那將其擊落。機會終於來了。F-4C在距離海南島陵水機場55千米處右轉,第3次侵入中國領空時,早有準備的殲-6雙機在地面引導下,打開加力,向左急轉機動到F-4C後方,在距離250米時王桂書三炮齊發,將F-4C右水平尾翼打掉,緊接著趕到的呂紀良再次三炮齊發,將F-4C肢解。

從1964到1968年,殲-6擊落擊傷各型美機20多架,且未被擊落一架。1989年,中國在北京小湯山建立航空博物館。大批殲-6飛來這裡。曾經轟轟烈烈的空中老將,合上了它叱吒風雲歷史的最後一頁。

總體布局

中國殲六戰機中國殲六戰機

殲-6 的總體布局沿襲自米格-19,後雖經多次改進,仍無明顯變化(除了強-5 這個衍生型)。該機總體布局特點是:機頭進氣,大後掠中單翼,低平尾,單垂尾加單腹鰭(殲教-6 為雙腹鰭),單座雙發。

事實上,這種布局並非米格設計局的全新創造,而是由米格-17 發展而來。如果我們把眼光再放遠一點,就可以看到,從米格-15 到米格-17 再到米格-19,其總體布局其實是一脈相承。米格-15 堪稱早期噴氣式戰鬥機的經典之一,其布局比較合理且成熟。而米格-17 和米格-19 的出現,重點在速度的突破,沿用米格-15 的布局特點不足為奇。在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中,美國北美 F-100、法國達索“超神秘”也分別沿襲了前身 F-86、“神秘”的布局特點。

從布局上看,米格-19 的設計思想非常突出:穩妥,超音速。當時米格-17 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已經可以突破音障,這是米格-19 沿用其布局的原因。新型軸流式渦噴發動機的問世為超音速提供動力保證,大後掠翼提供低阻力保證,這就是米格-19 超音速的基礎。

不過,米格-19 的針對性太強(就是為了超音速),同時也由於蘇聯航空工業自身的技術水平以及裝備研製思路等原因,該機並未採用更多的先進技術。就冷戰初始的緊張情況來說,這一點無可厚非。而對中國薄弱的航空工業來說,在技術水平上沒有明顯超越米格-17 的米格-19 更容易仿製——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沒有從米格-19 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這對中國航空工業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生的螺旋事故,足以證明這一點。然而國內有些文章卻宣稱,米格-19 採用一對大翼刀就解決了翼尖失速問題,而 F-100 卻要用到複雜的全自動前緣縫翼,由此得出結論:蘇聯設計師遠比美國高明。這種片面的說法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就效果而言,自動縫翼比翼刀好得多。米格-19 的這個設計,既有傳統設計思想的影響,也有技術水平的限制(在後來米格-21 的初期選型中,其 E-2 原型機才開始套用前緣襟翼)。對於中國來說,這種設計易於仿製,但同樣不利於我們學習先進的航空技術——殲-12 設計之初曾考慮設定前緣縫翼,後來從簡取消;到了 1990 年殲-7E 出現,前緣襟翼才開始實用化,而該機裝備初期前緣襟翼仍然時毛病不斷。

機翼後緣內側設有後退式襟翼,與米格-17 相同。這種襟翼除了具有單縫襟翼的優點外,放下時還可以增大機翼面積,進一步改善起降性能,但結構比較複雜,只能用於起降狀態。後緣襟翼在起飛狀態下偏角為 15°,著陸狀態下偏 25°。機翼外側為傳統副翼,由於後掠角較大,副翼效率受影響。

殲-6III 改進的時候,機翼是改進重點之一。從現在公開資料的描述看,當年我們是試圖通過調整機翼的關鍵參數來獲得更好的超音速性能,不過這個改進實際上改變了原始的翼型設計。現在已經無從判斷,當初到底是對機翼外形的修改導致了翼型的改變,還是對翼型的修改引起機翼外形的改動。如果是前者,那么表明我們航空基礎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如果是後者,則表明我們仍然處於利用試驗手段進行改進的階段(即先改動,驗證了沒有問題就沿用,有問題再修改)。從改進效果來看,殲-6III的高速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幅度有限,除了基本布局的局限性外,發動機推力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對殲-6III 的改進還導致了另一個意外的後果——飛機靜穩定性減小。由於殲-6 採用大後掠翼,殲-6III 減小了翼展等於減小了重心後的機翼面積,導致飛機焦點前移,減小了靜穩定度。對殲-6III 的批評中有一條就是“縱向操縱過靈”,這實際上是靜穩定性減小的表現——因其導致飛機縱向操縱力矩變小,飛行員只需很小的桿位移即引起飛機俯仰姿態明顯改變。第三代戰鬥機多利用這種設計來減小配平阻力,提高敏捷性,但對於連增穩系統都沒有的殲-6III 來說,操縱起來將令人非常頭痛。後來殲-6III 改延長前機身,其目的就是為了調整飛機重心,使之與前移的焦點匹配,保持適當的靜穩定性。而同樣採用殲-6III 機翼的殲-6IV,由於其機頭安裝了截擊雷達,起到了調整重心的作用,反而沒有見到類似的批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