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它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歷十四世、十七王,共約近500年。它統治的中心區域在現在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一帶。夏朝建立者大禹是治水安民的歷史英雄人物。傳說他
因為成功治理了常年泛濫成災的黃河而得到部族人民的擁護,並最終建立了夏朝。夏代的建立,標誌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中國從此進入奴隸制社會。 夏朝末年,夏王室政治混亂,階級矛盾日趨尖銳。特別是最後一位國王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他整天與自己喜歡的妃子妹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有大臣向他提出諫言,他就殺掉他們。因此,夏的諸侯國紛紛背叛。這時候,諸侯國之一的商乘機伐桀,並最終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詳細介紹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朝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朝存在,至今在學術界存在爭議。但是中國著名的史書《史記·夏本紀》中明確記載了夏朝的世系。考古學家們也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朝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朝的歷史。 1959年開始,中國考古界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 這一文化遺存的時間,據測定,約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屬於夏紀年範圍內。目前,雖然還沒有足以確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證據,但所提供的豐富考古資料,有力地推動了探索夏朝文化的工作。 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還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質耒耜掘土的痕跡。當時的勞動人民使用這些比較原始的工具,發揮他們的勤勞和
智慧,平治水土,發展農業生產。 雖然至今還沒有在夏朝的遺址中發現較大的青銅器,但在二里頭文化遺存中有青銅鑄造的刀、錐、錛、鑿、鏃、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時還發現有鑄銅遺址,出土有陶范、銅渣和坩鍋殘片。此外,還出土有成批的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玉器,有綠松石鑲嵌的裝飾品,還有石磬一類的樂器,手工業的製作技術和內部分工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古文獻記載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關夏代的曆法。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曆"的重要文獻,其中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能依據北斗星鏇轉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這是中國最早的曆法。它按夏曆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朝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保存了中國最古的比較珍貴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