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殊蘭

中國文殊蘭

中國文殊蘭學名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 L. var. sinicum (Roxb. ex Herb.) Baker),又名羅裙帶、水蕉、朱蘭葉、海蕉和白花石蒜,石蒜科文殊蘭屬植物。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柱形,葉20-30枚,多列,帶狀披針形,花莖直立,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有花10-24朵,花高腳碟狀,芳香,花被裂片線形,向頂端漸狹,白色,蒴果近球形,花期夏季。文殊蘭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和肥沃沙質壤土環境,不耐寒,耐鹽鹼土,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省區,常生於海濱地區或河旁沙地。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葉與鱗莖藥用,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治跌打損傷、風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文殊蘭 文殊蘭

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柱形。葉20-30枚,多列,帶狀披針形,長可達1米,寬7-12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具1急尖的尖頭,邊緣波狀,暗綠色。花莖直立,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6-10厘米,膜質,小苞片狹線形,長3-7厘米;花梗長0.5-2.5厘米;花高腳碟狀,芳香;花被管纖細,伸直,長10厘米,直徑1.5-2毫米,綠白色,花被裂片線形,長4.5-9厘米,寬6-9毫米,向頂端漸狹,白色;雄蕊淡紅色,花絲長4-5厘米,花葯線形,頂端漸尖,長1.5厘米或更長;子房紡錘形,長不及2厘米。蒴果近球形,直徑3-5厘米;通常種子1枚。花期夏季。

生長環境

文殊蘭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和肥沃沙質壤土環境,不耐寒,耐鹽鹼土,但在幼苗期忌強直射光照,生長適宜溫度15~20℃,冬季鱗莖休眠期,適宜貯藏溫度為8℃左右。

分布範圍

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省區。常生於海濱地區或河旁沙地;現栽培供觀賞。模式標本可能采自香港。

栽培技術

繁殖技術

文殊蘭常採用分株和播種繁殖。

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春、秋季進行,以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母株從盆內倒出,將其周圍的鱗莖剝下,分別栽種即可。

播種繁殖:以3~4月為宜。在北方需人工輔助授粉,否則不易結實。種子含水量大,宜采後即播。可用淺盆點播,覆土約2厘米厚,澆透水,在16~22℃溫度下,保持適度濕潤,不可過濕,約2周后可發芽。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於小盆中。栽培3~4年可以開花。

栽培方法

大盆深栽:為了滿足文殊蘭生長期間所需要的養分,在栽培時,應選擇較大的花盆加以深栽,以利保水保土,供應根系發育。

水肥管理:在文殊蘭正常生長期間,5月至9月以內,每天適量澆水,見乾見濕。每隔7天至10天施一次油餅渣加黑礬(硫酸亞鐵)漚制的肥水,其濃度應本著先淡後濃,入冬停施。

抹除孽芽:文殊蘭在生長旺盛期,總要經常從根莖周圍生出孽芽,為保證株形直立,根莖整齊,全株正常生長,應及時抹去孽芽。

日照與遮陰:為使葉片碧綠、美觀整齊而又不影響光照,在酷暑盛夏時,對文殊蘭應適當遮蔭,早7時至12時,應接受全日照,12時至15時應搭蔭棚遮陰。

主要價值

文殊蘭花葉並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既可作園林景區、校園、機關的綠地、住宅小區的草坪的點綴品,又可作庭院裝飾花卉,還可作房舍周邊的綠籬;如用盆栽,則可置於莊重的會議廳、富麗的賓館、宴會廳門口等,雅麗大方,滿堂生香,令人賞心悅目的作用。

葉與鱗莖藥用,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效,治跌打損傷、風熱頭痛、熱毒瘡腫等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