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經濟學的角度,採用理論分析、統計分析、比較分析和計量分析等多種分析方法,對政府科技投入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具體包括:政府投入科技活動的必要性,投入的領域、投入的程度、投入的效應以及進一步完善的對策等一系列問題。
本書書套用科技創新、公共產品與外部性及市場、政府與社會的有機配合等相關理論,對政府投入科技活動的動因進行分析表明:支持科技創新活動是政府的重要職能,是彌補市場失靈、減少創新風險的需要,對推動國家創新體系下的產學研的有機結合、保障國家安全有重大作用。同時研究表明:政府對科技的投入範圍應界定在市場失靈的領域,還要體現國家戰略。判斷一種科技產品的政府支持力度首先應從產品的性質入手,其公共產品屬性越強,政府支持的力度就應越強。在科技產品中,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和專有技術的公共性
作者簡介
徐曉雯1966年6月出生,山東濟寧人,經濟學博士,現任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財稅理論與實務。午後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十多部,獲獎9項。
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與結構
1.5 研究的創新點
2 政府科技投入的相關基礎理論
2.1 科技創新理論
2.1.1 科技活動與科技創新的內涵
2.1.2 馬克思主義的科技創新理論
2.1.3 西方科技創新理論
2.2 公共產品與外部性理論
2.2.1 公共產品理論
2.2.2 外部性理論
2.3 市場機制、政府機制與社會機制的有機配合
2.3.1 市場機制與市場失靈
2.3.2 政府機制與政府失靈
2.3.3 社會機制與志願失靈
2.3.4 市場、政府與社會機制的有機組合
2.3.5 市場、政府與社會機制理論的歷史變遷
3 政府科技投入的動因及體系
3.1 政府科技投入的動因分析
3.1.1 提供公共產品
3.1.2 分擔創新風險
3.1.3 彌補創新系統失效
3.1.4 促進官產學研的有機結合
3.1.5 保障國家安全
3.2